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田径复习题完整 ( 附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一、填空

1、公元前 ___776__ 年在 ___古希腊___ 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2、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 ___1896___年在 __希腊____ 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3、起跳技术包括 ____起跳脚着地______、___缓冲_______、___蹬伸_______三个有序的动作过程和与之相配合的_____双臂_____ 和____摆动腿______ 的摆动动作。

4、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是__经济性________和___实效性_______ 。

5、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____步长___和____步频____。

6、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成立于 __1912____ 年,随后拟定了国际统一的田径 ___竞赛项目_____和 ___竞赛规则____ 。

7、现代田径运动的分类,多数分为竞走、跑、_____跳___、____投____、和____全能_五大类。

8、器械出手的初速度主要取决于__ 最后用力_____阶段对器械的____加速度___大小。

9、田径运动技术应符合___运动生物力学______学、____运动生理学_____学、___运动解剖血学______学等体育学科的要求。

10、跑是人体___水平______位移的一种基本___运动_____形式。

11、把田径场地的宽等分为东西两部分的分界线通称为 纵轴_线,也是 绘制__和_修建场地_的基准线。

12、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____步长_____ 和 ___步频______ 。

13、支撑时期是指从脚____着地____时起到脚____离地____时止。

14、田径运动的跳跃项目是____周期性____和____非周期性____相结合的混合性质的运动。

15、当力一定时,力作用于器械的_____距离____越长,则器械获得的___初速度______越大。

16、跑的全过程可分为起跑 ____起跑后的加速跑_____ 、 ____途中跑____ 和 ____冲刺跑____ 四个部分。

17、跳远运动员起跳腾空后,身体仍保持“跨步”姿势,这一姿势称为___腾空步____。

18、人体腾起的初速度是由 ____水平_____ 速度和 ____垂直_____ 速度合成的。

19、跑是___单脚支撑______与___腾空_____相交替、___蹬______与______摆____相配合的周期性运动。

20、跳跃成绩表现在运动员在腾空中所克服的__垂直高度__和___水平距离__上。

21、跳跃运动的腾起角,是由_水平速度_与_垂直速度_的比例关系决定的。

22、短跑起跑器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普通式____,一种是_拉长式___。

23、完整的跳高技术可分为 ___助跑_____ 、 ____起跳_____ 和 __过杆落地_______ 三部分。

24、决定步长的的因素有:腿长、下肢运动幅度、动作协调性、关节灵活性、_后蹬的力量和方向___以及跑道的弹性和风向等。

25、抛物线的高度是决定__跳高_____成绩的基础,抛物线的远度是决定__跳远___成绩的基础。

26、跳高成绩是由__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__、__腾空过杆动作__和_落地动作_组成。

27、最后用力将力量集中到器械上,铅球是指力通过___重心___,标枪是指力通过__纵轴___。

28、短跑教学中,常采用的专门练习有__小步跑____ 、_高抬腿_、_后蹬跑___。

29、铅球投掷圈直径 __2.132____ 米。铁饼投掷圈内沿直径 ___2.5___ 米。

30、影响投、掷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_出手速度________ 、 ___出手角度______ 、 __出手高度_______ 和空气阻力。

31、身体素质包括: ___速度___ 、 __耐力___ 、 ___协调___ 、 ___灵敏___ 和 ___力量___ 。

32、竞走是 __单脚___ 支撑和 ____双脚___ 支撑交替进行的周期性运动。

33、用右手掷标枪,标枪出手后应沿__顺时___方向自转。

34、常用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有 __直接指示法_______ 、 _直接帮助法_______ 、 __降低练习条件法______ 、 __练习条件限制法______ 和 ___诱导法_____ 五种。

35、听到“预备”口令后,运动员的 __双手____ 仍须与地面接触,__双脚____ 不得离开起跑器。

36、田径跨栏跑的运动成绩决定于运动员的栏间跑速度、_过栏 技术,以及_跑跨结合_技术。

37、投掷技术可划分为_准备阶段_、_预加速阶段_、_最后用力阶段_、结束阶段、四个阶段。

38、投掷技术的预加速阶段可分为__助跑、滑步、旋转__等三种形式。

39、除链球外,投掷技术的四个阶段中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最后用力阶段,其次是预加速阶段_。

