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去组词造句。
2、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扩展学生发散维能力。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是重点,写观察到日出的
景象和在多云情况下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教学难点: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投影机,幻灯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文章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海上日出》就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引导学生自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2、画出生字、新词,要求自己查有关资料。
3、画出不懂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与学生交流自学的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范、扩、辨、红霞、刹那、奇观。
2、请学生回答如何分段,并概括大意。
3、按照分好的段落,分小组阅读(读得流利、准确)
四、进行小组讨论,解说课文。
1、指名第一段,思考问题:这一段作者写了什么?第一句“常常”说明的是什么?这一段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2、发动学生积极回答,自己进行补充说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提问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并造句。(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把字词教学落实好。)
二、读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太阳没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在幻灯片上填上答案。
2、第四句中的“知道”是什么意思?
3、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太阳像~~~可爱”这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4、作者写太阳升出海面是分几层意思写的?
5、齐声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三段
1、叫学生有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阳光透过``````灿烂的亮光”这句话为什么说很难辨别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山?
3、“这时候``````光亮的了”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在第5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的?
5、齐声朗读第三段。
五、小结:
课文第二、三是如何描绘出一幅海上日出的美丽奇特的景象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一遍,体会文中各段与全文的关系。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课后搜集巴金爷爷的其他文章阅读,可以举行一个巴金爷爷文章阅读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