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来源:六九路网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07 轮系及其设计

1.平 面 定 轴 轮 系 传 动 比 的 大 小 等 于 ;从 动 轮 的 回 转 方 向 可 用 方 法 来 确 定。

2.所 谓 定 轴 轮 系 是 指 ①, 而 周 转 轮 系 是 指 ②

3.在 周 转 轮 系 中, 轴 线 固 定 的 齿 轮 为 ;兼 有 自 转 和 公 转 的 齿 轮 称 为 ; 而 这 种 齿 轮 的 动 轴 线 所 在 的 构 件 称 为 。

4.组 成 周 转 轮 系 的 基 本 构 件

有: , , ;i1k 与i1k 有 区 别,

Hi1k 是 ;i1k 是 ;i1k 的 计 算 公 式

HH为 , 公 式 中 的 正 负 号 是 按

来 确 定 的。

5. 行 星 轮 系 齿 数 与 行 星 轮 数 的 选 择 必 须 满 足 的 四 个 条件 是

①条件、 ②条件、 ③条件、 ④条件。

6.定 轴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等 于 各 对 齿 轮传 动 比 的 连 乘 积。- - - - - - - - - - - - - -

- - - ( )

7.周 转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等 于 各 对 齿 轮 传 动 比 的 连 乘 积。- - - - - - - - - - - - -

- - - - - ( )

8.行 星 轮 系 中 若 系 杆 为 原 动 件 可 驱 动 中 心 轮, 则 反 之 不 论 什 么 情 况, 以 中 心 轮 为 原 动 件 时 也 一 定 可 驱 动 系 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图 示 轮 系, 给 定 齿 轮1 的 转 动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则 齿 轮3 的 转 动 方 向 。

(A)与1 相 同;

(B)与1 相 反;

(C) 只 根 据 题 目 给 定 的 条 件 无 法 确 定。

10.下 面 给 出 图 示 轮 系 的 三 个 传 动 比 计 算 式, 为 正 确 的。 (A)i12H1H

2H1H

3HHH( C)i232

3H(B〕i13H

11.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蜗 杆 为 单 头 且 右 旋, 转 速n r/min, 转 动 11440方 向 如 图 示, 其 余 各 轮 齿 数 为:z2½40,z2'试:

(1) 说 明 轮 系 属 于 何 种 类 型; (2) 计 算 齿 轮4 的 转 速n4;

(3) 在 图 中 标 出 齿 轮4 的 转 动 方 向。

20,z330,z3'18,z4½54,

12.在 图 示 轮 系 中, 所 有 齿 轮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又 知 齿 数 z,z4½ 68。130试 问:

(1)z2½? ,

z3?

(2) 该 轮 系 属 于 何 种 轮 系?

13.在 图 示 轮 系 中, 根 据 齿 轮1 的 转 动 方 向, 在 图 上 标 出 蜗 轮4 的 转 动 方 向。

14.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1z2z3z5z620, 已 知 齿

轮1、4、5、7 为 同 轴 线, 试 求 该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i17。

15.在 图 示 万 能 刀 具 磨 床 工 作 台 横 向 微 动 进 给 装 置 中, 运 动 经 手 柄 输 入, 由 丝 杆 传 给 工 作 台。 已 知 丝 杆 螺 距 P=50 mm, 且 单 头。z1z219,z318,

z420, 试 计 算 手 柄 转 一 周 时 工 作 台 的 进 给 量s。

16.在 图 示 行 星 搅 拌 机 构 简 图 中, 已 知z,z2140向 如 图。 试 求:

(1) 机 构 自 由 度 F;

(2) 搅 拌 轴 的 角 速 度F 及 转 向。

rad/s, 方 20,B31

17.图 示 磨 床 砂 轮 架 微 动 进 给 机 构 中,z1z2z416,z348, 丝 杠 导

s4 mm, 慢 速 进 给 时, 齿 轮1 和 齿 轮2 啮 合; 快 速 退 回 时, 齿 轮1 与 内 齿 轮

4 啮 合, 求 慢 速 进 给 过 程 和 快 速 退 回 过 程 中, 手 轮 转 一 圈 时, 砂 轮 横 向 移 动 的 距 离 各 为 多 少? 如 手 轮 圆周 刻 度 为200 格, 则 慢 速 进 给 时, 每 格 砂 轮 架

移 动 量 为 多 少?

18.图 示 轮 系 中,z1z3比i16?

,z2z4z620, 试 区 分 哪 些 构 件 25,z5100组 成 定 轴 轮 系?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周 转 轮 系? 哪 个 构 件 是 转 臂H? 传 动

19.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齿 轮1 的 转 速n r/min,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1201而 且 z, 140z220, 求:

(1)z3?

(2)n30时, 齿 轮2 的 转 速n2?( 大 小 和 转 向) (3)n20时, 齿 轮3 的 转 速n3?( 大 小 和 转 向)

24,z518,

, nA48 r/min,nB316 r/min,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试 求 轮6 的 转 速n6。 z6=12120.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25,z3z41=30

21.在 图 示 轮 系 中, 轮3 和 轮4 同 时 和 轮2 啮 合, 已 知zz21½20,z360,

z458 , 求 传 动 比 i14。

22.图 示 轮 系 中, 宽 齿 轮1 同 时 与2、3、4 齿 轮 啮 合, 齿 轮3、4 及 构 件A 均 空 套 在 轴OO 上。z,z2120,z3101,z499。A 以nA1000 r/min 转 动, 100其 方 向 如 图 示, 求 齿 轮3、4 的 转 速n3、n4 及 与nA 转 向 的 异 同。