40、对器械飞行远度起积极作用的是空气对器械的__升力__。

41、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分为____学习_____、____掌握_____和 ____提高_______三个阶段。

42、学习和初步掌握动作阶段的任务是__使学生基本了解技术动作的过程、方法与要

领,学习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_,方法有:讲解_和_示范 。

43、田径教学中常用方法有 __讲解____ 法、 __示范____ 法、 ___完整___ 法和分解法等。

44、田径运动训练是全面发展运动员的___身体素质_____,提高 __专项运动成绩______ 等进行的专门教育过程。

45、田径技术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_学习和初步掌握动作阶段_、改进和完善动作阶段_和_巩固和提高阶段。

46、投掷运动员在器械__出手__后方可离开投掷圈或助跑道。

47、标枪成绩的测量是从枪尖的___首次___触地点取__直线_量至投掷弧_内沿,测量应通过投掷弧的_圆心_。

48、部分分道跑项目,发令员于发令前应向运动员说明_抢道标志线__的位置。

25、田径运动会竞赛工作的依据是_竞赛规程_。

49、跳远的空中动作一般有_蹲踞式_ 、 _挺身式_ 和 _走步式_ 三种。

50、改进和完善掌握动作阶段的任务是__________,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51、常用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有_直接指示法_、直接帮助法_、_降低练习条件法_、_练习条件限制法_和 诱导法 五种。

52、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方法包括_讲解法_、_演示法_、_完整和分解练习法_、_游戏法、比赛法__、__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_八种。

53、径赛运动员_挤撞__或__阻挡_别人而妨碍别人走或跑时,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54、在所有的田赛远度项目中,记录测量距离的最小单位均为__0.01__米。

27、掷铁饼技术可分为 _握法_ 、 _预备姿势_ 、 _预摆_ 、 _旋转_和 _最后用力 。

55、跳跃运动的腾起角,是由_水平速度_ 与_垂直速度_ 的比例关系决定的。

56、步长是由 _后蹬距离_ 、 _腾空距离__ 和着地缓冲距离三部分组成。

58、当两只秒表所计时间不同时,应以较___差_____的时间为准.

59、计时应从发令枪或经批准的发令器材发出的_闪光或烟_开始,直至运动员_躯干_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__后__沿垂直面的瞬间为准。

60、三级跳远的第一跳是_单足跳_,用__起跳__腿落地;第二跳是_跨步跳_,用_摆动腿落地;第三跳是_跳跃_,用__双__腿落地。

二、选择题

1、在田径教学中学习阶段,学生练习时所出现的错误动作大多属于( A )

A.对技术概念不清 B.完成动作力不从心

C.习惯性动作错误 D.心理障碍方面的

2、中长跑途中跑教学应以( B )

A.分解教学法为主 B.完整教学法为主

C.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为主 D.完整、分解相结合为主

3、由于跨栏跑技术比较复杂,教学内容较多,又与短跑技术密切联系,所以跨栏跑教学应( B )

A.安排在短跑教学之前 B.安排在短跑教学之后

C.与短跑教学同时进行 D.与短跑教学交替进行

4、在投掷项目中受地斜角影响最大的项目是( D )

A.标枪 B.链球 C.铁饼 D.铅球

5、短跑后蹬阶段开始于( B )

A.支撑腿脚着地后 B.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垂直面

C.支撑腿最大弯曲缓冲 D.支撑腿离地前瞬间

6、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适当安排运动的“量”和“强度”应表现为( A )

A.“强度”大则“量”要小 B.“强度”小则“量”要小

C.“强度”大则“量”要大 D.“强度”和“量”随意大或小

7、田径径赛项目的步频是指( C )

A.单位时间与步长的比 B.单位距离与步长的比

C.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次数 D.单位距离内两腿交换的次数

8、女子铅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是在( D )

A1932年,第10届 B1936年,第11届 C1942年,第12届 D1948年,第14届

9、铅球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 ( B )

A滑步 B最后用力 C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 D滑步前的预备姿势

10、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适当安排运动的“量”和“强度”应表现为( A )

