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泊秦淮练习及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泊秦淮》练稿 班级: 姓名:

1、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 ,号 , 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 。

与 并称“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 。 3、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子: , 。 2、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6、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7、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 8、“犹”抒发了诗人 之情。 答案

1、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3、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朦胧冷寂的极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3、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4、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这首诗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6、“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的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7、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8、“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