23.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134,z2及4 轮 啮 合, 求 传 动 比 iAB。

z320,z3 为 一 宽 齿 轮 , 同 时 和2

24.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为 z,z212520,z336,z418,

z519, z676, 求 传 动 比 iAB。

25.起 重 卷 扬 机 机 构 运 动 简 图 如 图 所 示, 电 机 以n 1750方 向 转 动, 各 齿 轮 的 齿 数 为z,z2140r/min, 按 图 示

z2'20, 试 求 卷 筒 的 转 速 和 旋 转

方 向。

26.图 示 轮 系,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1z3'30,z220,z2'25,z3z415。

求 传 动 比 i12。

27.图 示 为 里 程 表 中 的 齿 轮 传 动,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为 z,z211768,

z323,

z419 ,z4'20,z524。 试 求 传 动 比 i15。

28.在 图 示 的 电 钻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齿 轮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齿 数z,120 r/min, 试 求 钻 头 转 速na 的 大 小 及 方 z230, 电 动 机M 的 转 速n13000向。

,z4105, 当 轴 18,z315,z3'30转 速 nI19 r/min 时, 试 求 轴 和 轮 2 的 转 速 nII,n2。

29.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z124,z2

30.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z2120 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试 求轮3的转速n3 的大小和转向。

31.图 示 门 座 式 起 重 机 的 旋 转 机 构 中, 已 知 电 动 机 的 转 速n=1440 r/min, 各 传 动 齿 轮 的 齿 数 为z( 右 旋),z211。 求 该 起 重 机 40,z315,z4180的 旋 转 速 度( 即 机 房 平 台 的 转 速〕。

32.图 示 轮 系 中,z,z2120 nA100 30,z3½z4z525,z675,z725,

r/min, 方 向 如 图, 求 nB。

,z2'101,z3100,100 r/min, 转 向 如 图, 求 z3'18, z436,z4'14,z528,A 轴 转 速 为 nA1000B 轴 的 转 速 nB, 并 指 出 其 转 向。

33.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199,z2

34.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z4122,z388z6。 试 求 传 动

比 i16。

35.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z2115 30,z2'z430,z540,

r/min( 其 转 向 如 图 中 箭 头 所 示), 试 求 轮 6 的 转 速 n6 的 z620。 n11440大 小 及 方 向( 方 向 用 箭 头 标 在 图 上)。

36.在 图 示 轮 系 中,各 轮 齿 数 为 速 nA 和

z1,、,z2、z3、z3、z4、z4、z5,A 和 轴 B 的 为转

''nB, 且 它 们 的 转 向 相 同。 试 求 轴C 的 转 速nC 的 大 小。

37.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z2120

40,z2'50,z330,

z320, z430,n11000 r/min。

'试 求: 轴 B 的 转 速 nB 的 大 小, 并 指 出 其 转 向 与n1 的 转 向 是 否 相 同。

30,z340,z520,z4z618。 试 求 该 轮 系 的 传 动 比i16 并 说 明 轮1 与 轮6 转 向 的 异 同( 画 图

说 明)。

38.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齿 轮 的 齿 数 z,z212039. 如 图 示 轮 系, 已 知 z,z2115 24,z2'32,z336,z417,z528,

r/min,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n1980(1) 判 别 该 轮 系 的 组 成 及 类 型;

(2) 求 轮5 的 转 速n5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40.计算图示轮系的传动比i1H,并确定输出杆H的转向。已知各轮齿数z1,z21,蜗杆左旋,n1转向如图示。 z2'24,z372,z3'18,z4114

40,

41.在 图 示 轮 系 中 , 单 头 右 旋 蜗 杆 1 的 回 转 方 向 如 图 , 各 轮 齿 数 分 别 为 z2, z325,z3'20,z460, 蜗 杆1 的 转 速n r/min, 方 向 37, z2'1511450如 图。 试 求 轴B 的 转 速nB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42.在图示轮系中,设已知 各 轮 的 齿 数z11( 右 旋),z2

57,z2'19,z317,

r/min,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试 求 轴B 的 速 度nB z453。 又 知 蜗 杆1 的 转 速n11000的 大 小 及 方 向。

43.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za2 ( 右 旋 )

, zb40 , z120 , z218 ,

z320,z318,

' r/min, 求nH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z494,na100040, 圆 锥 齿 数

z2'z3z420, nA800 r/min,nB18 r/min( 转 向 如 图),求轴C的转速nC 及 转

向。

44.在 图 示 轮 系 中, 蜗 杆1 为 单 头 左 旋, 蜗 轮 齿 轮 为z2 45.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a若 na 1( 左 旋),zb40,z120,z280,z2'24,z384,

r/min, 求 nc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1000 46.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1z3z4z420,z280,z560。 若nA1000

'

r/min, 求nB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47.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轮 齿 数, 试 求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iAB。( 写 成 齿 数

比 的 形 式〕

48.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z1转 速

z380,z3z520, 及 齿 轮1 的

'n170 r/min, 方 向 如 图 示。 试 求 齿 轮5 的 转 速n5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23,z2'20,z360,z3'20, z440, 构 件B 的 转 速nB200 r/min, 转 向 如 图 示。 试 求 轴A 转 速nA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49.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z117,z2 50.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124,z226,z2'20,z330,z3'26,z428。

r/min, 求nB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nA1000

51.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z460,z2z520,

z2z530, z3z670, 试 求 传 动 比 i16。

''

r/min, 顺 时 针 回 转, 而 B 轴 nB360 360r/min, 逆 时 针 回 转。 已 知 z118,z224,z318,z442,z520,z640。

