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ial Internet Realizes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Overview of Cross-border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产业互联网实现产业深度融合——纵观不同产业的跨界重构
编辑/高琪
产业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把相关的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各个产业全部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将不同产业高度融合,重组产业生态。这一新型的产业生态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产业互联网高端对话\"整理成文。
让我们携手业内大咖,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变革这一研讨方向,通过实践案例,发现在互联网环境下各企业如何转变生产组织形式,不同的观点向着同一目标相互碰撞,又会产生怎么样的新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共创产业智慧新时代》
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
腾讯研究院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政务、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数字化规模不断增长,并且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在这个过程中腾讯也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安全等多方面的技术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技术上腾讯将开放技术中台,帮助产业伙伴定制智慧工具,让他们能够用好新的技术,更好的实现智能化的升级。
例如在工业领域,腾讯与中国商飞(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助力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在大飞机的制作中需要大量使用超声波的技术,对于复合材料的零部件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测。在过去,这种检测耗时耗力,高水平的检测人员也比较稀缺,我们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在中国商飞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AI助手,将原来需要四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人工检测工作压缩到16秒就能完成。除了AI技术,腾讯还和中国商飞在物联网等多个前沿领域深度合作,这样的探索也让我们对于信息技术与航空工业的融合有了更多的理解。
其次,在助力产业化升级的过程中,发现数据的连接、互通、分析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例如在零售领域,过去企业和用户的连接非常薄
弱,企业并不知道用户是谁,营销精准度也不够,在商品售出、使用过程也很难与用户产生更多的互动。2018年世界杯期间,蒙牛发起了一场“现金红包”的营销活动,我们通过一物一码的“优码”能力,将分散的消费者与蒙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用户管理链路。同时,我们还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用户的营销方案,帮助蒙牛节省了一千多万的营销资金。目前,腾讯优码已经连接超过30亿件商品,平均为营销活动带来了15%的ROI的提升,节约营销资金超过3亿。我们也期待这种数据连接与分析的能力能够帮助到更多合作伙伴,让他们更懂用户。
最后,腾讯正努力地推动行业人才的建设,为产业互联网的未来储备人才。
随着数字产业融合越来越深,行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到2025年缺口将达到950万,人才问题的挑战需要我们各方共同去应对。
如果说过去消费互联网帮助我们推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让每个消费者都拥有便捷的智慧生活,那么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将彻底迈进这道大门,迎来经济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
DIGITAL FRONTIER9
《产业互联网助力数字化转型》
SAP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
基础的科研、教育、先进制造、工业、实体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应对不同的挑战意义非凡。回到实体,回到中国经济的核心——制造业,产业互联网应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将会推动什么样的转型和升级。
第一个变化
产业互联网或者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会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什么是大规模定制?理论上,如果不考虑成本、交付周期,任何的商品都可以定制。大规模定制是在成本没有发生变化和交货周期没有延长的情况之下,如何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SAP与奥迪合作,在匈牙利建立的奥迪电动汽车工厂,他们第一次实现模块化式的生产是在车间内用自动化的加工导来替代传统的流水线,无人驾驶的AGV的车运输着待加工车辆往返于不同的加工导之间,通过这样任意组合来实现不同的生产流程。与此同时,对于关键线零部件他们采取无人机空投,实现无人化工厂。所有不同的工艺,数万种零部件的组合,如此庞大的计算,背后都是由人工智能来支撑。在模块化生产之后,他们不仅仅能够通过模块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出不同的车辆来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在产品的配置大幅提升的基础之上,生产的效率仍然提高了20%,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完全能够实现汽车的个性化定制。
第二个变化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也会改变工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制造产品到向提供服务来转型。
