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抓住文脉,熟读成诵——《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背诵指导

来源:六九路网

  综合能力测试

  基础能力测试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以下各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粗词的含义。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   ②增其旧制________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④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

  ⑤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       ⑥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

  2.选出词意、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而:环而攻之而不胜  感极而悲者矣

  b.一:而或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c.然:满目萧然  然而不胜者

  d.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根据提示,用原句填空。

  ①第一段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积极治理政事,做到________是极为赞赏的。

  ②“前人之述备矣”这句照应的是________。

  ③第五段中,“古仁人之心”是指________,“二者之为”是指________。

  4.出自本文已沿用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至少找出三个)

  5.第三段、第四段是两个并列描写段,分别由________两词引出对洞庭湖景物的描写。这两段是第二段的分写段,照应第二段中的________。

  6.联系全篇,作者的构思是:由□□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自然引出□□,说明作记的意图。

  7.“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________,“退”指________。

  8.联系全文思考,分别用八个字写出“以物喜”和“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①与“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②与“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①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实际上已透露了全文的主旨。

  (    )

  ②第五段巧妙地利用设问的方式逐层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忧君思想。

  (    )

  ③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    )

  ④第五段论述“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表露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负。

  (    )

  10.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

  11.第五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a.设问  对偶  引用  反问

  b.对比  排比  比喻  引用

  c.反问  比喻  反复  排比

  d.比喻  设问  引用  夸张

  12.指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就是。

  b.文中的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前句写沙鸥飞翔停歇,后句写鱼儿畅游水中。)

  探究能力测试

  13.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对我们的借鉴意义。(80字左右)

  阅读下则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4.给下面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③食不给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15.翻译文中画线句。

  译:________

  16.选文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________》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做太守②规模③通“嘱”,嘱托④详尽⑤两种心情⑥(既然)这样,那么……  2.d  3.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物喜,以己悲。  4.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气象万千、一碧万顷  5.“若夫”、“至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叙事,大观,一悲一喜,对比,议论  7.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8.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①√②×③√④√  10.①不因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a  12.b  13.此题结合现在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一心为公”来谈,同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读书的目的和人生的理想,言之成理即可。  14.①d4n吃②zh6就,总是③j!供应④ch2n说别人坏话  15.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16.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③刻苦自立而心忧天下  17.岳阳楼记;揭示主题

  综合能力训练

  一、文段阅读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1.从②段中找出与①段下列词语相对应的词语:

  霪雨霏霏________  阴风怒号________

  浊浪排空________  日星隐耀________

  2.①画面突出了景色的________

  ②画面突出了景色的________

  3.两个截然相反的画面,反映了登楼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请分别选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①________②________

  4.请分别选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这种心情。

  ①登斯楼也,________

  ②登斯楼也,________

  5.作者写这两个画面的不同景色和由此而引起的两种不同感情,其目的是

  [    ]

  a.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的影响之大。

  b.强调了景色不同,登楼者的思想感受也截然不同。

  c.突出了“古仁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d.突出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

  参考答案

  综合能力训练

  1.(1)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一碧万倾 皓月千里,静影沉壁,渔歌互答。  2.①阴森恐怖,悲凉凄苦 ②风和日丽,安静舒适  3.①悲 ②喜  4.①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