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述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要点。该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药品监管秩序和人的健康权利,只要有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成本罪。无论假药是否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只要破坏了药品监管秩序就构成犯罪。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明知他人生产、销售假药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等便利条件的也会被共同追究责任。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
法律分析
(一)、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药品监管秩序和人的健康权利。
(二)、本罪的犯罪客观方面,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只要具有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成本罪。至于所生产、销售的假药是否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所不问。因为只要生产、销售了假药,就会破坏国家的药品监管秩序。如果生产、销售的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则是本罪法定刑升格的条件。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明知他人生产、销售假药,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劣药罪等犯罪的共犯论处:
1、提供资金、贷款、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的;
2、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设备或者运输、仓储、保管、邮寄等便利条件的;
3、提供生产技术,或者提供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
4、提供广告等宣传的。
(四)、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
拓展延伸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一、主观方面,即故意生产、销售假药;二、客观方面,即生产、销售的物品具有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或者伪造的药品批准文号等标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法律责任严重,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将面临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刑罚,并可能处以罚金。同时,犯罪嫌疑人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因假药导致的损失。此外,相关部门还会对涉案的药品进行查封、扣押、销毁等行政处罚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因此,生产销售假药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结语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一项严重犯罪,侵害国家药品监管秩序和人的健康权利。只要有生产、销售假药行为,即构成本罪。无论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都破坏了药品监管秩序。明知他人从事此罪行并提供帮助的,也将被视为共犯。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严重的刑罚和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相关部门将采取行政处罚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应该对生产销售假药罪行为予以严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条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五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