A.“强度”大则“量”要小 B.“强度”小则“量”要小

C.“强度”大则“量”要大 D.“强度”和“量”随意大或小

11、推铅球的项目类型是( C )

A速度型 B力量型 C速度力量型 D力量耐力型

12、推铅球的出手角度一般为(C)

A 30°— 35°B 35°— 39° C 37°— 42°D 43°— 45°

13、推铅球技术中,滑步技术动作的要求是( C )

A.摆动腿的摆动 B.支撑腿的蹬地

C.身体重心移动快,起伏小 D.上体姿势的协调配合 14、在跨栏技术教学中,教师从侧面观察学生动作,主要有利于观察( D A.栏间跑的直线性 B.两臂的摆动技术

C.摆动过栏的运动方向 D.起跨时身体重心位置、下栏与栏间跑的衔接

15、田径径赛项目的步频是指( C )

A.单位时间与步长的比 B.单位距离与步长的比

C.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次数 D.单位距离内两腿交换的次数

16、讲解精练,归纳动作技术要领是属于田径技术教学教案的那个部分?(

C )

A 开始部分 B 准备部分 C 基本部分 D 结束部分

17、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生理特点表现为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广泛扩散,内抑制较弱,多种反射的暂进性联系不稳定是处于哪种田径运动技术教学阶段?( B )

A 学习阶段 B 掌握阶段 C 提高阶段 D 自动化阶段

18、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是( D )

A.科学性和实效性 B.完整性和合理性

C.系统性和全面性 D.实效性和经济性

19、中长跑途中跑教学应以( B )

A.分解教学法为主 B.完整教学法为主

C.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为主 D.完整或分解教学法为主

20、在推铅球最后用力过程中,上体用力过早,左臂过分向左后方摆动,左脚落地的位置过于偏左,会造成( A )

A推铅球时左倒 B推铅球时出手角度过低

C 推铅球时后坐 D推铅球时右倒

21、当今跳远训练的核心是( A )

A速度 B力量 C频率 D柔韧

22、设计一个半径36米、8条分道的标准400米半圆式田径场占地长度不得少于 ( A )

A.177.48米 B.200.00米 C.198.15米 D.187.15米

23、跳远助跑从静止姿势开始有利于( D )

A.发挥速度 B.动作轻快自然

C.检验助跑距离是否合适 D.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24、在直观教学方法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形式是( A )

A 示范法 B 语言法 C 分解法 D 完整法

25、800米比赛运动员跑完第一个弯道后,外道运动员向里道跑进的斜线要比第一道的运动员多跑一定的距离。这段多跑的距离通常称为( C )

A.分道差 B.前伸数 C.切入差 D.跑道差

26、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可归纳为( D )

A.讲解法和示范法 B.分组法和循环法

C.模仿法和辅助法 D.分解法和完整法

27、标准400米半圆式田径场第一分道实跑线距内突沿应是( C )

A.0.1米 B.0.2米 C.0.3米 D.0.4米

28、田径运动跳跃项目的助跑是指( A )

A.人体向前水平位移的速度 B.人体水平方向位移的速度

C.人体向前水平位移的阶段 D.人体水平方向位移的阶段

29、设计一个半径36米、8条分道的标准400米半圆式田径场占地宽度不得少于( A.91.52米 B. 177.48米 C.85.96米 D.187.15米

30、跳高比赛最早出现在( C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31、在投掷项目比赛中,外场落点裁判员判罚投掷有效时不举旗,投掷失败( C A 不举旗 B 举黄旗 C举红旗 D 举白旗

32、竞赛项目比赛中,主裁判与终点主裁判的联络旗示如果是面向终点将旗举至胸前,则表示( D )

A 犯规 B询问 C 换位 D 准备就绪

33、在3000米障碍跑比赛中,每个障碍栏架外应有一名检查员,其位置在( B )

A 外圈 B里圈 C里、外圈均可 D便于观察的位置

34、一般来说,跳远助跑最后一步与倒数第二步步长相比( D )

A长 B一样 C稍长 D稍短

35、起跳脚着地时( C )

