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军 朱行舟
【摘要】名师工作室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及教学专业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载体,依托于名师工作室建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对于师资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名师工作室可以推动教师在共同体中一起实践、不断反思并实现创新,从而发挥示范及引领作用,形成广泛影响,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帮助教师形成教学特色,进而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构实践
名师工作室是在相关教育部门的推动和指导下,以名师本人姓名及其教学特色命名的教师工作机构,由同一专业领域及相近专业领域的多位优秀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名师工作室主要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促进其他教师向名师学习,二是培养新的名师。作为学习研究型组织和新时期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师资力量建设模式,名师工作室具有促进教师共同展开课程开发、共同进行科研探讨、共同设计教学活动、共同参与教学培训、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等多项职能,发挥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综合素质提高、实现教学水平进步等重要作用。
从上述关于“名师工作室”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认识出发,本文主要分析基于名师工作室建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之必要性,并探讨建构以名师工作室为支撑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力求为建构依托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策略。 一、建构以名师工作室为支撑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价值分析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创新教师研修方式,增强教师教研实效
过去教师的研修方式主要为“自我研修”,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进行研修。受限于教师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及实际学习、研修水平,这种研修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效果较差,很难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修结论。基于名师工作室建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能够创新教师研修方式,推动教师由“自我研修”走上“共同研修”之路,众多骨干教师共同围绕某一研修话题,自主搜集并展开独立思考,以此获得个性化见解,然后通过交换意见、积极分享、交流讨论的方式,得出具体研修结论,并将这一结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初步实验,随后根据实验结果共同完善结论,进而增强教师教研实效。
(三)创设良好文化氛围,促成相互分享交流
作为一种研究型学习组织,名师工作室支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教师的学习活动和教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即互帮互助、友好交流、积极分享的文化氛围。针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教学问题,教师个体不再以“单打独斗”的方式思考解决方案,而是在名师和其他教师的支持下对该问题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并收获来自他人的宝贵经验和先进教学理念,从而完成自我迭代与自我升级,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有待提升的空间,根据同伴的反馈调整和改进自身教学行为,以此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结合,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教学理论。
(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培养教师自我认同
过去教师以个体为单位来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不仅难以解决实践问题,还容易对教育事业失去兴趣。在基于名师工作室建构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教师找到了拥有共同教育使命的教育事业伙伴,因此对
于教育工作的热情重新得到激发,内心的情感诉求有了表达对象,在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进而提高自信心、收获成就感,从而拥有不断提升自我、长期参与专业发展的工作动力。 二、依托于名师工作室建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重视名师角色,发挥名师作用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形象代言人及组织核心,名师在名师工作室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中的引领作用。
1.发挥引领者作用。名师应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中的引领者,其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学术水平的领先上,还应体现在自身行为习惯的示范性上。为此,名师应充分认识自身作为引领者对于其他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规范自身行为习惯,从而建立起在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中的威信,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
2.发挥助推力作用。名师应成为其他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力,一方面,应以专业经验和专业素养直接帮助其他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比如帮助他们完成论文选题策划,在其他教师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则应将自己拥有的专业资源与其他教师分享,加大对其他教师教学活动的支撑力度。
(二)开展主题研习,打造发展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各项活动的开展均围绕着某一具体的研究主题而进行,因此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实践,需要精心确定研究主题。应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出发,通过分析问题得出初步主题,然后再对这些主题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投票,选出最符合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整体教学需求的主题作为本阶段的研究主题,然后为此主
题制定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期望通过研究得到的结论等,最后对这一主题研究进行分工,确定不同教师在主题研究中的具体职责。通过共同完成主题研究,教师就形成了对于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定期就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研究主题完成共同研究,并开展与此研究相关的培训工作,为教师打造实现自身发展的专业平台,以此促使他们产生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长期动力。主题培训应以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为核心,推动他们在参与主题研究和培训的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方法。
(三)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持续发展
1.完善学习制度。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不应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而应以完善的学习制度对参与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保证他们严格遵守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具体规则,以此提高学习活动和教研活动的规范性。
2.完善激励制度。既然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那么就必须观察、分析教师在参与专业发展共同体后的进步,并以完善的激励制度驱策教师持续实现专业发展。为此,应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并推动评价标准多元化,从多个角度衡量教师在参与名师工作室后的进步情况,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收获成就感。
(四)引入信息技术,推动模式创新
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形成“互联网+名师工作室”的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构模式。为此,应提高参与教师的信息素养,推动他们使用互联网完成在线交流和在线教研,利用互联网实时在线共享信息的优势,减少参与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成本,并进一步提高各参与教师的合作水平,增强他们之间的交互性。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构,
还能利用当前互联网上的各类优秀教学资源,展开相应的教学分析,进而丰富教研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名师工作室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可以有效建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此,应充分认识到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研方式创新、创造教师间良好交流互动氛围、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发挥名师作用、开展主题研究培训、完善相应制度及引入信息技术等实践路径来完成这一建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