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研究
孙拥军
(寿光市规划局,山东 寿光 262700)
摘要:
当前形势下,我国城市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碳城市模式转变为低碳城市模式。而实施低碳城市模式的发展应当立足于生活消费、产业结构、城市规划、能源与资源应用等实施有效的对策。为此,本文阐述了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的构成,以及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当前时期,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种最为严峻的挑战就是气温
升高导致的全球气候的改变。在2008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首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气候改变问题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处理。为此,国际社会也逐步地明确了气候改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要想处理气候改变这种问题,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将排放温室气体与经济增长间的联系切断,创建一种低碳发展的经济模式。下面,笔者对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1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的构成
1.1绿色规划
低碳城市建设的首要步骤是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消耗的能源会对附近的环境污染造成影响,城市规划不但要兼顾单个城市的特色,还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与城市所处的范围进行思考。一是产业规划。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应当放慢高碳产业的发展进度,实现发展质量的提升;提升准入轻工、电力、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的条件;实现不同种类企业排放指标的提升。换言之,在源头上确保城市的规划发展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合,在规划的时候向促进低碳城市的趋势发展。二是交通规划。低碳城市的交通规划能够立足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对私人交通出行数量进行控制,倘若该数量降低了,那么一定单位排放的条件之下,城市的交通会减少排放的碳;另一方面,实现私人交通方式排放碳的减少,倘若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一定,那么仅仅需要实现单位汽车碳排放的减少,那么就能够使全部城市交通排放的碳减少。综上所述,低碳城市应当提倡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
1.2绿色建筑
对于城市的能源消耗而言,确保建筑物的运行以及建筑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绿色建筑属于低碳城市的一个关键部分。绿色建筑要求不但尽可能地降低污染、保护环境、节省资源,而且要将高效、适用、健康的生活以及工作空间提供给人们。建设绿色建筑涵盖:对建筑节能进行推广,推动生产企业、设计单位、政府部门、房地产企业等针对生态社会进行交流;分析供热计量控制技术以及建筑节能评价和设计技术;在住宅建筑中应用超低能耗产品和技术、可再生能源;创建设建筑节能法规和政策等。
1.3应用新能源
对于能源危机的即将来到,全球都明确了实施开源节流的措施,一是实现能源的节省,二是实现新能源的开发。对于能源危机,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地开发与分析一些绿色能源,像是生物能、太阳能、水电和风电新工艺技术等。能够概述绿色能源为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狭义的绿色能源是可再生的能源,像是燃料电池、生物能、风能、海洋能、水能、氢能等。而广义的绿色能源是应用开发过程当中的核能、清洁煤、天然气等污染较低的能源。
2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2.1健全规划低碳城市的编制系统
针对我国的城市规划而言,低碳城市属于一种新型的思想,我国规划的低碳城市的技术框架和编制系统也处在摸索时期,这是导致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规划城牵涉到各个层次(镇域、市域、省市、区域、国家等),并且规划城乡还分为详细规划与整体规划,相对应的低碳城市规划也具备层次感,低碳规划的层次不一,编制要求、内容、目的等也存在差异性。潘海啸等立足于详细规划、整体规划、区域规划,对我国低碳城市的规划空间措施进行了分析。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涵盖低碳城市规划整体创新分析、低碳城市规划的技术和理论架构、低碳城市专门的规划创新分析、低碳城市规划制度建构与执行体系、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系统与方法技术等。想要推动我国迅速地发展低碳城市,务必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编制系统的持续健全。
2.2实现城市低碳技术产业的集聚
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根本问题是创新低碳技术。只有确保低碳技术的先进性,降低排放的碳才是有效的。这就需要对低碳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以使低碳城市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形成,体现低碳的效果,以及实现节能减排成效的增强。不管是实现清洁生产和建设绿色建筑,还是研制节能材料与应用可再生能源,都需要应用现代化的高新低碳科学技术。为此,在低碳城市的建设当中,需要注重低碳新型产业的投资与培育,统一对低碳产业集群进行发展,从而推动低碳城市迅速发展。
2.3注重调控和保护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就好比是地球之肺,有着良好的吸碳作用,能够对地球的碳循环进行有效地调控。为此,城市建设需要体现绿地的吸碳作用,科学地应用生态系统,避免建设城市过程中破坏与侵占生态系统。另外,还需要对城乡生态用地进行统筹,建构以河流水域、公园绿地、森林、防护绿地、湿地等的基本构造,实现综合效应的提升,对建设用地与生态空间进行协调,从而使低碳城市的发展实现。
2.4低碳城市发展政策法规与规范的制定
纵观纽约和丹麦等国家的案例,我们能够明确的是制定低碳政策与法律是发展低碳节能的一个关键性部分,这样能够严格地控制与约束低碳生活、生产,进而有效地规范个人、企业、区域的行为活动。我们需要对外国的一些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制定发展低碳的指标、规范、政策、法规等,以及制定碳交易平台和制定碳排放指标,激发低碳建设的热情,以使市场化的低碳要素运行,最终使低碳城市发展的最理想成果实现。
结语:
总而言之,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低碳型的经济,城市能不能在以后的时期步入发展的前列、是不是可以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城市、能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低碳时代调整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决定性要素。鉴于此,我国首先发展的低起来的城市,有责任和能力加速实施措施向新型的经济运行方式(低碳经济模式)上转变,优先发展成为低碳城市,从而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后发展的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
[1]赵慧.低碳城市内涵:基于中国实践的分析[J].未来与发展. 2014(12)
[2]张婧,周杨,杨春志,李强.中国可持续城市的研究视角与进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01)
[3]代卿.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
商业故事
BUSINESS STORY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