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障碍物交通事故判定责任怎么划分?

来源:六九路网

有障碍物交通事故判定责任时,前车进入障碍路段后,对面车辆没有让行发生事故,交警判定后者全责。交通事故责任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程度确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包括事故基本情况、经过、证据及原因分析、过错和责任、认定机关信息。对认定不服可向上级交管部门提出复核申请,经审查合法后维持认定结论,宣布复核结论并送达当事人。

法律分析

一、有障碍物交通事故判定责任怎么划分?

在有障碍路段,如果一车先进入障碍路段,而对面的车没有让行,从而发生交通事故,交警会判定后者全责。因为前者进入障碍路段之后,后者有更大的空间可以避让,而前者已经找不到会车的空间了,所以在有障碍路段,请提前为对面车辆避让。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包括哪些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

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3、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4、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5、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三、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怎么办?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审查认为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调查程序合法的,应当作出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复核结论后,应当召集事故各方当事人,当场宣布复核结论。当事人没有到场的,应当采取其他法定形式将复核结论送达当事人。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原则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事故,将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有多方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将根据其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如果各方均无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包括事故基本情况、经过、证据及原因分析、责任划分和认定部门信息。如果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当事人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说明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上级部门经审查后,如果认为认定结论合理、程序合法,将维持原认定结果并通知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四节 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 第七十五条 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二节 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六十四条 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应当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六条 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