A脚跟先着地 B脚掌先着地 C脚掌和脚跟几乎同时着地 D脚掌外侧着地

36、跳远教学的核心部分是( B )

A助跑 B起跳 C腾空 D落地

37、教师进行田径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 A )

A 田径运动教学大纲; B 田径教学总进度;

C 田径理论与技术课的教学进度;D 田径理论课将高于技术课教案

38、短跑起跑“预备”动作时,臀部抬起应( B )

A与肩平行 B稍高于肩 C低于肩 D明显高于肩

39、跳高助跑的主要作用是 C 。

A 获得向上的垂直速度 B 获得最佳的起跳姿势

C 获得适宜的水平速度 D 获得适宜的起跳角度

40、短跑途中跑的任务是 D

A加大步长 B加快步频 C不断加速和全力冲刺 D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

41、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是以运动员身体的什么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先后顺序为准。( C )

A 头 B 四肢 C 躯干 D 颈

42、运动员在径赛项目比赛中犯规,有权决定取消其比赛资格的是( D )

A.检查主裁判 B.检查员 C.总裁判长 D.径赛裁判长

43、记录跳高成功的符号为( C )

A.Δ B.√ C.〇 D. +

44、负责田赛项目检录工作的是( A )

A.记录员 B.主裁判 C .赛前控制中心 D.田赛裁判长

45、下面哪一组项目为兼项 ( B )

A.100米和800米 B.100米和跳远 C.200米和800米 D.跳高和跳远

46、下面哪一组在800米及其以上项目起跑中为不犯规行为 ( D )

A.单手触地 B.双手触地 C.单手触地、双手不触地 D.单手或双手均不触地

47、在径赛项目比赛前,发令员右手侧举手旗与谁进行联系 ( A )

A.终点主裁判 B.计时主裁判 C.径赛裁判长 D.检查主裁判

48、接力跑比赛时,负责准备接力棒的是( C )

A 发令员 B 召回发令员 C 助理发令员 D 大会

49、在跳高比赛中,负责判定运动员试跳是否成功的是( C )

A 主裁判 B 主裁判助理 C 田赛裁判长 D 记录员

50、全能投掷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的试掷次数为( A )

A 3次 B 4次 C 5次 D 6次

三、是非题

1、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 ( 对 )

2、田径运动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的竞赛项目。 3、用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为田赛。 4、径赛运动员犯规时,检查长有权取消其比赛资格。 5、用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为径赛。 6、投掷的助跑形式有直线助跑和曲线式助跑。 7、在跨栏比赛中,运动员无意用手推栏架,应判为犯规。 8、运动员如跑出自己左侧分道线,均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9、在投掷最后用力前,所做的一切动作都是为最后用力作准备。 10、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内突沿的周长为 400 米 。 11、半圆式田径场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直道长。 12、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关键是后蹬的力量和速度。 对 错 错 对 对 对 对 对 ( 错 错 错

( ) ( ) ( ) ( ) ( ) ( ) ( ) ( )

( ) ( )

13、田径运动技术原理是人们从事田径运动的理论依据。 ( 对 )

14、人体的身高也是决定跳跃项目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 对 )

15、掷标枪的远度主要取决投出器械的初速度。 ( 错 )

16、竞走时身体重心的最高点是在单脚支撑阶段。 ( 错 )

17、起跳腿与地面的夹角叫起跳角。 ( 错 )

18、标枪助跑时,脚踩到助跑道线上不算为犯规。 ( 错 )

19、背越式跳高起跳时放脚位置应与横杆平行。 ( 错 )

20、在运用完整法进行教学时,要多做专门辅助性练习。 ( 对 )

21、人体的身高也是决定跳跃项目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 错 )

22、运动训练的内容,通常指的是身体训练。 ( 对 )

23、教学进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 错 )

24、田径运动的优异成绩,是通过系统的、不间断的多年训练获得的。 ( 对 )

25、发展爆发力,可多采用一些小重量,多次数的力量练习方法。 (错 )

26、在投掷项目最后用力中,力作用于器械的时间越短越好。 ( 错 )

27、投掷技术由助跑、最后用力、维持平衡组成。 ( 错 )