求nC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52.图 示 轮 系, 如 果 A 轴nA 53.图 示 轮 系,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12060,z2'22,z320,z3'24,

z418。 求 传 动 比 i14。

40,z2'30,z340,z3'20, z490, 轴A 的 转 速nA1400 r/min, 转 向 如 图。 试求 轴B 的 转 速nB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54.在 图 示 轮 系 中,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z,z2120

55.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为z1z240,z2z3z520,

'z480,试 判 断 该 轮 系 属 何 种 类 型, 并 计 算 传 动 比 i15。

56.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z212025,z2'30,z320,

轴Ⅰ 的 转 速 nI=750 r/min, 方 向 如 图 示, 试 求 轴Ⅱ 转 速 nII 的大 小 及 z470。

方 向。

30,z380,z440,

r/min, 方 向 如 图 示, 试 求 轮5 的 转 速n5 的 大 小 z520, 轮1 的 转 速n11000和 方 向。

57.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120

58.图 示 2K  H 行 星 轮 传 动 中, 已 知 i1H 6, 行 星 轮 z2 的 个 数 k4,

均 匀 对 称 分 布, 各 轮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模 数 相 同。 试:

(1) 写 出 传 动 比 i1H 的 计 算 公 式; 若1 转 向 如 图, 指 出H 转 向; zz(2) 设 传 动 满 足 条 件r13 且 r =30, 试 求 齿 数z1、z3 及z2。

k

59.图 示 圆 链 直 齿 轮 组 成 的 轮 系 中,z,z2120,30,z335,z4105, z6100, 求 i16。 z525

60.在图示轮系中,轮2、轮4同时和轮3啮合。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19z1'z2z420,z360, 求 iAB。

61.在 图 示 增 速 器 轮 系 中, 设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 , z2 , z3 , z4 , z5 , z6。 试 求 传 动 比 i16。

62.在 图 示 的 周 转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 试 求 传 动 比 i13。 z1z2'20 , z , z2z325470 60,z2z420,z322,z618,

r/min,(n1与n6 反 向)。 求 轴 B 转 速nB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及 传 动 n1n61000 63.图 示 轮 系,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z5iAB。

64.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 求 传 动 , z2 , z 1 3, z 4, z 5, z6。

比 iAB 和iAC。

65.在 图 示 轮 系 中, 齿 轮 均 是 正 确 安 装 的 标 准 齿 轮 , 轮1 的 转 动 方 向 如 图 示,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 , z1202和 轴 的 转 向。

25 , z , z, 试 求 传 动 比iI II 425520

66.图示汽 车 变 速 器 的 部 分 轮 系 机 构,

, 求 传 动 比 iⅡⅠ。 z130 , z2z3z3'18 , z , z4365102

67.图示为 电 动 三 爪 卡 盘 的 传 动 轮 系。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120,

, z480,试 求 其 传 动 比 i14。 z2z2'28,z3100

68.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齿 轮 均 为 渐 开 线 标 准 齿 轮, 作 无 侧 隙 传 动, 它 们 的 模 数 也 均 相等, 且 已 知 齿 轮1、2

z220。 试 求:

' 及2' 的 齿 数 分 别 为z120,z248,

(1) 齿 轮3 的 齿 数;

(2) 传动比 iAB

69.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z1z2z320,z240,z330,z490。 又 知

'' r/min, n5 =100 r/min, 其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试 求 n4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n1200

70.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z2140z2'z3z420,

z550, 试 求 传 动 比 i41。

71.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齿 轮 齿 数 为 z124,z224,z372,z468,

r/min。 试 求 轮5 齿 数 及 轮4 转 数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z628, n61780

72. 如 图 所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z211836,z327,z418, 求 i14。

73.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z2115,z445,z4'15,z,80,z3120518z624, 试 求 传 动 比 i16 。

74.已知图示轮系 中 各 轮 的 齿 数 为z,z2120,z490。 40,z2'30,z3100试 求i14 。

75.在 图 示 行 星 轮 系 中,已 知 各 轮 齿 数 及 主 动 轮 1的转速。z1z219,

'z257,

z220, z395,z496,n1=1920 r/min, 方 向 如 图 示,求 轮4 的 转 速n4。

''

76.有 一 轮 系 如 图 所 示,齿 轮 都 是 标 准 圆 柱 齿 轮,模 数 m 都 是 2 mm, 齿 数 z, 160, 三 根 齿 轮 轴 线 在 一 个 平 面 内, 液 压 马 达 转 z230,z340,z5120速n2 =10 r/min, 转 向 如 图 示, 求 Ⅰ 轴 的 转 速 nI=?

77.在 图 示 轮 系 中,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轴B 的 转 速nB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z2z3z4z528,z620,

z,n1=1000 r/min ( 方 向 如 图 示)。 试 求 当 轮8 被 刹 住 时, z738,z918,836

78.

78.在 图 示 轮 系 中,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30,z2z415,z1'45,

z2z420, z3z540。 试 求 传 动 比 i31、i35 。

''

79.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32,z2'',z424,48,z3128z560, z6144,z1z4z780。n1 =1530 r/min。 试 求 系 杆 转 速nH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80.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z,z2140,z4zz3100530,

z620,

r/min, 方 向 如 图。 试 求nB 大 小 及 方 向。 z780, 齿 轮1 转 速 nA1000

81.图 示 为 由 模 数 相 同 的 标 准 齿 轮 组 成 的 轮 系 机 构。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z211819, z319,z590,z695,z745,z895。 试 求

(1)z4 的 齿 数;

(2) 传 动 比iAB

(3)nA 与nB 的 转 向 是 否 相 同。

82.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齿 数 为 z1'z2z330,z220,z460,

'z4z5z680, 主 动 轮 1 转 速 n1 =2200 r/min。

试 求 轴 A 与 B 的 转 速 nA、nB。

19 r/min,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90,

,zz260, z2'z330,z3'24,z418,z515,z5'30,z6105835z73283.在 图 所 示 轮 系 中,设 转 速 n1 为

# 试 求 转 速 n7。

84.在 图 所 示 轮 系 中,已 知 各 齿 轮 的 齿 数, 试 n1 和n7 的 转 向 如 图 所 示,写 出n5 的 表 达 式, 并 讨 论 其 转 向。

85.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z,z'1401

20,z220,z340,z3'60,z430,

z415, z。 试 求 传 动 比 i15。 530' 100z4z4' 。 求B 轴 的 转 速 nB?

