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试验段的目的
铺筑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混合料的适应性,检查我们所采用的机械设备,能否满足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的效率;检验我们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适应性和科学性,确定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碾压遍数等;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确定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二、试验段概况
我们拟在2011年1月23日在K24+460-ZK24+649.6左幅做189.6m级配碎石下基层的试验段,该段基层设计顶宽度12.39/12.87m,厚度16cm。此路段水稳底基层,施工前经检测验收,平整度、宽度、高程、压实度、强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三、试铺段原材料来源及试验结果
试铺路段所采用的碎石、石屑均为高增料场生产。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要求如下表:
筛孔 31.5 26.5 19.0 尺寸 通过率 100 100 90 100 78 92 65 86 57 80 45 70 30 55 20 43 13 32 9 24 6 18 3 12 0 7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进场的材料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四种材料粒径分别为1#(19-31.5mm)、2#(9.5-19mm)、3#(4.75-9.5mm)、4#(0-4.75mm)四种规格材料。
试铺路段所采用的碎石、石屑产自高增碎石场,碎石的压碎值为17.1%,洛杉矶磨耗值为21.8%,混合料针片状为17.1%,细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所做液限为19%、塑性指数3。水:使用洁净不含有
1
害物质的饮用水。均符合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组合级配如下表:
筛孔 31.5 26.5 19.0 尺寸 通过率 100 98 85.2 73.8 62.7 53.2 37.7 27 22.7 15.3 11 7.8 4.6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合成集料的颗粒组成符合级配要求。
配合比采用:各种规格石料质量比为1#:2#:3#:4#=13:29:18:40,混合料最大干密度2.246g/cm,最佳含水量为6.2%。 四、 施工工艺及方法
通过试验段施工及以往施工经验,确定大面积施工采用的工艺及方法。
在级配碎石下基层施工前,应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对底基层检测验收,检测内容包括高程、平整度、压实度、强度、横坡、宽度等。检测合格后方可在其上铺筑级配碎石基层。
1、现场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按直线段10m,平曲线上5m一根桩放出水稳底基层的两侧标桩或边桩,复测底基层标高,打钢钎支架挂上钢丝,并按标高值调整钢丝的高程,作为下基层施工的纵坡基线。钢丝直径采用3mm钢丝,拉力应不小于800N,钢丝每段长200m,每次两侧4根钢丝交替使用。 2、混合料拌合
拌合场设置一台WCB600型带电脑计量装置的强制式拌和机,且配有四个料仓,设计拌和能力为每小时600t。在进行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完成后,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生产,以保证拌和质量达到规定要求。拌合质量由试验室和拌合机操作人员共同控制。拌合站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控制料斗的给料速度,控制水泵水流阀门的大小,使混合料符合配合比级配要求,其含水量比最佳含
3
2
水量略大但不大于1%,然后由试验室对混合料抽样做含水量试验,其结果反馈给拌和站,以备适时调整混合料含水量。 3、混合料运输
运输车辆在开工前,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采用15辆25t的后八轮自卸车将混合料运输运至现场,装料时各车的数量大致相等。在运输过程中混合料进行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卸料时,注意卸料速度、数量与摊铺的宽度、厚度相匹配。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做好记录。摊铺最大速度控制在2m/min,保证拌和、摊铺及压实等机械施工连续性。 4、摊 铺
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段施工机械配置主要为:摊铺配备2台DTU95摊铺机,XG6023、XS202J振动压路机各1台、MTR302胶轮压路机1台。
级配碎石摊铺时两台摊铺机并联单幅全断面摊铺。双机并联时,两机相距5--8m,摊铺机前至少应保证有4辆以上料车等候卸料,以保证连续摊铺。
下基层顶面标高控制采用两边挂钢丝,机载横坡仪调横坡方法进行控制;双机并联时,前面一台摊铺机靠钢丝一侧伸出纵坡传感器,传感器沿钢丝顶面移动,配合机载横坡仪控制摊铺层高程;后一台摊铺机两侧各伸出一纵坡传感器,一侧以钢丝为纵坡基准线走钢丝,另一侧以新铺层作基准面走滑靴。在中桩和边桩位置挂钢丝作为基准线,调整检查好基准线,检查钢丝高程,确定摊铺厚度,暂按1.30的松铺系数,即20.8cm厚。按暂定的松铺系数铺筑,在摊铺过程中测定松铺系数,摊到30m后开始碾压。待碾压完成后得出实测松铺系数,立即调整松铺系数进行摊铺。摊铺、碾压完成后压实度合格时实测高程,以确定所测松铺系数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重新调整。 5、压 实
在混合料铺筑完毕后应在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压实。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要与上道碾压相重叠,
3