28、跳远运动员单脚落入沙坑,其成绩有效。 ( 错 )

29、跳高运动员请求免跳后,该运动员又要求恢复试跳,裁判员应允许。( 错 )

30、弯道跨栏跑时,最好用左腿起跨。 ( 错 )

四、名词解释

1.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田赛

2.径赛:用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跳跃和投掷项目径赛

3.田径运动:是人们用于竞技和健身的走、跑、跳、投的身体运动

4.间歇跑:间歇跑是由跑的距离、速度次数间歇时间、间歇方式等五个因素组成的一种发展专项耐力的方法

5.推铅球:推铅球是单手持球置于锁骨窝处,站立在投掷圈的后部,经过滑步,用全身的力量和最快的出手速度,把铅球推出可能获得远度的投掷项目

6.步长: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7.跑: 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结合的周期性运动。

8.跨栏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高度和数量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项目。

9.实效性:完成动作时能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的作用并获得最大的运动效果。

10.三级跳远:是在助跑以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其中第一跳为单足跳、第二跳为跨步跳、第三跳用双脚落入沙坑内

11.栏间跑:

12.起跳:正确合理的运用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通过起跳动作,使人体向预定的方向腾起的过程。

13.完整练习法:完整练习法是把田径运动技术的全过程,以完整的形势进行练习

15.分解教学法:分解练习法是把完整的田径运动技术过程分解为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进行练习,最后再把各部分动作串联起来进行练习。

16.移动速度:

17.腾空步:跳远腾空时,保持蹬离地面瞬间的身体姿势。即腾空初期,身体保持跨步姿势

18.腾起初速度:是指人体起跳时,身体重心腾起离地瞬间的速度

19.步频: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

20.经济性:运动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体力,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经济地利用人体的能量,避免人体能量不必要的消耗。

五、简答题

1.田径运动有何特点?

答:1 )田径运动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的项目。

2 )它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是在较长时间内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3 )运动强度大、比赛紧张激烈、竞争性强。

4 )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不受场地、人数、年龄、性别、季节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便于广泛开展。

2.田径运动的基础功能

答:○1健身功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能全面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2竞技功能:田径竞技运动的功能在于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加强国内和国际间交往,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对于观众来说,起到消遣、娱乐和教育的作用。

○3基础功能:提高人类生活、生存和生命的质量。

○4教育功能:通过田径运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能对学生和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3.中学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为什么要以完整练习法为主要练习方法?

答:(1)由于中学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2)由于中学体育课课时限制以及不过分强调掌握技术细节所决定的;

(3)是由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决定的。

4.铅球比赛中哪些情况属于犯规?

答:1 )投掷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圈外的地面,或触及抵趾板上面或投掷圈的上沿。

2 )将铅球移至肩下,或从肩后抛掷者。

3 )试掷过程中,铅球脱手掉在圈内或落地区外者。

4 )铅球落在角度线上或线外区域者。

5 )器械掷出后尚未落地即走出投掷圈者。

6 )投掷结束后,走出时最先接触铁圈或圈外面的第一脚,必须完成落在圈外白线直径的后面。

7 )无故延误时间者。

5.田径竞赛规程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1.根据组织方案拟定运动会的名称,目的要求,比赛日期及地点,参加单位及组别,2.比赛项目,3.参加比赛办法。包括每单位可参加多少人,每人可报几项,每项可报几人及参加者的资格问题4.报名办法。规定报名截止日期,报名条件及身体体检规定等,5.计分及奖励办法。说明各项录取的名额,单项,集体项目,全能和破纪录,团体总分的计算与奖励办法等6.比赛规则7.参加单位要注意事项及各队报到日期等内容。

6.传接棒有几种方法?分别叙述技术要求?

1)上挑式: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虎口张开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上传入接棒人手中。

2)下压式: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方传入接棒人手中。

7.如何克服中长跑的“极点”现象?