86.图示轮系中, 已 知:nA

r/min, 转 向 如 图 所 示,z1z2z3,z2z3,

''

z' 87.图 示 轮 系 上,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201''16,z216,z318,z3'27,

,z,nA300 r/min, 求 nB的 大 小, 并 说 明 z448,z460,z550,z525665是 否 与

nA 相 同。

8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z440,z1z2z420,z230,z330,

'''

z315, 试 求 i1A。

'

89. 已知图示 轮 系 中 的 各 齿 轮 齿 数 为z164,z'162,z262,

z2z3z4z460。 求 传 动 比 iI II 。

'''

90.已 知 图 示 轮 系 的 各 轮 齿 数 为

的 传 动 比 i18。

z1、z2、z3 、z4、z5、z6、z7、z8, 试 求 该 轮 系

, 52,z39,z452,z545, z8 =48,z9 =46,z10 =40, 试 求 齿 轮1 和 齿 轮10 的 转 速 比。 z6z711 91.在 图 示 轮 系中,已 知 各 轮 齿 数 z,z2113

92.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 =20,z2 =15,z3 =40,z4 =60,z5 =30,z6 =20,

z7 =44,z8 =40,z9 =3( 右 旋),z10 =60,n1 =60 r/min,方向如 图, 求: 蜗 轮10 的 转 速

n10 与 转 向。

93.如 图 示 轮 系, 已 知 z1 =22,z2 =16, z3 =17, z4 =88, z4' =30, z5 =32, z6 =60, 轮1的转速 n1 =1000 r/min,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1) 判 别 该 轮 系 的 组 成 及 类 型;

(2) 求 轮6 的 转 速n6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并 在 图 上 标 出n6 的 方 向。

94.图 示 为 指 示 轮 船 上 左 右 舷 发 动 机 转 速 差 的 仪 器 用 轮 系,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如 下:zR zL25,z1'z3'75, 左 右 两 侧 齿 轮 输 入 转 速nR900r/min, nL300 r/min, 转 向 如 图。 试 求 指 针 转 速 n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Lz' 95.图 示 轮 系中,已 知 各 轮 齿 数分 别 为 z1 =20,

1

24,z2 =30,z2' = z3 = z4 = 25,

z5=74, 轴A 的 转 速 nA100 r/min, 试 求 轴B 的 转 速nB。

96.图 示 轮 系 中, z1 =40,z2 =20,z3 =36,z4 =18,z5 =32,z6 =24,z7 =32,z8 =40,

n1 =1000 r/min,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求n8 的 大 小 和 转 向。

97.图 示 轮 系 中,z2 =z10 =30,z3 =z5 =z8 =20,z4=z6 =z7 =40。 试 求i1,10 , z1 =z9 =15,并 判 断 轮1 和 轮10 的 转 向 是 否 相 同?

98.轮 系 如 图, 已 知 z1 =22,z2 =33,z3 =88,z4 =z6, 求 传 动 比 i16。

99.已 知 图 示 轮 系 的 各 轮 齿 数 为z1 , z2 ,z3 , z4,z5 ,z6 ,z7 。 试 求 传 动 比

i16。

100.在 图 示 轮 系 中,已 知 n1 =60 r/min,转 向 如 图 示。各 轮 齿 数 为 z1 =20,z1'

=60,

z2 =40,z3 =30,z3' =60,z4 =45,z4' =30,z5 =20,z5' =30,z6 =1,z7 =60, 试 求 蜗 轮7 转

速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101.

, z n160 z1z220, z330, z4z5z640, z730, z860,z92,1080r/min。 求 轮10 的 转 速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n1的 转 向 标 在 图 上)。

z11(右 旋),

z240 , z220 , z318,, z520, z655, n11000 z420, z430 r/min,

102.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分 别 为

''试 求 nB的 大 小 和 方 向(方 向 可 用 箭 头 表 示)。

103.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z, 120蜗 杆

z51

右 旋, 蜗 轮

z440,

'

z240, z230, z430,

轴A、B 转 向 如 图,nA80 r/min,

1

nB200r /min , 试 求nC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04.如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12(右 旋) ,z2'52, z2'15, z390, z415,

z412, z545, z648, n11000 r/min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1〕 判 别 该 轮 系 的 组 成 及 类 型; 2) 求 轮6 的 速 度n6 的 大 小 及 方 向。

105.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z120,z2z4'40,z2'z430,z325,z51, 构 件1 和 构 件5 的 转 速

试 求 n4,n2'和nA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n1200 r/min,n580 r/min, 转 向 如 图 示,

106.图 示 为 控 制 锅 炉 阀 门 的 电 动 机 执 行 器 机 构。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蜗 杆1 由 电 机 带 动, 蜗 杆7 由 手 动 操 作。( 蜗 杆 传 动12 及76 均 为 自 锁 机 构)。 试 计 算 在 下 列 情 况 下, 输 出 轴 和 输 入 轴 的 速 比:

1) 电 动 机 操 作, 此 时7 不 动。

2) 手 动 操 作, 此 时1 不 动。

40, 其 余 各

齿 轮 齿 数 分 别 为z315,z425r/min, ,z4'20,z520,z660,z6'55,n11400方 向 如 图, 试 求 轴A 转 速nA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07.在 图 示 轮 系 中 , 右 旋 蜗 杆 头 数z12, 蜗 轮 齿 数z2 108.在 图 示 轮 系 中 , 已 知蜗 杆 为 单头右 旋 , 齿 数z, z3¡'320 z430, 15,

r/min, n580 r/min, 转 向 如 图 示, 为 使 轮4 的 转 速z525, n11440n432 r/min,转 向 和n5 相 同,试 求 蜗 轮2 的 齿 数 z2并 求n1 的 转 向。

109.试 将 图 示 轮 系 分 解 为 几 个 单 一 的 轮 系( 定 轴, 行 星, 差 动 轮 系), 分 别 写 出 各 个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计 算 式 并 标 出 轮2 的 转 动 方 向( 蜗 杆 为 右 旋)。

110. 图 示 轮 系,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为:

z180,z260,z2'20,z340,z3'20,z430, z580, nA50 r/min, nB40 r/min, 方 向 如 图。 求 轴C 的 转 速 nC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11.

齿

齿

z132,z234,z2'36,z364,z432,z517, z624, 已 知A 轴 按 图 示 方 向 以1250 r/min 转 动,B 轴 按 图 示 方 向 以600 r/min 转 动, 试 确 定C 轴 转 速nC 的大小

和方向。

112.轮 系 如 图 示, 由 电 动 机 带 动 齿 轮1, 其 转 速 为n r/min, 转 向 11296如 图 示,z, 120。求: z224,z320,z428,z528,z617,z762,z82,z9801) 蜗 轮9 的 每 分 钟 转 数;

2) 蜗 轮9 的 转 向( 以 箭 头 表 示 在 题 图 上); 3〕 蜗 轮 齿 的 倾 斜 方 向。

113.已 知 图 示 轮 系 中, 蜗 杆1 为 右 旋, 而 且z1z71,z399,z5101,

, 求i18? 如n1 顺 时 针 旋 转, n8的 转 向 如 何? z2z4 z6 z8100

114. 已知

z11(右旋), z2z630, z325,z420,z515,n11440r/min,

n5的 大 小 及 转 向。

n380r/min,

转 向 如 图 示, 求n6 与

115.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蜗 杆1 的 头 数z 且 为 右 旋。 其 它 各 轮 的 齿 11,

z264,z2'30,

z320, z470, z530, z620。

若 蜗 杆 转 速

nA1280r/min, 锥 齿 轮 6 的 转 速 nB300 r/min, 其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试 求 轴 C 的 转 速 nC的 大 小 及 方

向。

11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z211412,z316,z48,z510,z615,

z740。 试求传动比i17。

117.

齿

z120,z234,z318,z436,z578,z6z726。 试 求 传 动 比 iAB。

118.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nA150 r/min , 方 向 z120,z2z3z4z540,z3'z4'50, r/min ,nB1500如 图。 问 该 轮 系 由 哪 些 基 本 轮 系 组 成?C 轴 的 转 速 nC是 多 少?

119.图 示 为 某 电 动 卷 扬 机 传 动 系 统,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24,z248,z2'30,z390, z3'20,z440,z580。 试 求:

1) 传 动 比 i1H, 且 问 是 减 速 还 是 增 速。 2) 当n11450 r/min 时 卷 筒 转 速nH。

120.图 示 轮 系 是 用 在 流 水 生 产 线 上 的 链 式 输 送 机 的 传 动 简 图, 已 知 各

, 根 据 设 计 要 求 总 18,z433,z584,z630,z781传 动 比 i17118, 问 齿 轮2 的 齿 数 是 多 少?

轮 齿 数 如 下: z,z3116

121.图示为一卷扬机的减速器轮系,设各轮的齿数为

z125,z250,z380,z2'20,z420, z530,z680。 试求传动比i16。

122.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12448,z318,z454,z516,

试 求n9 的 大 小, 并 说 明 n9与 z696, z740, z842,z998,n11050 r/min。n1转 向 是 否 相 同。

123.图 示 为 卷 扬 机 传 动 机 构 简 图,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z118,z219,z339,z3'35, z4130,z4'18,z530,z678, 试 计 算

确 定:

1) 传 动 比 i16?

n1500 r/min时,n6?, 并 确 定 转 动 方 向。

3) 由 于 工 作 需 要 从 轴5 输 出 运 动, 试 确 定 n5? , 并 确 定 转 动 方 向。

2) 当

124.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z1z3z4 若 z4'z5'20, z280,z560,z680。

r/min, 求 nB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n1100

z1'60,

。 若n6100 r/min, 求n3 的 大 小 z230,z2'40,z350,z440,z520, z6100和 方 向。

125.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z, 180

126.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16030,z2'z320, z430,

z4'z518。 试 求 传 动 比 i51。

127.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12040,z2'20,z340,

z3'40,z480,

z4' =60, z520。 试 求 传 动 比 i15。

35,z2'18,z320,

z440,z4'35, z563,z5'32,z617,z732,n1750 r/min。 试 求 轮7 的 转 速

128.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121n7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29.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1z1'z340, z3'20, z220,

z4100,z4'80, z520。 试 求 传 动 比 iAB。

n1200 r/minz120,z380,z442,z740,z518, z620, 试 求 轮3 的 转 速 n3。

130. 在 如 图 所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131.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已 知z£,z213025, z330,

z420, z530, z618, z768, nA方 向 如 图。 求 :

1) 齿 数z8;

2) 传 动 比 iAB; 3)

nB方 向。

132.

z124,z220,z2'22,z326,z424,z520,z5'22, z626。 试 求 传 动 比 iBA。

133.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z213525,z2'18,z3'z5, n1600 r/min( 顺 时

针 转 动)。试 求 :

z3?