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总之应遵守“先底边后高,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每段碾压段控制在20~30m的范围内。
试铺段拟采用如下两种碾压方案
初 压 机 型 XS202J 方案一 方案二 遍 数 遍 数 行 驶 速度 6、接缝处理
级配碎石基层横缝的处理,摊铺结束后,可留2-4m不进行碾压,并对端头进行人工整平。第二天摊铺时,进行人工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然后进行正常的摊铺碾压作业。 五、下基层质量控制措施要点和质量目标:
1、质量控制措施:
(1)路面基层施工前先进行底基层层检查和整形,底基层表面平整度、压实度、高程、线形及坡度等应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前将表面的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洒水湿润,洒透封层,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混合料摊铺。
(2)严格控制料源,所进场粒料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3)拌制混合料时,应按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矿料级配,配料计量准确。拌和站由技术熟练的人员专人操作,保养和维修,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拌和站的自动计量系统准确灵敏,每次开工前事先应对自动计量系统检查和调试。
(4)摊铺时要严格控制摊铺标高,保证混合料摊铺厚度和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度。
(5)在摊铺时要注意控制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保证将混合料压实至要求的压实度。操作严
4
复 压 XG6023 振动3 振动4 1.5-2.5km/h 终 压 MTR302 2 2 2km/h 静压1 静压1 1.5-2.0km/h
格按规程进行,保证碾压质量。 (6)试验资料反馈要及时准确。
(7)保证所施工的基层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和明显离析现象。
(8)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进行自检,在经质检工程师签认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2、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检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95%以上。保证所施工的路面基层压实度、平整度、纵
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等各项技术指标全部符合规范要求。 六、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和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健全和落实工程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2、施工现场内的沟、坑、水塘等边缘应设安全防护栏。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的路段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3、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特殊工程必须持有操作证上岗证作业,严禁无证上岗。
4、现场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熟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章作业。
5、进入现场的人员,服从统一指挥,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进入现场。 6、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规定,禁止值班中喝酒或酒后作业,必须做到开机前检查,停机后进行保养。
7、所有机械设备设专人操作,严禁无证上岗。
8、搅拌壁及叶桨的紧固状况应经常检查,如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9、严禁在压路机没有熄火、下无支垫三角木的情况下,进行机下检修。
5
10、压路机应停放在平坦、坚实并对交通及施工作业无防碍的地方,停放在坡道上时,前后轮应置垫三角木。
11、压路机前后轮的刮板,应保持平整良好。清除粘轮的人员应与司机密切配合,必须跟在碾轮行走的后方,要注意压路机转向。 七、环境保护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施工现场和拌合场环境保护实行专人负责制,对全体人员进行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2、弃废料严格运到指定位置堆放,对路上少量的废弃混合料定期清理。
3、施工期间,废料、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设施尽快从现场清除、拆除并运走。竣工交验后,将装备、剩余材料、垃圾和各种临时设施清理,保持现场整洁。
4、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应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防止材料沿途泄露,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采取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保持道路畅通,避免占道、阻车等现象发生。 八、文明施工措施
1、制定严格的文明施工措施,贯彻执行我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奖优罚劣。
2、材料堆放场地四周设围,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材料按类型、规格划出不同堆放区域,并设立标牌。 3、施工机械分类划区停置,停置场地适当硬化,做好排水设施。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