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来源:六九路网
..。.. ..... 鬻 一 ◇ ≯。 一 — 一 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口李国科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仅局限于财务收支。目前 在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有的不查乡镇领导干部决策 及决策失误导致国家财产损失浪费,不查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 情况,不查领导干部个人使用国有资产和报销个人费用情况, 不将单位违纪问题分清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落实到领导者个 人,而是以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形式完成任务了事,致使当地党 政领导和组织部门不重视审计结果,进而也不重视这项工作。 (二)任期经济责任难以界定。一是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 “职”“责”不清。目前乡镇现行的领导体制是乡镇党委书记 在宏观上对该地区的各项工作负总责,反映的是主管责任,而 真正分管乡镇财政工作,负有直接经济责任的是乡镇长。在一 定程度上很难分清哪个负主管责任,哪个是负直接责任。这种 “职”与“责”不清的审计方式,不能真正起到加强对乡镇领 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目的。二是乡 镇集体与被审计个人的经济责任没有严格的界定标准。要界定 经济责任到底由个人或领导集体承担,在现行的乡镇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体系中比较困难。此外,对前任责任与后任责 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经济责任与 非经济责任的界定,乡镇长和书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也难以明 一高俊江 、是的原则,划清前任后任的责任、前任后任的政绩,客观真 实,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因此在评价中 必须旗帜鲜明地分清责任,既要划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又 要弄清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还要分清是客观失误还是主 观故意,真正客观地界定领导应负的责任。 (三)评价要恰如其分,慎重结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审计评价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必须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 性。不可言过其实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也不得为照顾被审 计领导干部的情绪和要求,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对查出的 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应作出准确的定性和正确的处理。审计评价 中还要充分听取被审计对象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 素的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切忌作出不切实际的审计评价, 而要坚持慎重、稳妥的原则,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 的判断,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对一时搞不清楚的问题,应当 保留意见,以保证审计评价的正确性和稳妥性。 三、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 (一)被审计单位所要作好的工作。一是建立承诺制度,明 确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对 其提供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并在承诺书 中作出陈述。有利于保护审计人员,使审计工作建立在客观、 真实、可靠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目 的。二是主动配合审计工作。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除如实向 审计人员提供有关资料外,还应积极向审计人员反映情况、提 供线索,帮助审计人员了解事实真相,作出正确判断。 (二)审计机关所要作好的工作。一是完善审计立法体系, 制定统一的审计标准。针对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新情 确做出区分。 (三)“审”与“用”脱节。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 为县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正确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实际 工作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大多是先离任、后审计的,致使这种 审计流于形式,审计成果的利用作用无从体现。一方面是审计 机关辛辛苦苦查出大量的违纪问题,另一方面是干部管理部门 无视审计结论,依然故我地使用干部,或者是被审计对象已经 提拔重用而后进行审计,形成审计结论与干部使用两脱节。 (四)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高。乡镇领导干部经 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本身的失误或其他客观原 因,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结论不实,对被审责任人任期内的经济 责任做出不恰当评价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除具有一般 审计风险外,还具有审计风险成因的独特性。这是由审计对象 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是经济责任审计“审事议人”,既要审查 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又要评价责 任人的经济责任,把对“人”的监督与对“事”的监督有机结 合起来,审计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难度更大,从而加大了 审计风险;二是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是掌握一定权 力的领导者,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的复杂化,需要大量采用专 业判断和分析性技术,如果审计人员的知识面与审计技能不适 应上述要求,就会从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风险;三是乡镇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量大、时期长, 不仅要审计本 级会计单位,还需延伸其下属单位及关联单位,所有这些都有 可能产生审计风险。 二、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一)评价要客观公正,力求具体。由于乡镇领导干部经济 责任审计评价的好坏事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因而被 况、新问题,制定较完善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 明确审计的范围、时限与方法,明确经济责任界定、评价的标 准,明确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行为准则以及违反准 则的处理处罚办法等。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 作业标准,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降低和 减少审计风险。二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 全面质量控制制度,强化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程控 制,以降低其审计风险。特别是要认真做好审计计划的审批以 及对取证材料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确保审计结果严肃可 信。三是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应积极向社 会宣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负的责任,使 社会各界对审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 (三)审计人员所要作好的工作。一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审计风 险意识和素质。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各部门单位的具体隋况,灵活 机动的运用各种审计方法,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既要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做到审计要透 彻,结论要准确,评价要全面。同时,审计机关要适时的加强审计 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派出学习、举办培训班、组织论坛等方法进 行系统的培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高理 论水平和专业知识,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二是 明确审计范围、严格审计程序。在对内部控制有充分了解的基础 上,结合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考虑审计的重点,确定审计范围。 同时要遵循国家审计署制定的有关审计程序的基本原则。要能为被 审单位所接受,程序的实施也要与审计权力相适应。三是重视内部 控制制度的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防范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键点之一。在实际工作 中,要把内部控制不存在、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的审计对象作为重点 或实施详细审计。四是审计报告要写实、写深、写透,经得起各方 面的检验。审计报告所反映的情况必须有足够的数据和事例作说 明,明确经济责任,使审计报告真实可靠。审计报告不仅要征求被 审计单位意见,还要征求审计责任人的意见,采纳合理意见,对于 不合理的意见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日 (tlE者单位:陕西省吴起县审计局) 审计者十分关注审计的评价,会提出一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审计人员决不能一味地满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要求或以感情论 功过,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评价而增大审计风险。要坚持客观公 正的原则,以审计的事实为依据,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不附 加任何主观成分,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公正的评价。 要坚持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可靠数据和客观事实, 采用写实、量化的方法给予评价。 (二)评价要实事求是,是非分明。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 事实,笼统地进行评价。必须限定在乡镇领导干部任期范围内 的经济活动,切忌增大时间跨度和本任领导工作的范围,把所 有成绩归功于一届领导的政绩来评价,或把单位存在的所有问 题都归责于一任领导而作出不切实际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 现代审计与经 008第4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69lv.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