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营销技术人才教育培养的思考

来源:六九路网
育人惠风YUREN HUIFENG 高职营销技术人才教育培养的思考 口张 晓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营销人才培养,构建以营销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是深 化高职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高职营销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主题。按照企业需求的营销岗位群所 需的职业能力设计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模式,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展校企合作的多种渠道,是实现教学与实 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根本,是高职教育生存之本。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零距离:校企联手烹饪;运行模式 作者简介:张晓(1967--),女,山东日照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 营销。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 销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2 ̄073,课题主持人:张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l8(2013)29—0084一O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明显的 进展.但在高职营销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也面临许 多问题 一是两张皮现象突出.以企业岗位需求定 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不明确.课堂教学与实践教 “项目驱动情境化”分为“职业素养基础项目” 和“营销技术情境项目”两个阶段 其中“职业素养 基础项目”是提高市场营销行业技术人职通用技能 的职业素养基础阶段.强调教给学生营销通用的基 础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与将来灵活 就业的适应性 这样既能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打下 学、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相当突 出:二是实施过程深度不够.还未将“以就业为导向 理念”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教育只有 直接面对企业岗位的需求.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 要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能为学生将来职业岗位的发展 与变更创造良好的条件 “营销技术情境项目”是依 据营销技术岗位学习领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 实施教学 它以提高市场营销技术技能的弹性,增 强学生灵活就业的竞争力为目的。“营销技术情境 项目”是市场营销职业技能专门化实施阶段.以营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营销技术人才培养的 内容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内容选取 要培养备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就应依据企业需 要调研、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企业岗位需要设 计教育内容.依据企业岗位标准更新课程标准.依 据企业岗位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f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内容的实施 销综合职业能力和营销岗位的基本技能作为能力 培养的重点目标 其项目内容是以针对营销师职业 岗位所应具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从事营销 具体领域所需要的不同技术项目(例我院设立的汽 车营销、房地产营销、医药营销、食品营销等项目) 所需的技能.并以此作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完成 教育教学过程是塑造学生职业岗位要求的知 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育人过程,这种知识、能力、素 质结构的培养只有通过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联 项目任务的同时.也接受了专业领域的相应技术岗 位.做到“零距离”就业上岗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营销技术人才教育培 合设计.共同培养,校内与校外深度融合,才能达到 理想的效果。因此项目驱动情境化的“零距离”实施 是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教学的关键 项目驱动情境化的“零距离”实施是指在教学 养的运行机制、方法和途径 (一)运行机制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校企一体、学工三 导”的开放式运行机制,即导师、导生、导员的“三导 制”。 整体设计上.以“营销技术岗位必须的项目载体为 依托,选取学习情境,实施项目化教学”。因此,我们 1.导师制 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 把营销人才培养体系分为两大项目.即“营销职业 素养基础项目”和“营销技术技能实操项目”.并以 “项目驱动情境化”实施改革 84职教论 ̄/2013.29 承担教育学生的职责.实施导师制。具体做法如下: 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成项目团队,由专、兼职教 师联手指导。考核形式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指导、实 施团队合作效果及任务完成的成果测评 2.导生制 指在营销专业大二、三年级学生中进 行考核.选出部分优秀的导生 由大三的同学担任 导生主管,协助专、兼职教师教育引导大二学生,同 样,由大二的同学担任领班.协助专、兼职教师辅助 和引导大一的学生 导生能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 习任务、学习方法和心理困惑等。有的放矢地引导 学生学习 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先是通 过“导生”带领团队协调解决.并将解决方案总结汇 报给导师.