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基金根据伤残等级发放伤残津贴,标准为:7级伤残13个月工资,8级伤残11个月工资,9级伤残9个月工资,10级伤残7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期满或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时,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规定。
法律分析
1、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一次性发放伤残津贴,标准为:7级伤残13个月工资,8级伤残11个月工资,9级伤残9个月工资,10级伤残7个月工资;
2、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拓展延伸
工地工伤骨折误工赔偿标准及申请流程
工地工伤骨折误工赔偿标准及申请流程是指在工地工作期间发生工伤,导致骨折并造成误工的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赔偿的具体标准和申请流程。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工人在工地工作期间发生工伤骨折的,雇主有责任提供相应的赔偿。赔偿标准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申请赔偿时,工人需要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工伤鉴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等,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申请流程一般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交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和审批等环节。具体的赔偿标准和申请流程可能因地区和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工人应根据当地的规定进行操作。
结语
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发放伤残津贴,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月工资数确定。劳动合同解除或期满,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医疗补贴,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就业补贴。工地工伤骨折误工赔偿标准和申请流程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申请时需准备工伤鉴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等证明材料,并按规定程序提交申请。具体标准和流程因地区和法规差异,应遵循当地规定操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