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今天全球大多数的工程机械是由中国企业制造的,但是我们看到今天中国的工程企业服务收入占比只有15%,美日欧已经超过50%,服务收入占比对于一个工业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服务收入占比越高不仅仅我们利润、盈利能力越高,更重要的是抗风险能力越高,当经济下滑、销量下滑的时候服务收入会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以风机为例,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国企业领先,维斯塔斯2016年服务收入超过了56%,而国内领先的风机制造商服务收入只有13.8%。为什么说维斯塔斯可以实现这样的收入?在2016年的时候维斯塔斯它的服务收入就超过了销售风机的收入。
第三个变化
制造业转型的趋势是由集中式制造向分布式制造,而工业互联网也会彻底改变产业的形态。
什么是集中式制造?以汽车组装为例,把所有零部件从全球各地通过物流方式运送到组装车间进行集中组装,但是其中有一点大家没有意识到,如今中国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
总时间成本的30%。虽然集中式制造,大规模制造效率非常高,但是对于交货期,对于物流周期而言依然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分布式制造?分布式制造顾名思义,我们是在当地完成制造,不需要把所有零部件运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而在靠近客户的地方当地完成生产。为什么我们可以实现分布式制造?最重要的因素是在于3D打印在过去几年取得的突飞猛进的进展。在两年前能够被使用打印的3D材料在900多种,但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通过人工智能研发3D打印材料,在未来3年可能能够用于3D打印材料将超过万种,如今在美国硅谷已经可以通过3D打印打印出电动汽车外壳,甚至可以打印人体器官, 3D打印将会影响到方方面面,但同样3D打印也将彻底影响制造的形态。
例如UPS是全美非常大的一家物流公司,它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它有非常多的用户在全美各地快递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交付周期很长,制造成本也很高,所以它开始在美国试验性的建了170个3D打印工厂,这些工厂靠近有大量零部件采购的终端客户,它为这些终端客户提供3D打印零部件供应。意味着我们每次更换零部件需要通过原厂生产然后再物流配送,只需要在离自己几公里的3D工厂,我们不需要准备任何库存,完全根据实际订单,实际需要,完全实时打印和设计,更重要因为没有物流成本,产品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现在,UPS已经开始规划未来几年在全美建3000个3D打印工厂,我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动,能够用于3D打印的材料越来越多,分布式制造将会彻底的影响和改变今天制造业的形态。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甚至对全球制造业的深刻影响,将会彻底改变制造业的形态,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从以制造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从集中式制造到分布式制造。
10数字前沿
《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军
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所有的信息来自于数据的表达。数据又具有不断地开发、增值和应用特征,数据需要共享才能使它发挥最大效应。我们认为在信息化之后的数据时代,原有的信息化的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数据时代的基础设施,新的时代我们希望以数据为核心运用,新的基础设施对于数据的运用发展和推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数联,中电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电科)提出数据归心概念,使它能够进行有效整合、聚集。众联,在数联基础上,众联就是通过链接,通过开放平台,使各方面力量能够集中,能够链接,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众人参与,众人互联,众人推动的格局。
首先,中电科构造了一个框架,打牢共用,这是基础,基础部分有物联网、网络安全、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新一代基础设施最基础部分,也就是共用部分。其次,整合通用,基于云、网把数据整合,把数据描述清楚,给予一个精准的定义和描述,使它形成交换和共享。最后,开放应用,开放平台,一是数据平台,二是整合平台,这两个平台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于各行各业,开放是基于这两个平台下各种应用的结合来支撑整个应用。
打牢共用是连接时空万物,中电科很早就给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构造中国的天地一体网,中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中电科牵头在论证,已经获得中央批准,这个网我们希望把天基、地基、海基三个要素互联,基于这三个互联服务于万物互联,服务于生产环节各个方面。在部署过程中,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安全是一个根本。打牢共用部分提出连接时空万物的数据,根据物联网数据,在产业互联网和产业发展过程中传感器积累的物联网数据,基于物联网的数据,政务数据,社会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有序的,可用的,有价值的数据,这方面关键一点是数据要量化,要有解析,它要能够被识别,能够被应用。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开放物联网的体系,是解决物体描述,物体使用的根本问题。在打牢共用基础上,基于两个平台,基于各种应用,就是整合通用,
中电科基于自身内部九朵云打造了电科云,电科云定位是面向军队应用特定行业,就提出了自主云、安全云和云上云的概念,确保基于云上数据传输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在整合通用过程中一再强调数据描述过程中它的共享性,数据很多,要提供可用数据之间的交换,中电科从自身平台打造建立一个国家大数据交换平台。基于这样的理念,开放应用,提供智慧服务。
基于两个平台的开放应用,我们希望在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个是基于区域的城市应用,一个是基于工业部门的应用,还有基于行业的应用。中电科和上海市政府大力合作,推出新型城域网,就是基于基础设施,我们提的物联基础设施网之下的新型智慧城市运用结构,这个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大面积在长三角地区来实现,作为基础设施平台支撑数据互通互用和共享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建立城市实验室,城市实验室不是传统当中认为的科研性实验室,而是把整个城市区域和我们的理念,在城市范围内给予实践,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总结经验,和各个方面形成互动,基于我们的智慧城市运用的理念给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一些成果,提供推广可借鉴的模式。
