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关中国科学家小故事三篇

来源:六九路网
【 导语】以下是由整理的有关中国科学家⼩故事三篇,⼤家⼀起来看看吧。  1.华罗庚

  1946年,美国某⼤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数学家华罗庚为终⾝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于理论研究,⽽且⾜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治区,⽤数学解决了⼤量⽣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地质学家李四光,⽣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能物理学家张⽂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贡献。

  2.钱学森⼀⽚丹⼼向祖国

  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的成⽴。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在新中国诞⽣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的共和国贡献⾃⼰的智慧和⼒量。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是钱学森始料未及的,这位“⽆论到哪⾥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在已将科学书籍和⾃⼰的研究⼯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时,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们对中国的这位爱国学者百般恐吓,并把他关进拘留所,⼈⾝⾃由受到极太限制。整整5年时间,他⼏乎过着被软禁的⽣活。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1955年,饱受磨难归⼼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终于在这年9⽉,经过长达5年多⽃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陈嘉庚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归乡的陈嘉庚决⼼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的刁难,他坚定地表⽰:“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

  对于孙中⼭先⽣的⾰命⾏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持。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助光复福建。抗⽇战争爆发后,他⼜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和物⼒的帮助。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为抗⽇募捐的总数

  达30亿元之巨。

  在个⼈⽣活⽅⾯,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奉俭约,素⾷布⾐。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

  ⼏⼗年来,陈嘉庚以实际⾏动表达了⼀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