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要先仲裁才能起诉。
在中国,劳动纠纷通常需要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之后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经过仲裁程序。这些情况包括:劳动者持有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且诉讼请求仅涉及工资支付问题;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倍赔偿金;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导致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裁决;支付令程序终结后,劳动者根据调解协议提起诉讼;企业改制引发的争议;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仲裁委员会认定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符合这些情况的劳动者可以省略仲裁步骤,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纠纷的处理程序:
1、提交仲裁申请:当事人应在发生劳动纠纷后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将结果通知申请人;
3、组织听证会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应在45日内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听证会议;
4、作出仲裁裁决:听证会后,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决;
5、裁决书送达:裁决书应在作出裁决后7日内送达双方当事人;
6、执行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履行裁决内容,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7、提起诉讼:不服仲裁裁决的一方,可以在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在中国处理劳动纠纷时,虽然通常需要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工资支付问题、加倍赔偿金要求、社会保险问题、仲裁委员会逾期未裁决等,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