答:在跑进中运动员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疲劳不适的“极点”现象,当“极点”出现时,一定要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跑下来,并注意加深呼吸,适当调整跑的速度和节奏,坚持跑一段距离后,“极点”现象会慢慢消逝。

8.跳高起跳的任务。

答:是充分利用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改变人体的运动方向,尽可能地获得最大垂直速度,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为顺利过杆创造条件。

9.发展推铅球运动员动作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1)多级跨步跳;(2)立定跳远或立定三级跳远;(3)双腿跳过若干栏架;(4)蹲踞式起跑;(5)30米加速跑;(6)蛙跳;(7)负轻杠铃快速转体;(8)推或投小铁球等练习。

10简述分解技术教学的优点

答:田径教学中,分解技术教学法的优点是:可将复杂的技术简单化,使学生容易接受。

11.简述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技术?

答: ①当预摆结束,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时,臀部后移,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时,右腿积极蹬伸,左腿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摆出,蹬摆动作协调配合,推动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

②蹬摆动作结束后,迅速收拉右腿小腿,并使脚尖内转,在圈中心附近用前脚掌着地并与投掷方向约成 90 度角。

③左腿后摆后积极下落,脚尖稍向外转,带动髋部向左转动,用前脚掌内侧落在圈内投掷方向线左侧,约与投掷方向成 45 度角。上体保持适度前倾,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

12.简述跑的周期构成与划分

答:跑的一个周期就是一个复步。在一个动作周期中包括两次单腿支撑和两次腾空。单腿支撑阶段又可划分为前支撑阶段(即着地缓冲阶段)和后支掌阶段(即后蹬阶段)。前后支撑阶段是以身体重心移至支撑点垂直上方为分界线;腾空时期可划分为后摆阶段和前摆阶段。后摆与前摆动腿的膝关节处于支撑点的垂直面为分界线的。

13.简述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

答:①起跳完成腾空步后,摆动腿做向前、向下、向后划摆至起跳腿并拢,同时伸展髋关节。

②两臂向下、向后、再向上外展摆动

③在挺身展髋的同时,两臂摆至后上方,使身体成完全伸展并稍有反弓

④然后收腹举腿,两臂向前,准备落地

14.简述投掷项目预加速阶段有几种运动形式及要求?

答:预加速阶段有:助跑、滑步、旋转三种形式。

要求:动作自然、协调,充分利用场地,均匀加速并有一定节奏,能控制住器械,能维持好身体平衡;另外,预加速的速度大小要与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相适应,并与投掷的最后用力阶段紧密结合,不应出现减速和停顿现象。预加速阶段结束时,应该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的身体姿势,为最后用力阶段创造良好条件。

15.简述背越式跳高过杆时影响身体重心高度的主要因素

(1)身体条件。(2分)

(2)起跳高度。(2分)

(3)过杆时身体补偿动作。(2分)

16.决定人体跳跃高度和远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腾起初速度:根据斜抛运动的规律,跳跃的高度和远度与腾起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腾起角:根据斜抛运动的原理,跳跃的高度和远度与腾起角有密切有关系,即在初速不变的情况下,腾起角大小不同,跳跃的高度和远度也不相同。在腾起角适宜的条件下,初速度越大跳的会越高或越远。

10 、各项跳跃运动均可分成哪几个紧密相连的运动阶段?

答:各项跳跃运动可以分成三个紧密相联的动作阶段:人体向前水平移动阶段,技术上叫助跑;从向前水平移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队伍,技术上叫腾空与落地。

17.起跑时遇到哪些情况应判为犯规?

答: 1 )“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发出后,运动员迟迟不做预备姿势,故意延时间者。

2 )鸣枪前,运动员的手或脚离开原来的位置者。

3 )在鸣枪的同时起跑者。

4 )“预备”口令发出后,用声音或动作干扰或影响其他运动员起跑者

18.跳远比赛中哪些情况属于犯规?

答:1 )助跑或起跳时,身体任何部分触及起跳线前的地面或在橡皮泥显示板(沙台)上留有痕迹。

2 )从起跳板两端之外,不论是在起跳线延长线的前面或后面起跳者。

3 )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的地面,而水坑外的触及点比沙坑内的最近触点离起跳线近者。

5 )采用任何空翻姿势者。

19.跳跃项目应如何丈量成绩?

