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油水含量测定标准中采用水的密度值的建议
摘 要:GB/T8929《原油水含量测定(蒸馏法)》关于水的密度取值进行了研讨,比较了密度取值对原油水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修改了标准中的水含量计算公式,并对油田原油内部计量和外销计量时水的密度取值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标准 密度 原油 水含量
一、问题的提出
在GB/T8929《原油水含量测定(蒸馏法)》中,尽管没有明确规定水的密度必须按照1g/cm3取值,只是以“注”的形式说明“水在室温的密度可以视为1g/cm3”,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外销计量还是井口和厂矿计量,几乎没有不把水的密度值当作1g/cm3来计算原油储量、产量或商品量的。因为大家对水的密度值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还能给油田计量工作带来诸多方便。随着储量预报、开发设计、原油计量等各项工作对原油含水测定的要求越来越高,除对人员、设备、环境、制度的要求更加严格外,还必须考虑到所含水的真实密度值与实际使用值的差值对原油水含量测定的综合误差的影响。
二、对比计算
对于任何一个实验室而言,接收器和称重天平等带来的器具误差、环境误差以及人员误差都是相对固定的,我们可以设定为某一个常数。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假定上述三种误差对原油水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均为零,只考虑水的密度对原油水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以塔里木油田的实际情况为例。塔里木油田现在年产原油约500×103t,油田综合含水约为51%,油田地层水矿化度约2×105,地层水密度约为1.11g/cm3。
对井口和厂矿计量而言,按照GB/T8929《原油水含量测定(蒸馏法)》中的规定,假定采用水的密度为1g/cm3时原油水含量的测量值为50.96%。我们现在采取反推的办法进行粗略的计算,称取试样5.2g进行完全蒸馏,游离水和乳化水中的盐分留在了油里,那么接受器中水的体积应该是5.2×50.96%=2.65ml,而试样中所含水的真实质量(忽略盐的体积)应该是2.65×1.11=2.9415g,试样中水含量的真实质量比为56.58%。显然,油中真实的水含量与我们使用的水含量相比高出了10%。可见,水的密度取值对原油水含量测定的影响相当之大,其实这也是油田内部计量存在较大输差的主要原因。
对于外销计量而言,由于原油经过严格地脱水处理,绝大多数的水及其水中的盐被脱掉,所以,当化验水含量时,水的密度取值对水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下游企业来讲,采用实际的水的密度值,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假如一家下游企业年采购原油1000×103t,原油综合含水0.1%,全年扣水就是1×103t,若水的密度取值为1.1g/cm3,那么实际应
该扣水1.1×103t,相差1000t。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含水、采购数量以及水的密度值不同,管理的效益也不一样。
推广应为了给工程地质技术人员提供准确的测算依据,我们对GB/T8929《原油水含量测定(蒸馏法)》中水含量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改,并且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在全油田予以推广应用。下面提示性地介绍一下水含量测定的方法及计算公式,实验步骤与GB/T8929《原油水含量测定(蒸馏法)》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三、测定方法
不含游离水的试样的水含量测定按GB/T8929《原油水含量测定(蒸馏法)》执行;含游离水的试样先用分液漏斗将游离水分离出来,测量游离水的体积并称出游离水的质量,计算出试样中游离水的密度,分离游离水后的试样的乳化水含量测定按GB/T8929《原油水含量测定(蒸馏法)》执行,然后通过合并计算求得原油中水的质量百分含量。
乳化水在室温的密度用该试样游离水的密度替代;不含游离水的试样其乳化水的密度用该油田该层系地层水的密度替代。
四、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减小油田内部原油计量输差,建议各油田做原油含水化验时采用水的真实密度值进行计算;但是作为商品交接计量,为了确保公正、公平、合理地交易,建议交接计量双方应该平等协商,共同确定是否选择供方油田合适的地层水密度作为交接计量时所采用的水的密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