2)轮5 的 转 速n5=? ( 大 小 和 方 向)。

1) 齿 数

134.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z211251,z376,z449,z512,z673。试 求

该 轮 系 传 动 比 iAB。

135.

齿

z115,z225,z320,z2'20,z460,z4'55, 主 动 轮2 的 转 速n266 r/min, 转 向 如 图 示。试 求 构 件B的 转 速nB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36.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动 力 由 轴A 输 入, 轴B 输 出,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112,

r/min。试 求 nB 的 大 小 和 方 z248, z375, z450,z512, z678, nA3000向。

137. 某 减 速 机 构 如 图 所 示, 轴 B为 输 出 构 件, 各 轮 齿 数 为

z1z2'20,z2z340, z4160, z716,z564。 试 求 传 动 比 iAB。

138.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80,z1'40,z220,

z2'30,z340, z3'100, z430。 试 求 传 动 比 iAB。

139.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1z2', 20,z5z6z730,z2z340,z4100试 求 传 动 比 i17 。

30,z320,z440,z4'50, z625; 轮1 和 轮3 的 转 速n1300 r/min, n3200 r/min,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试 求:n2,n4,n6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

140.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的 齿 数 为:z,z2£115

141.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的 齿 数 为:

z1z2'25,£z2z320,z420,z5100, n1180 r/min,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试 求 齿 轮4 转 速n4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

142.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的 齿 数 为:z1z2'z6'z820,z5z6z730,

, 试 求 传 动 比 i18, 当 n1如 图 示 方 向 时, n7的 方 向 如 z2z340, z4100何?

143.

齿

轴 A按 图 示 方 向 以 1250 z232,z334,z436,z564,z732,z817, z924。

r/min 的 转 速 回 转, 轴 B按 图 示 方 向 以 600 r/min 的 转 速 回 转, 求 轴 C的 转

速nC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44.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z140,z1'30,z210,z2'38,z336,z4110,

z4'50。 若n1000 r/min , 求n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45.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齿 轮 的 齿 数 为:

z1z2z3z4z7z820,z530, z660, z950。 试 求 传 动 比 iBA。

146. 图 示 轮 系 中,z30,z2110,z3z4z550,z610,z720,z880。 问

当 轴Ⅰ转1 转 时, 轴 Ⅱ转 几 转? 其 转 向 是 否 相 同?

147.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z212433,z321,z436,z518,z630,z778,

求 传 动 比 i17。

148.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z21z325z420,z7180,z615,z5100, 油 压

马 达 的 转 速

nM12 r/min, 求n1?( 在 图 上 标 明 方 向)。

149.图 示 为 一 大 减 速 比 的 减 速 器 轮 系 ,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z,z211516,

z2'17, z345,z451, 求 该 减 速 器 的 传 动 比 i14。

150. 图 示 轮 系 中, 轴A 和 轴 B 为 原 动 件, 转 速 的 方 向 已 标 注 在 图 上。 已 z115,z230, z2'60, z350,z3'52,z458, n150 r/min , nH100r/min 。求 轴 C的 输 出 转 速nC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方 向 在 图 中 用 箭 头 指 明)。 知

151.在 图 示 轮 系 中,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1z340z1'20,z450,

z4'15,z575。 试 求 传 动 比 i15。

152.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求 i19。

153. 已 知 图 示 轮 系 中 的 各 轮 齿 数 为: 。 试 求 传 动 比 z140,z2120,z330,z4120,z1'20, z2'50, z3'40,z4'140iAB。

154.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20,z236,z2'18,z360,z3'70, z428, z514,nA60 r/ min, nB300r/ min , 方 向 如 图 示 。 试 求 轮5 的 转 速 nC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55. 设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且 模 数 相 等, 作 无 侧 隙 啮 合。 并 已 知 齿 数 z, 130。 试 求 传 动 比 i15。 z275,z450,z4'40,z5120

156.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z1z220,z325,z430,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nA150 r/min,转 向 如 图 示,

z525,z625, z740,z870,z925,z1020, 求nB

z117,z220,z385,z418, z524,z5'21, r/min, n41000 r/min 时 ,转 向 如 图 示, 指 针P 的 转 z663, 试 求 当n11001速 nP为 多 少。

157.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z2158.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160求 当n r/min, n4140050,z2'40,z330,z420, z5100, 试

r/min 时 ,转 向 如 图 示 。 试: 5001) 判 别 该 轮 系 的 组 成 及 类 型; 2) 求n3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59.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n705.n1, 且 两 者 同 向。

z120£,z280,z320,z580, z6120, z730, 求 传 动 比 i1C。

160.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z1'11820,z220,z2'18,z358, z3'56 。 若

r/min,转 向 如 图 示,求n3'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n11000

161.在 图 示 轮 系 中,已 知 各 轮 齿 数 z124,z220,z326,z2'22,

z424,z520,

z5'22,z626。 试 求 传 动 比 iBA。

80,z360(z3为 内 齿 轮,

r/min, 方 向 如 图 示, 求 轮z2为 外 齿 轮 ), z520,z630,z750, n1n515007 的 转 速n7 及 转 向。

162.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为 z,z2120

163. 图 示 的 运 送 装 置 中, 杆 c 为 主 动 件。 装 载 斗K 与 轮a 固 结, 要 求 在 把 物 料 由A 处 运 送 到B 处 的 过 程 中,斗K 作 平 面 运 动。

(1) 问 za与zb 之 间 应 满 足 什 么 关 系? 与 zg的 大 小 是 否 有 关, 为 什

么?

