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订,将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者同样受罚。单位犯罪者处罚罚金,负责人员也将受到相应处罚。
法律分析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已经被取消,并变更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处罚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处罚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的个人信息进行获取、出售、提供或者非法使用的行为。既遂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即信息已经被获取、出售、提供或非法使用。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还可能面临网络封禁、行政处罚等额外处罚。综上所述,对于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处罚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恶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已被取消,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的处罚。同时,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将受到类似的处罚。此外,单位犯罪行为也将受到罚金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综上所述,我国法律对于恶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有明确规定,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二十条 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一条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