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
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中第二章模板工程和附录一的有关条文。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 《木结构设计规范》 ( ) 《钢结构设计规范》 ( )
粤建监字[]号颁布《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工程设计图及上级的有关文件及标准等
、工程概况
1.1 基本说明
1.1.1、 广州大学城建设项目综合信息枢纽大楼工程由广州大学城建设指
挥办公室筹建,由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设计,广州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位于广州番禺区新道镇小谷围岛综合发展区,有一层地下室,地下室面积约为,地上层,建筑物长度,宽度。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形式。
1.2 支模层概况
天面层高,属高支模模板体系,楼板厚度为,主梁截面尺寸多为×,最大梁截面尺寸为××不等,次梁截面尺寸多为×,×等。天面层四向均有外飘结构,其中东北面飘出,西北面飘出,西南面飘出,
1 / 16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东南面飘出。
西北面及东南面的支模采用钢管满堂红支撑,拟由首层开始搭设至天面支模层,搭设高度约米,西南面及东北面的支模拟采用钢管斜支撑,由十楼面开始搭设,钢管斜率约;
1.3 混凝土的输送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输送采用砼泵泵送。 1.4 现有运输条件及作业保护条件
施工现场设置塔吊两台,作材料运输使用。
、模板设计
2.1 模板系统用料说明及模板系统布置方案
1)楼板模板、梁侧模板及梁底模板均采用厚×优质建筑大夹板。 2)楼板模板厚度为,龙骨采用×,跨度控制在内,主龙骨采用φ钢管,跨度(即支撑间距)控制在内。
3)次梁模板截面在×内, 次龙骨采用×,主龙骨采用φ钢管一条,放在门式架支托上,跨度(即门式架间距)在内。
4)主梁模板截面在×内,龙骨采用×,次龙骨采用φ钢管一条,放在门式架支托上,跨度(即门式架间距)在内。
5)主梁模板截面在×内,龙骨采用×叠枋,次龙骨采用φ钢管一条,放在门式架支托上,跨度(即门式架间距)在内。
6)支撑采用门式架,楼板由标准架两个、架一个、架一个组合,并在门式架(上、下)加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梁高在×内的,由标准架两个、/架一个组合,在门式架(上、下)加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
2 / 16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梁高在×内的,由标准架一个、/架一个组合,在门式架(上、下)加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
7)矩形截面的受力木枋应竖向放置。 8)叠枋应横向叠放; 9)模板支撑体系用料质量要求
① 支撑用多功能门式脚手架配件,有交叉支撑、驳心、锁臂、可调支托以及钢管等,对折曲变形、严重锈蚀,配套不全的不能应用。
② 所有木板、木枋的规格尺寸应保证,废烂、檐边、疤节、严重扭曲开裂的不能用在受力部位。
2.2 模板系统构造及安装的技术措施
1)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 梁侧模板采用×木枋作龙骨,厚夹板压脚,二道斜支撑,梁高在以上时,加压(双钢管)Φ的穿心螺栓加固。
3) 一般采用楼面模板盖梁侧模板,且比梁侧模板凹入-。 4) 有较大集中重或施工荷载的支点应选择在门式架支顶上,或另加支撑增强。
5) 支撑宜采用先弹墨线后搭设的方法,保证沿在一直线上。 6) 每步门架均设不少于一度钢管纵横水平连杆,与竖向混凝土结构箍(顶紧)牢。
7) 钢管剪刀撑应在建筑物支撑外侧及内间≤设置,剪刀撑宽度-,角
度在-,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8) 可调底座螺杆、可调支托螺杆伸出长度按附图,但可调底座螺杆伸
3 / 16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出长度不应超过底座螺杆长度的/。可调支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支托长度的/。
9) 门架组装超过个架高的,必须加强上下(驳心与锁臂必须设置)、纵横(除钢管扫地杆外,每榀门架两内侧均设钢管水平拉杆)、交叉(双钢管剪刀撑)的联系构造,门架接头上下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垂直度控制在%,且≤。
10) 本层支撑当直接支承在(经夯实的地)面上,除做好排水措施,设置扫地杆外,每榀门架下设置木枋及垫板,垫板面积不少于。
11) 模板需按规范的要求扫脱模剂,模板的拼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要求和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的规定。
12) 设计跨度大于的梁要求起拱。
13) 模板(高支撑)体系完成后由施工员组织班组、质量检查员参加有量化的验收。
、后浇带模板构造和措施
)后浇带设在()()、()()轴上,宽度。
)后浇带的梁位置施工缝采用细目钢丝网(快易收口网)设置,用∮的焊接钢筋网加强堵截,后浇带处要留出清扫生口板;板带位置施工缝与构件轴线垂直,平面要沿直,用细目钢丝网(木枋钉碎板、快易收口网)设置。
1) 楼板钢筋安装以后,后浇带范围梁、板位置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包括楼板面筋)应加密垫好,使钢筋保证在正确的位置上。
4 / 16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 后浇带所在结构构件位置的梁、板支撑应有独立性,当楼板其他位置模板拆除时,后浇带的支撑应保留至后浇带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拆除。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间和拆除顺序(特殊支撑应详尽说明)