开放应用方面,除了技术开放之外,还非常强调提供智慧服务,也就是说提供创新合作的服务,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也发起了基于联合创新,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比如说联合基金,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来针对数据应用提供一些联合创新,同时对创新成果不断的完善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另一方面,基于基础设施,我们现在和工业部门,包括我们自身的产业,我们有46个研究所,有十几个企业,我们本身承担大量的制造功能,我们自身也基于这个平台运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也就是说支撑生产、制造各个环节。在支撑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工业生产、研发、制造、销售各个环节,来助推产业升级。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进一步把这样的经验积累下来,希望通过新的基础设施支撑数据整合应用,开放应用,来实现产业不断升级。
《深科技&互联网行业成功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法国欧铂达纳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Fadwa Sube
超级链接是一个重要趋势。我们的数据增长是以前的10倍,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很快就会变成300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数据的多样性和数据变化的接受度。计算机性能现在是前所未有的强大,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我们看到这些技术的发展,它们对于传统产业,比如服务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无处不在,量子学习、高性能计算在全球的覆盖范围非常巨大,但安全问题和信任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在网络连接的安全,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这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对于下一代的发展,来自光子、量子计算,因为光子可以分析和改变物质,可以传输信息,进行信息加密。最后,我们还致力于帮助行业解决一些重要问题,推动行业发展,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挑战高效的数据流动性,同时还要优化数据,让我们每天的生活所产生的数据都是可持续的。例如在法国的城市中,LT云平台,我们和36个区进行合作,已经用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这是通过国际合作成功的案例。
希望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分享,互相借鉴,并且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例如在中国的法国梦想城的项目,欧铂达纳和CCT机构合作开发IOT的建设,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法国歌剧村,它是一个深度科技的平台,同时还有人工智能的酒店,线上和线下不同的零售体验区、体育体验、生活方式体验、文化体验、艺术体验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这样一个深度技术村都可以得到展现。除此之外,我们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运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让法国和中国的人才可以在这里共同的以长久合作的方式去探索在这样的一个村庄用新的技术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的模型。
DIGITAL FRONTIER13
14数字前沿
《产业互联网的演变与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
我们认为互联网演进的逻辑,消费互联网已经很拥挤了,很多大公司,国内的腾讯、阿里、百度、京东,国外的Facebook、亚马逊、Google、微软都是,它为消费提供服务。我们注意到2008年国内有一次争论,百度在做电商,淘宝刚刚起步,所以当时在投资人里做一个选择,淘宝做电商更有力还是百度做电商更有力,百度电商销声匿迹,淘宝如日中天。2008年可不是这个判断,大家觉得百度如日中天,百度有大量流量,买东西不是要搜索吗?搜索的话自然去百度买了。为什么会到淘宝买呢?所以入口深入人心。在中国搜索公司没有做成电商业务。
同样我们也关注到大洋彼岸,Google公司也没有搞定电商业务,所以我们就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搜索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没有向购物、电商发展呢?而给电商公司机会,这个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今天就来揭示答案。中轴是链接关系,横轴是服务关系,在消费互联网领域链接重要性大于服务的重要性,链接比服务更重要。比如现在要买一张机票或者电影票,
我们在微信里面就直接买了,就没有必要下载APP买。但是,什么叫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领域里面更具先导优势,或者说产业互联网里面服务要大于链接,这是一个基本的观点。我们认为真正在做实业的公司,加上互联网的思维,能够重塑这个产业。
过去链接的模式是什么?在过去消费互联网时代,链接更多是横向链接,是跨行业的,什么东西都卖,但是未来链接的趋势是一个行业的重度垂直,从一个行业的生产、流通、消费、交易各个环节垂直打通,这是未来链接的方式。在这个链接方式里面占主导作用的是服务,所以未来每一个领域都会出现像阿里这样的公司,垂直整合,这里面所有的服务它都能够完成。所以说过去我们是消费端横向扩张,呈电商巨无霸的方式,未来是纵向垂直整合,也就是说每个行业都可能出现巨头,都有可能出现产业互联网的巨头。从生产端开始对接互联网形成供给侧优势,进而整合、流通、交易三要素。
比如大家熟知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围魏救赵是一
个经典案例,这个案例突破了什么?它在哪些方面有巨大突破?它带给我们管理上的其实,产业经营的其实是什么?过去的战场就像今天的会场一样,彼此能够看得见,大家都可以拿着刀互砍,敲鼓就进攻,敲锣就撤退了,在战国时代是这样的。但是围魏救赵,我们看到它首次把三个国家当成一个整体战场看待,把赵国、魏国、齐国三个国家看成一个整体大战场,调动所有战争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由几个战役构成一个大的战场,这是战争空间上的突破。
