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范文五篇精选
本文是关于项目建议书范文五篇精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 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建议人:
日期:
项目建议书范文五篇精选(三)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名称
1、项目名称: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培训中心
2、承办单位: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
3、项目负责人:程途
4、学校简介:
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创建于1983年,4月,学校校园占地124006.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11987平方米。拥有多功能教室2个,图书室1个 ,牧医专业实训室1个、电子电工实训室1个、家电维修实训室1个、制药实训室1个、体育健身房1个、书画室1个、琴房3个、语音室1个、阶梯教室1个、计算机室4个、幼教专业舞蹈室2个、录播室1个。各类设备价值400余万元,各类设备300余台(套),各类图书资料 3万余册。
学校设有农林、制药、园艺、畜牧、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汽修、学前教育、电子电工、机械制造技术应用等专业。其中电子电工、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为我们学校的骨干专业,学生来自安顺市各个县区乡镇。学校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70名,研究生1名, 中高级职称教师40名,占专业教师总数54%,执证上岗率100%。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重视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每个专业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实训(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也初具规模。学校始终坚持一手抓教育质量和专业调整,一手抓就业市场培育,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扩大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形象逐年上升。是校是一所省级示范职业高中。
(二)项目概况
1、建设背景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的形式下,我区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区是劳动资源大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国发 [20xx]2号文件精神及区政府的教育规划,学校总体发展是到20xx年在校生学历教育人数将由目前的300余人增至500余人,通过职业教育为农民致富作出贡献。
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地处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农业人口众多,按照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全区每年九千多初中毕业生近一半要到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这给我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剩余劳动力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未能升入高校深造的学生也年复一年地加入其中,他们缺乏一技之长,出门很难就业。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学有一技之长并以之养家立业,将是他们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路。
目前学校亟待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生源问题,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和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提高,招生人数越来越多,教学整体规模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二学生公寓、培训中心、教师住房、学校食堂、招待所、通往学校的道路建设急需解决。三是学校专业齐较多,各个专业建设都需要增加设施。四是专业实训室少,缺少校外实训基地。五是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的目标,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急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于西秀区高级职业技术中学校园内。该校园位于西秀区宁谷镇,占地186亩。
3、建设内容和规模
(1)新建一栋五层培训中心大楼,总占地面积近5亩,拟建建筑基底面积1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一楼为办公室、接待室;二楼为培训专用教室;三楼为多功能教室;四楼为普通教室;五为陈列室及会议室。
(2)新建一栋3层楼的学生公寓,总占地面积近3亩,拟建建筑基底面积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3)新建一栋2层楼的学生食堂,总占地面积近2亩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6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一楼为餐厅及食品加工操作间;二楼办公室、储藏室、职工生活住房。
(4)新建一栋5楼的教师宿舍。总占地面积近3亩之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6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
(5)新建一栋3层楼的招待所。总占地面积近2亩之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5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其中一楼为办公室及餐厅、二、三楼为客房。
(6)通往学校的道路。改扩建道路总长度约1千米。
4、规划设计方案
(1)建筑设计总体规划及设计原则
A、符合学校总体规划,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B、创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和一流的实验实训空间。
C、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并解决好噪音、风向、日照等技术问题。
D、营造不同空间环境个性,采用动静有别、大小有致的建筑格局,争取最大的环境效益。
E、立面设计立足于简洁大方、美观,内部空间布置力求功能齐全合理、具有超前性和示范性。
(2)建筑结构选型
本项目为多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钢材选用优质HpB235级钢、HRB335级钢,砼和砖石材料均为标准环保节能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建材。
5、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拟在20个月内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和建设内容,具体安排如下:本项目计划于20xx年4月至6月底完成前期审批,20xx年7-10月底前完成项目初设、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及办理开工手续,20xx年11月开工建设并购置设备,土建施工期12个月,计划20xx年11
月竣工,12月份验收并投入使用,项目建设期20个月。
第二章 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发展规划分析
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我省属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落实国发[20xx]2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明确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力争达到普高、职高生比为1:1的目标。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认真落实国发[20xx]2号文件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依法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二)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职教中心建设的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安顺市西秀区关于职教中心建设的有关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单位符合拟建项目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建设规模
(一)新建一栋五层培训中心大楼,总占地面积近5亩,拟建建筑基底面积1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一楼为办公室、接待室;二楼为培训专用教室;三楼为多功能教室;四楼为普通教室;五为陈列室及会议室。
(二)新建一栋3层楼的学生公寓,总占地面积近3亩,拟建建筑基底面积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三)新建一栋2层楼的学生食堂,总占地面积近2亩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6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一楼为餐厅及食品加工操作间;二楼办公室、储藏室、职工生活住房。
(四)新建一栋5楼的教师宿舍。总占地面积近3亩之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6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
(五)新建一栋3层楼的招待所。总占地面积近2亩之多,拟建建筑基底面积5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其中一楼为办公室及餐厅、二、三楼为客房。
(六)通往学校的道路。改扩建道路总长度约1千米。
第四章、项目工程方案
拟建培训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宿舍、招待所均为框架结构。
