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5-01-04T11:31:11.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4期供稿 作者: 李文超 张维喜 倪丹蓉 刘艺 史春田 张鸿飞 梁[导读] 芦竹碱应用范围广,水溶性差,影响到相关产品的开发。β-CD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特性,能增加疏水性物质的水溶性。
李文超 张维喜 倪丹蓉 刘艺 史春田 张鸿飞 梁启超(通讯作者) (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β-环糊精对芦竹碱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竹碱为对照品,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相溶解度法研究β-环糊精对芦竹碱的增溶作用。结果:在水溶液中,芦竹碱的浓度随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结论:β-环糊精与芦竹碱形成1:1型包合物。β-环糊精对芦竹碱最大增溶倍数为1.91倍,增溶效果较好。 【关键词】芦竹碱 β-环糊精 相溶解度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378-01
芦竹碱(Gramine)又称禾碱,来源于禾本科植物芦竹(Arundo donax L.)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能扩张腹腔血管,大剂量引起血压下降。但芦竹碱水溶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的发挥,为此,本实验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芦竹碱的增溶作用, 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以改善芦竹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为其相关制剂和产品的开发创造条件。 1 方法与结果
1.1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取芦竹碱对照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入乙醇至刻度,摇匀, 得到0.198 mg/ml对照品贮备液。 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 0. 2,0. 4,0. 6,0. 8,1. 0,1.2,1.4ml于10 ml容量瓶,50%乙醇定容至刻度。以50%乙醇为空白于278nm测定吸光度值。以芦竹碱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C(mg?mL-1),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经回归处理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684+33.78685X,r= 0.99983 (n=7),芦竹碱在0.004 ~0.028mg /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3相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称取过量的芦竹碱5份,分别置于10 mL比色管中,加入10 mL不同浓度(0~1.0×10-2mol?L-1)的β-CD溶液,密闭。在超声仪上振荡30 min,于室温放置一周,待固液平衡后,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用50%乙醇溶液稀释至适当倍数,在278 nm处测定其吸光度,按标准曲线法,计算芦竹碱的溶解度。以β-CD浓度为横坐标,芦竹碱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其相溶解度曲线(见图1),由上图可知,芦竹碱的溶解度随β-CD浓度的增加而成线性增加,根据Higuchi 和Connors的分类,该体系相溶解度图属于AL型,表明β-CD在
0~1.0×10-2 mol?L-1浓度范围内,体系中芦竹碱和β-CD形成了1:1型包合物,其回归方程为Y= 0.04789+0.00434X (r=0.99951, n=6),固有溶解度为4.79×10-5 mol?L-1,由公式(1),计算得其稳定常数K1:1为91.00 M-1。
图1 室温下芦竹碱在β-CD中的相溶解度图 2 讨论
(1)芦竹碱应用范围广,水溶性差,影响到相关产品的开发。β-CD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特性,能增加疏水性物质的水溶性。本实验通过相溶解度法研究,发现随着β-CD浓度增大,芦竹碱的溶解度增大,最大增溶倍数为1.9倍,增溶效果较明显。
(2)芦竹碱与β-CD形成了较稳定的1:1型包合物,推测β-环糊精能较好地将芦竹碱的亲脂段包合在其环状筒内, 增加了芦竹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ZHY12-W050);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310229008);牡丹江医学院学生科研项目(2013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