产业互联网突破在什么地方?现在我们关注的重心是不同的相关行业,不同的公司合在一起该如何整体发展的问题。谁能把这个问题解决,谁就能够在未来扼住产业互联网的咽喉,就站在统治者的地位上,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生态运营模式,在这个管理体系里面就是第四个战略层级里面。我们所有商学院的课程讲的所有战略理论都是前三层,
我们现在根据企业的实践,找到了低四层企业战略目标,从链接来看它打破了原来的方式,把不同行业,不同要素都连在一起,但是要素不是它的,但是把不同要素都连在一起,这是未来的模式。
我们提出数字生态,我们认为产业、科技、金融这三方借助大数据,借助产业互联网有高度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组织类型,这个组织类型我们就称之为数字生态。事实上当我们看到一个生态形成的时候它是一个组织的概念,是一个虚拟的集团,不是一个公司胜似一个公司,这样的公司怎么管?组织又怎么发展?这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根本的命题,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这样一个数字生态它包含了什么东西。三个要素,生产性的服务业,EOP和产业,把这三个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叫数字生态,我们始终讲整体论,中国最擅长的理论是整体论,西方更强调还原论,加一起就是系统论。把不同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时候看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怎么发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到什么时候能够把一个虚拟的生态看成一个组织呢?或者看成一个经济体呢?什么情况下可以是一个生态,是一个组织了。这个问题我们有答案,我们可以从一个生态中主要的商品来理解。拿猪联网公司来理解,猪数字化以后我们怎么理解?数字化的猪意味着什么?大数据和猪结合以后怎么看待猪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个观点,一头猪就是四条腿的钞票,面值两千元。当我们这样看这个产品的时候,就得到一个升华,既然猪成了钞票,那养猪场是什么?不就是变成储蓄所了吗?那么多储蓄所连在一起,养猪行业和金融是什么关系呢?同行关系了。那如果这样看问题,这时候我们对生态的理解就上升了一层。那么,当金融业、物流业、通信业、养殖业、加工业、制造业合在一起时,怎样将他们看成一个生态或者组织的呢?就是主要的流通商品能作为货币看待,能作为一般等价物看待,那这个新型的经济体就形成了。借此我们就提出了判断标准,它的主产品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标的整个产业经济总量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个经济体,相当于把一头猪看成钞票一样,为什么这样讲?大家可以看结算过程,为什么美元和石油绑定,为什么美元用石油结算?是一样的。
在数字生态里面,养猪的拿猪来结算,没有大数据的时候这一条是行不通的,做不到的,所以结算体系奠定了生态里面核心要素,一旦生态里面的主产品可以当一般等价物看待的时候这个数字生态就形成了,新的组织体就产生了。重点谈一个概念,EOP是什么意思?E是Ecological,O是operation,P是platform,就是生态的运营平台。换句话说我们刚刚讲的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之所以能看成一个总体,就是它们运行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上。我们的跨度可能更广,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服务业更重要的是金融、通信、物流、交易市场,细分到每个行业还有它的行业特征不同的专业性的服务业。
理解了这个之后,那怎么看待数字生态?中国的经济研究,宏观的主题是货币现象,国际汇率,微观上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中观上研究什么?实际上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定义。我们讲数字经济,我经常问一个问题,我说数字经济它的基本单元是什么?譬如说关注农业的时候我们关注一块块的农田,我们研究工业的时候我们关注一个个的工厂,工厂又是工业里面的基本单元。如果数字经济时代还是把农田、工厂当基本单元那我们是不是没有抓住核心?我们前期提出了数字生态概念,我们就发现数字生态就是数字经济的基本单元,它不能再分了,为什么?再分之后效率就会下降,成本就会上升,是人为割裂了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人为割裂了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而且它是一个有机的经济体,和一般等价物合在一起,它不可以再分,所以数字生态是数字经济的最小单元或者基本单元。但是微观层面,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理解,数字生态可能就是企业经营的顶层战略,所有企业要么构成生态,要么是生态中的一员,没有外生的生态企业。比如我们现在讲中美贸易战,我们操作系统一直没有做出来,不是技术难,而是构建操作系统生态难,在技术上院校、企业都做了很大储备,而且也面临改革换代契机,关键是生态难以构建。所以数字生态是作为数字经济的基本单元看待,是作为企业的顶层战略看待,是提出的一个中观研究对象。
DIGITAL FRONTIER17
我们认为数字生态是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之后形成的基本经济形式,数字生态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承载单元,同时强化市场机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确保宏观调控有度,将会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很多数字生态合在一块它的重要性又变成什么?不同生态之间又怎么连接?这时候我们看到服务业的优势地位,看到了数据的核心价值,没有数据就没有办法打通数据和生态与生态之间的连接。再放大一步看,当一个一个复合生态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整个数字经济的全貌,不同数字生态构成了复合数字经济。我们确实通过对中国自己企业的实践,找到了中国企业和互联网、大数据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也找到了路径和方法融合之后形成的新的体系是什么,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是什么。这个事情到底在实践中有没有效,还需要检验,我们根据企业家的实践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我们的这个观点。
小结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生活。德国和美国先后提出了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并开始实践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人口红利趋近结束,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接近饱和状态,产业互联网成为新蓝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