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体育管理的概念: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对管理客体实施计划、组
织、协调、控制、创新等职能,共同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 体育产业的概念:为社会生产和提供体育服务产品的同一类经济部门的集合。
体育事业的概念: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满足特定时期国家利益的体育需要推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行业的总称。
3. 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区别何在? 产品性质 体育事业 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属于公共产品不具备营利性特征 运行机制 体育产业 是非公共产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盈利特征 是按照由政府统一规划,各级是按照“生产—供应—需求”行政部门和相关组织统一步的经济机制运行的 骤的方式进行 目标任务和资金来源 主要由公共财政支出,为社会和公共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实主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满足不同现国家发展体育运动和为国人群的不同体育消费需要 争光的目标 组织形式 自上而下且隶属关系清晰地分散且独立的经济实体构成 行政组织系统构成
第二章 体育管理体制与发展战略
1. 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指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
度的总称。 体育体育发展战略的概念:指对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所作的谋划。
2. 体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因为不同体育管理体制下的运行机制不同,使得体育组织活
动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作用关系及其控制方式产生本质的区别。 3. 请分析政府管理型体制和社会管理型体制的特点及优缺点 特点 优点 政府管理型(又称集权型、集中型) 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管理。政府权力高度集中,计划机制起主导作用。体育工作主要采用计划、行政的方式进行宏观到微观个层面管理。各种不足 1.能够充分体现国家容易抑制社会对体育意志,能代表大多数的参与和支持,因而社会集团的利益;2.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有利于政府宏观调社会体育的发展。 控,便于整合社会资源,使之服从和服务于政府体育总目标的社会体育组织不具备实现;3.有利于推动实质性的管理功能。 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给,在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社会管理型(分权型、由各种社会组织进行分散型)
1.利于调动社会力量由于存在各社会组织参与和支持体育的积间的利益冲突,在市管理,各社会组织可
以根据环境信息和自身的利益作出决策。政府对于各社会组织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经济、政策和教育的手段来引导和协调。 极性、主动性,使体场发生冲动和混乱育的发展能得到广泛时,体育的发展往往的社会支持;2.有利缺乏有力的协调和统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社会管理型体制利用市场机制调控体育资源,能够依据体育市场的需求将体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3.在决策中体现了高度民主,利于公民权利的实现;4.在社会管理型体制中,管理工作主要由非营利组织承担,这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以及公民奉献精神的培养。 一。
4. 体育发展战略的特点和制定程序:特点,全局性、层次性、长期性、阶段性; 制定程序,战略分析、目标确定、战略重点选择、战略阶段划分、战略对策制定 第三章 社会体育管理
1. 社会体育管理的任务:社会体育的管理特点,管理目标的多样性、管理便捷的模糊性、
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呈社会化趋势 管理原则: 指导性原则、宣传教育性原则、法制性原则、创建性原则、协作性原则
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 基本精神,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
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特点,将计划目标定位于民众的广泛参与,覆盖面广;将理性的健身与更大成分的娱乐、休闲、竞技有机融合;重点突出了青少年和儿童的体育参与,表现出特殊的民族亲情;突出社会各特殊人群的体育参与.计划具体而务实.
3. 体育人口定义: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并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
4. 我国现行体育法如何倡导和保护社会体育:第四十一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对体育工作应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统筹规划,合理布置,从制度上保护体育工作的落实。把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逐步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 第四章 高水平运动训练管理
1. 运动训练管理过程基本模式示意图(P115)、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三级结构图(P116) 2. 对我国原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评价
3. 一个合格教练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头脑清醒,反应敏捷、不怕埋怨,勇于承担责
任、知彼知己,做到有的放矢、精通战术,灵活多变
4.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社会化的障碍主要有哪几种?1.政策性障碍 2.条件性障碍 3.观
念性障碍 4.体制性障碍
5. 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的种类:领队负责制、主(总)教练负责制、队委会制 我
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路径有哪四种?1.专业化培养路径 2.职业化培养路径 3.院校化培养路径
6. 运动项目布局的含义、原则:结合讲授内容并联系实际,分析运动项目合理布局的要求 第五章 业余运动训练管理
1. 简述我国业余运动训练的组织形式:1.业余体院 2.竞技体校与体育运动学校 3.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 4.体育俱乐部 a.联办式体育俱乐部b.股份制体育俱乐部c.有偿型体育俱乐部 5.中小学运动队 第六章 学校体育管理
1. 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要求(P154):把握整体性、注重周期性、强化有序性、加强规范
性、突出教育性、做到有序性 2. 简述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P152): (1) 宏观管理的主要内容 制定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长远规划和投资建设的战略布局等 研究制定学校体育管理的法制和法规并监督实施 建立健全全国和地区性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管理基本要求 研究拟定学校体育管理的总体改革方案和措施 微观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强体育人事管理等 (2) (3) 加强学校各项业务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果 加强学校体育的制度建设、体育情报信息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和场地设施器材经费管理 (4)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3. 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
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第七章 体育市场开发与体育产业管理
1. 体育市场的概念:按照产业构成进行的体育市场分类图(P183)、体育市场开发过程图(P187)
2. 按体育产业现行管理体制,可将我国体育产业划分为哪三类子产业?a.体育主体产业。
以体育资源为开发基础直接进行的生产与经营活动,竞赛表演、健身娱乐、培训咨询。 b.体育相关产业。以体育娱乐作为载体,向消费者间接提供各种用品与服务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广告、旅游、经纪与代理。 c.体办产业。指体育行政部门或单位利用某些体育资源为弥补经费不足所进行的各种生产和经营活动,场馆出租、餐饮。
3. 简述体育市场开发的过程:发现市场机会→确定目标市场→制定市场开发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战术→实施控制
4. 结合课本内容并联系实际分析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管理存在的某方面问题和如何改善
或解决。问题,产权关系不明,资产管理不顺;无形资产开发重视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有限;产业经营人才缺乏,专业运作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内发展不平衡。 解决 ,1.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加速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 2.正确处理体育产
业发展过程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3.促进各具特色的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4.建立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投融资政策 5.加大以竞赛资源为重点的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力度 6.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我国体育企业国际竞争力 7.积极做好体育系统场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8.规范体育市场,积极推进体育服务标准化工作 9.建立体育彩票有效监督机制,进一步做好体育彩票各项工作 10.积极推动社会各方面加强体育产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八章 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 1. 体
育
俱
乐
部
分
哪
两
类
?
体育俱乐部 商业型体育俱乐部 公益型体育俱乐部 休闲健身体育俱乐部 职业体育俱乐部 社区体育俱乐部 学校体育俱乐部 单位体育俱乐部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 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特性:以营利作为俱乐部生存发展的根本目标;以有效营销作为俱乐
部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以提供体育服务作为俱乐部的核心产品;以较长时间营业作为满足顾客的主要方式
3. 请对职业化改革以来,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某一方面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评析。 第九章 体育赛事经营管理
1. 体育赛事的五个过程构成:赛事启动、赛事计划制定、赛事的组织、赛事控制、赛事收尾管理
2. 国内外体育大赛的申办形式
3. 体育赛事管理的特点和体育赛事管理的主要内容:特点,继承性、创新性、集成性、复
杂性; 内容,赛事范围管理、赛事组织管理、赛事时间管理、赛事费用管理、赛事质量管理、赛事人员管理、赛事沟通管理、赛事风险管理
4. 体育赛事广告权经营主要指哪些权属的经营:(P248)体育赛事无形资产营销 5. 在国际上体育赛事电视报导权一般分哪几种: 6. 赛事风险的含义、类别(细化至二级)和控制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