(2) 又 设 c已 知, 则 轮a 相 对 于 杆c 的 角 速 度 为 多 少?

164. 图A、B 所 示 的 两 种 轮 系 中,H1,z1z1',z2z2', 且 各 轮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图A 所 示 轮 系 中z2 轮 绕 定 轴O2 转 动, z1轮 固 连 与 平 行 四 边 形 机 构

ABCD 的 连 杆BD 上, 且 轮 心O1 在BD 连 线 上, 故AB,CD,O1O2 相 互 平 行 且 相 等。 现 z1、z2轮 的 节 圆 在P 点 接 触, 试 求:

(1) 齿 轮1 在P 点 的 速 度 vp及2?

(2) 图B 所 示 行 星 轮 系 的 输 出 角 速 度V 与

同?

2是 否 相 等? 转 向 是 否 相

A)165.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1z2B)30,z340,z4

20,z518, 齿 轮3、4、5、6

的 模 数、 压 力 角 都 相 等, 求z6 的 齿 数 和 传 动 比 i1H。

166.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模 数 和 压 力 角 均 相 同, 都 是 标 准 齿 轮, 各 轮 齿 数

z251,z392,z3'40,z440,z4'17,z533,n11500 r/min, 转 向 如

图 示。 试 求 齿 轮 2' 的 齿 数 z2'及nA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为z, 123

167. 图 示 轮 系 中, 齿 轮2、3、4、5 均 为 标 准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且 模 数 相 同。

z318,z4z630,z525。 转 速n11440r/min ,n580 r/min, 其 转 向 如 图 示。 试 计 算n4 的 大 小 和 转 向。

已 知 齿 数 为

z11(

左 旋),

168.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z( 右 旋),z21160,z640,z418,z520, 齿 轮3、

4、5、6 的 模 数 和 压 力 角 分 别 相 等, 求 齿 数 z3 和 传 动 比 i16。

169. 图 示 轮 系 中,z,z2115 24,z463,z557, 各轮 的 模 数 均 相 同, 问:

(1)

z3=?

(2) 已 知 n r/min , 求 n5=? 11520(3) 1 轮 和5 轮 的 转 向 是 相 同 还 是 相 反?

170.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已 知 i147,z1z4 24,z548,,

试 求 传 动 比 i16, 并 求 齿 数z2,z3,z6。

171. 图 示 为 某 提 升 机 构 简 图。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15,z225,z2'23,z430,z540,各 轮 模 数 相 同,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绳 轮半 径R0.2 m, 重 物Q1000 该 机 械 总 效 率 为0 重 物 匀 速 提 升 N,.9,

速 度v3 m/min, 试 求:

(1) 该 机 械 总 传 动 比 iI,II;

(2)Ⅰ 轴 的 转 速nI, 并 示 出 转 向; (3) Ⅰ轴 输 入 的 功 率NI。

172.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齿 轮 均 是 模 数 相 等 的 标 准 齿 轮, 并 已 知

z134,z222, z418, z688。 试 求 齿 数 z3 及 z5, 并 计 算 传 动 比 iAB。

173.(1) 列 出 图 示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iAB 的 计 算 式( 各 轮 齿 数 以 符 号 表

示)。

(2) 若 已 知z11( 右 旋),z2等 的 标 准 齿 轮, 试 求:

1) 齿 轮4 的 齿 数 z4;

30,z2'18,z332,z3'30, 各 轮 均 是 模 数 相

2) 当n11000 r/min 时 nB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74. 如 图 示 轮 系, 已 知z,z2140(1) iI,II及II 的 转 向;

16,z372,z412, z568,z685,z730。

各 轮 均 为 标 准 圆 柱 齿 轮, 模 数 相 同。 轴Ⅰ 转 向 如 图 示。 试 求:

(2) i15及5 的 转 向; (3) 齿 轮

z8, i18及8 的 转 向。

175. 图 示 内 摆 线 机 构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分 别 为z1,z2,z3,z4,z5,z6, 试 求:

(1) 该 机 构 的 自 由 度F;

(2) 齿 轮1 与 齿 轮3 的 传 动 比 i13。

176.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2同,

各 轮 的 模 数 相 z425,z2'20,

n41000 r/min, 试 求 系 杆的 转 速 nH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177.图示轮系中,已知各标准齿轮齿数分别为

z1z2z6z920,z350,z460,

z5z1040,z830。 求:

(1) 轮7齿数z7; (2) 传动比 i15。

60,z3150,z440,

,z3'z7'180,z8150,n11800 r/min。 试 求 轮7 的 转 z550, z675, z715速 n7及 其 转 向。

178.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分 别 为 z£,z2130

179.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分 别 为z,z213820,z4z1',

,z6'36,z790,z818。 试 问: 齿 轮7 转 一 圈, 齿 z4'19,z538, z5'88,z633轮8 转 多 少 圈? 两 者 转 向 是 否 相 同?

