【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作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难点】
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知识链接】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传播的问题。
【自主梳理与课堂探究】(注:d级问题理科学生不作要求)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涵义和途径)
1、文化传播的涵义
人们通过一定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有:(1) 商业贸易
(2) 人口迁徙
(3) 教育
【特别提醒】不要将文化传播的途径误认为只有商贸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三种,这三种是主要途径,要与一般途径区别开来。
[实例探究]1、两宋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保持者频繁的贸易交往,两地区的文化也随之交流传播。这说明:( c ) (a级)
a、商贸活动就是文化活动 b、文化传播具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c、商贸活动有文化传播功能 d、文化传播具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2、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d ) (a级)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时代特点)
1、传媒及其发展阶段
(1)含义: 文化传播媒介
(2)发展阶段: 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何为大众传媒?其以什么为标志?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1)含义: 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3)特点和功能: 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特别提醒】传媒的发展并不是依次取代的关系,即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不同传媒共同存在,在文化传播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被称为大众传媒,是多种传媒的总称。
[实例探究]1、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表明:( d ) (a级)
a、旧的传媒已经不起任何作用 b、现代信息技术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
c、大众传媒具有多种形式 d、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日趋重要
2、在当代文化的发展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功不可没。现代大众传媒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①创造文化;②文化传递;③文化沟通;④文化共享 ( d ) (a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作用:
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奘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如何做?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实例探究]1、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①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③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 d ) (c级)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 d ) (c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目前中外文化贸易逆差值得关注。有关资料显示,文艺演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比为10:1,出版类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图书版权中国引进12516项,输出仅81项,中外文化贸易额相差更是高达10倍之多。
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回答,我们应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d级)
(1)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需要我们自身不断苦练内功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先进文化,兼收并蓄,从而以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在新形势下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内在品质。
(2)要立足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之本,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开放中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构建知识体系】
【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 c )1、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级)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 c )2、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a级)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c )3、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b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d )4、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②唐朝玄奘西行;③明代郑和下西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访问南美;⑥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 (b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
5、XX年10月至XX年7月,中国在法国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文化年”。XX年10月至XX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
结合课本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回答这种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c级)
(1)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2)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有利于法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法国的了解。
(3)中法文化传播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