导师做出i ̄ffr及考核 这种“梯式导生培 养机制”的良性互动,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共同提高。 3.导员制 该项措施由学院团总 ̄17J,助专业教 研室完成,本着“教”与“管”并用、“学”与“听”并行 的原则.旨在帮助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习 惯等方面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每个进入校 内实训基地的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导员跟踪.关注 和辅导他(她)各方面地成长。定期与家长沟通。 (二)运行方法 实施“校企联手烹饪” 一是“学校烹饪”环节. 主要通过以学校技能实训为主的校内营销实训和 营销情境模拟来落实:二是“企业烹饪”环节,主要 通过以企业顶岗锻炼、营销工作室来完成;三是“学 校与企业联手烹饪”.主要指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 烹饪实施的校企融合的方式 学校与企业联手“烹 饪”还可分常规式联手和协议式联手两种 常规式 联手是指将大多数企业用人需求意向纳入人才培 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即以真实企业为教学平台的 常规校企合作方式:而协议式联手则是指通过校企 签定订单协议.例我们学院与山东日百集团设立的 “El百集团营销主管预备班”.直接打造了企业所急 需的人才.效果很好 (三)运行模式(途径) 1.“文化联姻”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培养各大型 工商企业管理层和中小型企业决策层的专门人才 例如.新生一入校我们就带领学生深入合作企业. 进行职场体验,感受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联合烹 饪”的文化联姻的亮点 2.“软硬互动”模式 该模式是实现以就业为导 向、强化技能的动态合作方式。例如,山东美佳集团 与我院合作开展的“软硬互动”式运作:在软件方 面.美佳集团为我院“美佳班”学生设立助学金制 度,并实行末位10%淘汰制。这项制度极大地激励 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硬件方面。美佳集团与 我院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向学院捐赠4万元人民 币,专款用于更新学生实训设备,享受奖学金的同 学优先被企业录用 3.“模拟公司真实运作”模式 首先根据专业特 点成立营销策划模拟公司.接受来自企业的真实项 目,由师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导师把学生应掌握 的知识点揉进任务单.把教学实践环节演变为多个 连贯、真实的项目实战。导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与指 导、点评,使学生快速地学习、消化、理解所要掌握 YUREN HUIFENG育人惠风 的知识.从而将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演化成学 生能够熟练运用的专业技能 4.“五化转换”模式 “五化转换”是指项目任 务模块化、项目内容流程化、项目实施情境化、情境 模拟任务化、任务考核企业化,该模式将高职教育 中的教、学、做真正融为了一体。 一是项目任务模块化。即导师(校企双方)以营 销实践为教学载体将职业情境转化为学习项目.以 任务、项目或实践案例的形式提出问题,并提供分 析问题的可能视角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此阶段 突破了以知识逻辑学习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工作流 程组织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二是项目内容流程化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项目 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工作流程针对项目分受 单一决策一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估等六个步骤 进行,策划项目方案,制定项目计划,对项目进行任 务分解、分配以及管理。此阶段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导师发挥作用)、自我管理(导生发挥作用)、自我 学习(导员跟踪)、自我策划,获得自己的宝贵经验 和知识。 三是项目实施情境化。即不同的项目组、不同 的任务责任人针对自己的任务模拟项目情境进行 学习、调研,并与项目组成员共享自己的观点,在组 内进行研讨。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团队研讨,既培养 了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 队合作精神 四是情境模拟任务4g-, 即不同的项目组具体任 务的负责人依据自己的分配任务.在导师(指导老 师)的帮助下创设实践情境.在此情境下进行任务 操作。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下的任务操作.模拟了 社会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是任务考核企业化 即不同的项目组通过多 媒体模拟、真实项目推介的形式,汇报其项目成果。 教师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依据不同项目的行业或者 企业标准对其进行评价.以此作为学生的考核结果 三、结语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营销技术人才教育 模式迎合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的要求。成功凸显 了毕业生就业与上岗的零距离过渡 该模式将学生 学习的技能通过学校、企业、社会三方有机地融合 在一起.借助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 育资源,使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 与在企业的顶岗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教、学、 做”为一体,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黄金火.高职教育“三位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与问题探析阅.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02). [2]刘毓瑾.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初探【J】.景 德镇高专学报.2009(03). 『31成加兵.财经类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JI.市场论坛,2011(03). 责任编辑时红兵 职教论坛,2013.29 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