180.图示轮系中,已知 n r/min,z,z211500120z2'40,z420, z3'15,

z330,z7z7'15,z830,各轮模数都相等,且均为标准齿轮。试求 nH 的大小

与方向。

181.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齿 轮 齿 数 分 别 为z,z211845,z2'z450

,z4'40, z530, z5'20,z648,nA100 r/min, 方 向 如 图。 求:

(1) 计 算B 轴 转 速 大 小 及 方 向;

(2) 在 不 改 变 轮 系 的 运 动 特 性, 保 持 各 直 齿 轮 的 齿 数 不 变 的 条 件 下, 把 图 中 轮2'、3、4 的 圆 锥 齿 轮 改 用 圆 柱 齿 轮, 画 出 运 动 简 图, 并 列 出 其 齿 数 必 须 满 足 的 条 件( 不 要 求 确 定 具 体 齿 数)。

182.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 主 动 轮1 为 右 旋 蜗 杆, 其 转 向 如 图 z11,z230,z2'14,z318,z520,z615示。

1) 分 析 该 轮 系 的 组 合 方 式; 2) 求z4、z4' 及 传 动 比 i14; 3) 画 出 轮2 和 轮4 的 转 向。

40,齿 轮z2'20,z2''20,

z315,z3'30, z440,z4'40,z540,z5'20。 试 确 定 传 动 比 iAB及 轴 B的 转

183. 图 示 轮 系中, 蜗 杆z11( 左 旋),蜗 轮z2向。

3( 左

旋),z260 ,z320, z420,z550,z660,z740,z820,z1030,z1120,z1240。

试:

(1) 确 定 传 动 比i17;

184.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标 准 齿 轮 的 齿 数 分 别 为z1(2) 当n1 为 顺 时 针 方 向 时, 在 图 上 标 出 轮7 的 转 动 方 向。

185. 图示轮系中,各轮均为标准齿轮且模数相同。已知各轮齿数为z,z1'11880,

z220,z336,z3'24,z4'80,z550,z62( 左 旋),z758。

试 求:(1) 齿数z4?

(2) 传动比i17?

(3) 已知轮1 转向如图所示,试标出轮7 转向。

186.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齿 轮 齿 数 为

z11,z2100,z2'75,

, 齿 轮1 的 转 速, z530,z5'100,z61,z6'100,z1'100z325,z425, z4'20 r/min; ( 转 向 如 图 中 箭 头 所 示), 试 求 齿 轮3 的 转 速n3 的 大 小 和 方 n1100向。

187.

图 示 为 一 台 起 重 设 备 的 传 动 机 构。 已 知z, 内 齿 轮2、3 的 齿 数 140 ,z2'72,z41( 左 旋),z550, 卷 筒6 的 直 径d0.5 m, 试 求:z260, z3172(1) 若 电 机 转 速 为 n11480 r/min时, 重 物 Q的 上 升 速 度v (m/s);

(2) 当 Q上 升 时, 电 机 的 回 转 方 向。

188.图示为一电动卷扬机简图,所有齿轮均为标准齿轮,模数m4 mm,各轮齿数为

z124,

z2z2'18,z3z3'21,z463,z518,z6z6'18。试 求: (1) 齿数z7? (2) 传动比i17?

189.

z1z340,z230,z4100,z5150,z620,z730,z820,z940,z11z1340,z1230, 求 传 动 比iI,II。

z10120,

190.在 图 示 轮 系 中,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1z4 试 40,z2z520,z3z680。

求:

(1) 轮 系 的 自 由 度F;

(2) 传 动 比 i1H。

191.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模 数 相 同,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各 轮 齿 数 如 下,

z130,z250, z4100。 试 求 轴Ⅰ、Ⅱ 之 ,z630,z730,z850, z1050,z5120间 的 传 动 比iI,II。

192. 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各 轮 模 数 相 同, 均 为 标 准 齿 轮, 各 轮 齿 数 为

z130,z370, z580,z640,z820,z930, z1090。 试 求 传 动 比 iI II 。

20,z320,z5150,z640, z7100, z820,z940,z1020,z1140, 各 轮 模 数 均 为m2 mm, 各 轮 都 是 标 准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试 求 轴 Ⅰ和 轴Ⅱ 间 的 传 动 比iI,II。

193.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z21100

z1z420,z2z518, z3z654, z756, z858, 当 制 动 离 合 器M1 、M2、M3分 别 作 用 时, 试 求 输 入 轴 A与 输 出 轴B 的 传 动 比iAB。

194. 如 图 所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195.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z1'z2z2'z3z520,z440,n110 r/min。 试:

(1) 计 算 该 轮 系 的 自 由 度( 如 有 复 合 铰 链, 局 部 自 由 度 或 虚 约 束 时 予 以 指 出);

(2) 为 使 轮 3 的 转 动 方 向 与 轮1 的 转 动 方 向 相 反, 并 以5 r/min 的 速 度 转 动, 问 齿 数z5' 应 为 多 少?

196. 如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13,z252,z2'z420,

z4'21,z5z645, z6'36,z754。 齿 轮1、2、2‘、3 模 数 相 同; 齿 轮4、4’、5、

6 模 数 相 同。 试 问: (1)z3? (2)i17?

197. 在 图 示 轮 系 中,A 为 输 入 轴,B 为 输 出 轴, 设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

z112,z251, z376,z449, z512,z673。 求:

(1) 传 动 比iAB;

(2) 齿 轮1、2、3 和4、5、6 是 标 准 齿 轮 还 是 非 标 准 齿 轮, 何 故?

198. 已 知 图 示 轮 系 的 各 轮 齿 数 为

z113,z252,z2'20,z385,

轮1、3、z445,z5z5'11, z648,z6'18,z736, 并 知 各 对 齿 轮 模 数 都 相 等。

4、6 及6‘ 轴 线 重 合。 齿 轮1 转 向 如 图 示。

(1) 分 析 该 轮 系 由 哪 几 个 基 本 轮 系 组 成 的? 并 指 出 都 属 于 什 么 轮 系; (2) 计 算 各 基 本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和 总 传 动 比 i17。

(3) 画 出 轮3、6、7 的 转 向;

(4) 确 定 各 对 齿 轮 的 传 动 类 型。( 哪 些 可 采 用 标 准 传 动, 哪 些 要 采 用 变 位 传 动, 宜 采 用 什 么 变 位 传 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