1)模板拆除,侧模拆除应保证混凝土边角不受损坏方可进行;而水平模板及支撑则由施工员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试压报告,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表规定,所发出的指令后执行。
2)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部荷载的承重能力,否则不能拆除该层楼板支撑,或采取合理措施增设支撑(架)。
3)模板(高支撑)的拆除顺序为:搭设模板拆除的脚手架 从梁中部开始向两端支点降下梁底支撑可调支托 拆除梁底模板 拆除梁两侧模板 拆除楼板下支撑 拆除楼板龙骨及模板 拆除脚手架 模板分类堆放整齐。
、模板安装、拆除的安全措施
1)模板(高支撑)安装、拆除方案由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 2)模板上堆放材料要均匀,要符合构件的使用荷载,泵送混凝土出料应及时分摊到其他地方,临时料堆高度不得超过。
3)模板(高支撑)安装须有稳固的脚手架防护,操作人员上落应走斜道或稳固的靠梯,高空作业无安全保护的要佩带安全带。
5 / 16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4)模板(高支撑)安装过程应保证构件的稳定性,有措施防止模板(高支撑)的倾覆。
5)模板拆除时要搭设稳固的脚手架,不许有空隙、松动或探头脚手板;临边做好防护措施,与外脚手架之间拉设安全兜底网,下方设警戒线和监护人员。
6)使用电器和机具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7)有关安全、防火、质量管理、文明施工,本方案未详之处,应执行公司和上级标准、规定。
、 模板安装示意图
支撑平面布置图
6 / 16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7 / 16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模板安装剖面图
8 / 16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计算书
、计算依据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木结构设计规范 . 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楼面模板验算 、夹板验算(): 夹板厚度 = =*
恒载:模板自重 砼板自重
合计 活载
计算简图:
×
楼板厚度= ㎡ ㎡
㎡
×= ××
=
=
计算值
木枋
φ= ω= ω
㎡ <
=
×
、龙骨验算 木枋截面尺寸
=×
< =
(满足刚度要求)
活载 '=×=
'''
9 / 16
门式架宽度='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φ= <
ω='' ω
< (满足刚度要求)
、主龙骨验算
×主龙骨
跨度\"<
×主龙骨材料性能 =
=
=
荷载计算模 板
㎡ 砼 板 ㎡ 活 载 ㎡ 合
计= ㎡
楼板骨廊传至次龙骨荷载 =××'=
支座反力=
×
\"×\"×(\")=
φ=\"
<
ω\"=\"(\")×\"×(-(\")\")= ω\"\" <
(满足刚度要求)
结构梁验算
× 梁截面尺寸
=
龙骨间距 = 次龙骨间距
、夹板验算:
夹板宽度=
夹板厚度 =
楼板厚度=
=*
恒载:模板自重 ×= ㎡ 砼梁自重 ×× ㎡ 施工活载
× ㎡ 合计
㎡
活载
计算简图:
10 / 16
加荷数目= (\")
×
木枋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φ= ω= ω
㎡ <
㎡
=
、龙骨验算
梁侧集中荷载: =××'
活载: 模板
砼梁
振动荷载 合计 ×
材料性能
<
(满足刚度要求)
计算简图
=
×
φ=
刚度验算:
×××(-)
<
11 / 16
壁厚
ω= ω
、主龙骨验算
材料性能 直径
=
<
(满足刚度要求)
计算简图
()* φ= 刚度验算:
<
加荷个数=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ω=()××(-())= ω <
(满足刚度要求)
结构梁验算
× 梁截面尺寸
=
龙骨间距 = 次龙骨间距
、夹板验算:
夹板宽度=
夹板厚度 =
楼板厚度=
=*
恒载:模板自重 ×= ㎡ 砼梁自重 ×× ㎡
施工活载
× ㎡ 合计
㎡
活载
计算简图:
㎡ φ= <
ω=
ω
< (满足刚度要求)
、龙骨验算
梁侧集中荷载: =××'
活载: 模板
砼
梁 振 动荷载 合 计 ㎡ ×
材料性能
=
计算简图
12 / 16
=
×
木枋
=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
φ=
刚度验算:
×××(-)
<
壁厚
ω= ω
、主龙骨验算
材料性能 直径
<
(满足刚度要求)
计算简图
=
()* φ= 刚度验算:
<
加荷个数=
ω=()××(-())= ω <
(满足刚度要求)
结构梁验算
梁截面尺寸
龙骨间距 = 主龙骨间距
、夹板验算:
夹板厚度 =
=*
恒载:模板自重 砼梁自重 施工活载
合计
活载
计算简图:
×梁 =
夹板宽度=
=
×
×= ×× × 13 / 16 楼板厚度=
㎡ ㎡ ㎡ ㎡
木枋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φ= ω= ω
㎡ <
㎡
=
、龙骨验算
梁侧集中荷载: =××'
活载: 模板
砼梁
振动荷载 合计 ×
材料性能
<
(满足刚度要求)
计算简图
=
×
φ=
刚度验算:
(满足刚度要求)
×××(-)
<
壁厚
ω= ω
、主龙骨验算
材料性能 直径
<
计算简图
=
14 / 16
加荷个数=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
φ= <
刚度验算:
ω=()××(-())= ω <
(满足刚度要求)
外飘结构梁验算 × 梁截面尺寸
=
龙骨间距 = 次龙骨间距
、夹板验算:
夹板宽度=
夹板厚度 =
楼板厚度=
=*
恒载:模板自重 ×=
㎡ 砼梁自重 ×× ㎡
施工活载
× ㎡ 合计
㎡
活载
计算简图:
㎡ φ= <
ω= ω
< (满足刚度要求)
、龙骨验算
梁侧集中荷载: =××'
活载: 模板
砼
梁 振 动荷载 合 计 ㎡ × 材料性能
=
计算简图
15 / 16
=
×
木枋
=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
φ=
刚度验算:
×××(-)
<
ω= ω
、主龙骨验算
材料性能
=
<
(满足刚度要求)
计算简图
()* φ= 刚度验算:
<
加荷个数=
ω=()××(-())= ω <
(满足刚度要求)
16 /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