(一)结构设计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等有关规范、标准执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20xx年版);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xx;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附条文说明】(含08局部修订)(08-14);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xx0-20xx;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xx。
7、抗震设防:根据中国震动系数设防图,贵州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二)建筑结构选型
本项目为多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钢材选用优质HpB235级钢、HRB335级钢,砼和
砖石材料均为标准环保节能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建材。
(三)主要建筑物工程一览表
项目建议书范文五篇精选(四)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规模估算
项目总投资预计为2311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111万元,培训中心6000㎡,1300元/㎡,共计780万元,学生宿舍3000㎡,1300元/㎡共计390万元,学生食堂1200㎡,1300元/㎡,共计156万元,教师宿舍3000㎡,1300元/㎡共计390万元,招待所1500㎡,1300元/㎡共计180万元;公路1千米215万元。公共设施费80万元,其他费用50万元,基本预备费30万元。不可预费40万。
(二)项目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资金由国外贷款(职业教育北投)
第六章 效益分析
近年来,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根据生源素质和用人市场需求的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以“能升学、
能就业”为承诺,以培养实用型、专业型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学校坚持一手抓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一手抓就业市场的培育,构建了“一门进、多门出”的职教模式。本项目建成后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一)项目建成后,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扩大联合办学之路,职业培训规范化、正规化、经常化,多渠道培训各种技能人才。使目前在校生人数由500人变20xx人,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建成后,学校实训条件将大大改善,通过培训中心,加强学生就业前培训及面向社会培训各类所需技能人才。
(三)项目建成后,学校职业教育更具特色,符合市场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符合就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安顺市西秀区发展规划,符合落实国发[20xx]2号文件和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要求。项目建成以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学校的育人环境将会更加人文化、规范化、科学化,将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促进全区乃至全市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本市区经济的振兴做出贡献。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势在必行。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为项目的开工建设提供大力的支持。
项目建议书范文五篇精选(五)
一、概况
1.1旅游概况
凉州是“丝绸之路”重镇,素有“五凉古都”之称,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海内外。
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景观的交汇过渡地带,东接古浪石峡,西临肃南草原,南靠祁连山脉,北抵腾格里沙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
由于其独特的干旱气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旅游景点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如:汉简、铜奔马、凉造新泉、西夏碑、古钟楼、海藏寺、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等名胜已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的重要景点。
凉州地形地貌独特,山川气候宜人。
海拔界于1020~4878米之间,由于高低差距较大,形成沙漠、绿洲、浅山、高峰四大自然景观区,为发展沙漠滑翔、探险、浅山狩猎、休闲、高山攀援、雪峰寻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昌隆湖地处凉州城西25公里处的丰乐镇昌隆村南端,湖区总面积约280亩。
湖区上端为湖泊湿地,中游建有小型水库,库区面积药180亩,下游为湖泽鱼池和果园林地。
湖谷前临平川绿野,后拥山冈丘陵,湖区内景点丰富,周围有多处文化遗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20xx年4月丰乐镇党委、政府利用昌隆湖特殊的区域优势,规划新建“昌隆湖度假村”,新建渔塘面积16675平方米,栽植垂柳、果槐、白杨、沙枣、榆树等各类风景树21000多株,同时整修了道路,初步形成休闲、娱乐、餐饮、垂钓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昌隆湖开发建设是丰乐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今日丰乐,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全镇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xx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1221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30元。
草食畜牧、商贸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迅猛发展,20xx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1888.9万元。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产业被列入丰乐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
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丰乐镇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2是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昌隆湖附*川荒滩、山岗丘陵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少年来一直被弃置,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无草、无树、生态失衡,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和治理。
该项目的建设,使昌隆村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开发了一个新的旅游景区。
1.2.3是丰乐镇改革开放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丰乐镇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镇党委、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建成以国道312线为依托,以丰乐堡街为中心,南北辐射0.7公里,东西辐射3公里的新集镇开发区。
到丰乐镇投资建设的客商和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开放的丰乐镇急需一处可供人蜜光旅游、休闲度假、洽谈生意的旅游胜地。
1.2.4是丰乐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的产业。
昌隆湖的开发建设将带动昌隆村的交通、餐饮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昌隆湖的开发、建设是丰乐镇及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致富的需要。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开发建设昌隆湖,得到了丰乐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
丰乐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对该镇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论证,认为该镇昌隆湖景区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条件独特,开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拟开发新建“丰乐镇昌隆湖度假村”,并进行了短期规划,力争在三年内生态植被得以改善,五年内把荒山、荒滩建成湖光山色、休闲、垂钓、娱乐、避暑的渡假胜地。
1.3.2.昌隆湖湖区上端为湖泊湿地,泉眼分布广,水量大,清澈透明,且水矿物质含量丰富,是饮用、洗浴的上乘产品,中游建有小型水库,是乘舟游览、潜水游泳的理想之地。
下游的鱼池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1.3.3兰新铁路、312国道横穿昌隆湖所在的丰乐镇,为到昌隆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游客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服务。
1.3.4基础条件较好。
现有的规模鱼池、昌隆湖、果园、电力设施,为度假村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均在丰乐镇修建的信息传输塔,保障了昌隆湖景区通讯畅通。
1.3.5该项目远离城镇、工厂,无任何污染,空气清新,气温适宜,是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第二章 客源市场分析
2.1昌隆湖客源预测“环城游憩带(即ReBAM)”理论是当前研究客源市场的重要方法,它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
国内ReBAM研究表明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在旅游中心城市出发的非本居民的目的地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距城市250公里半径圈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