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来源:六九路网

  教学设计:

  《雷雨》这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习惯、能力。

  2、能揣摩人和动物在一定环境下的心理感受,学习用不同的语调朗读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内化语言,以及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表达感受并且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

  教学准备:

  动画朗读、收集下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

  前置学习:

  1.熟读课文,认识本文生字,并给每个字扩词。

  2.边读课文边思考,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各什么样子?

  3.查找有关下雨的资料。

  4.自己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积累本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都下雨了。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喜欢什么样的雨?(生回答)下雨时,你们仔细倾听过雨声吗?(学生模仿不同的雨声)

  师小结: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声音不一样,给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雷雨》,体会雷雨带给我们的感受。

  二、朗读感悟

  (一)感悟朗读“雨前”景象

  1、 学生自由朗读1—3节,想一想: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学生谈感受,教师随机引导归纳出“恐惧”、“闷热”、“害怕”。

  3、为什么“害怕”?围绕“害怕”指导学生体会、朗读1—3节。重点朗读第一节。

  4、归纳表现动物害怕的词语。

  (二)、感悟朗读“雨中”景象

  1、自由读3——6节,想一想:读完这一部分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学生谈读文后的感受。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哪儿看出雨下得大?

  3、指导学生从雨声、雨密集两方面说雨大。有感情地朗读3-——6节。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这一节在朗读时,作为重点指导。

  (三)朗读感悟“雨后”景象

  1、小声读7——8节,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说感受。结合生活体验理解“空气清新”。

  3、看到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带着愉悦、惊喜的心情朗诵最后两段。

  5、一起欣赏雨后的景色。

  三、扩展探究

  1、播放全文动画,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下雷雨时,有哪些小动物在活动?

  2、除了书上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下雷雨时哪些小动物在活动?

  3、分小组交流,集体反馈评价。

  4、师小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是不同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角色体验

  现在,我们一起朗读全文,边朗读边在脑子里放电影 ,回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

  五、小结质疑

  大自然真是奇妙无比,一场雷雨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的神奇瑰丽。学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课外作业

  1、向自己的爸爸妈妈描述下雷雨的景象。

  2、观察下雷雨还有哪些景象。

  板书设计:

  雷 雨

  雷雨前:乌云 叶子 蝉 大风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雷雨中:下雨 雨大 雨小 树 房子

  雷雨后:太阳 彩虹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