答:1 )高度项目:丈量成绩时,须用木尺或高度测量器与地面垂直,由地面量至横杆上沿的最底部位计算成绩。

2 )远度项目:丈量成绩时,须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分着地的最近点于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处长线成直角丈量。

高度和远度成绩,均以 一厘米 为最小单位,不足 一厘米 不记

20.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①加速跑的特点是上体前倾较大,随跑速的加快逐渐抬起。

②加速阶段的步频较快而步长是逐渐加大至进入途中跑才稳定下来。

③加速跑的距离与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有关,一般 20 米 后已达到发挥速度进入途中跑。

六、论述题

1.田径竞赛规程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1 )根据组织方案拟定运动会的名称、目的要求、比赛日期及地点,参加单位及组别。 2 )比赛项目。 3 )参加比赛办法。包括每单位可参加多少人,每人可报几项,每项可报几人及参加者的资格问题。 4 )报名办法。规定报名截止日期,报名条件及身体体检规定等。 5 )计分及奖励办法。说明各项录取的名额,单项、集体项目、全能和破纪录、团体总分的计算与奖励办法等。 6 )比赛规则。 7 )参加单位应注意事项及各队报到日期等内容。

2.在中学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贯彻适量性原则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体育课的心率曲线要合理。即从课的开始起,心率要逐渐上升,在课的中后部出现高峰。然后再逐渐下降。无论是单一的田径教材

教学,还是田径教材与其他教材搭配,都应尽量做到这一点。

(2)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使田径运动的练习和锻炼在“有效心率范围”内进行

(3)根据超量恢复的原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一定运动负荷下进行身体锻炼,人体将会逐步适应这个负荷,此时要适当增加运动负荷来提高锻炼水平。这种人体对运动负荷的加大一适应一再加大一再适应的过程,就是超量恢复的原理。

(4)学生体质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而在安排锻炼时要做到区别对待。

3.请举出3种在掷标枪技术中,常见的错误动作及产生原因。

★引枪时标枪离身体太远

产生原因: 肩关节灵活性差、手腕背屈或左臂向左摆动。

纠正方法: 多做发展肩关节柔韧性的专门练习。多做第三、四步时左臂摆至胸前左肩转对投掷方向的练习。

★“满弓”动作不充分

产生原因:左腿制动和支撑不好。助跑速度过快,交叉步太小,右腿蹬转送髋不积极。 上体过早向投掷方向移动。

纠正方法:原地做“满弓”动作。左脚上前一步后结合做“满弓”动作。

★最后用力不能通过标枪纵轴

产生原因:投掷步中对标枪所处的位置、角度、方向失去控制,或最后用力时标枪与前臂之间夹角太大。最后用力中挥臂路线不正确,肘下降造成拉枪。肩关节柔韧性差。

纠正方法:多做原地引枪和慢跑中引枪练习,持枪臂保持伸直并向上抬起约与肩高。 多做徒手挥臂练习,或做打击前上方目标,保持肘略高于肩。反复进行“插枪”练习。注意发展肩关节柔韧性的专门练习。

4.试述对起跨攻栏技术的要求

答:(1) 现代过栏技术随着运动员身高增加和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远起跨、近下栏的技术特点。( 2.10 -2.20 米 , 支撑时: 0.11-0.13 秒)

( 2 )要获得一个较高的身体重心位置身体重心高度相当本人身高 60% 左右,支撑腿关节约 140 度。作用:利于重心平稳,减少过栏时重心波动差,同时获得好的蹬地效果。起跨腿的脚落地前,积极向后下方做扒地动作,形成“短步”上栏,脚 跟下压不重,随身体重心前移,膝关节微屈缓冲,腰部正直。

( 3 )起跨离地前身体重心积极前移,到起跨结束时,身体重心投影点距支点距离相当于本人身高 27% 以上,起跨角约 70 度左右。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后,脚跟提起,上体加速前移,在摆动腿屈膝折叠积极前摆的配合下完成后蹬,形成积极有力的攻摆姿势,这样身体重心投影点距栏近。

5.试述现代中长跑训练的主要特点

答:1)训练项目和内容的专门性;2)训练内容的全面性与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性;3)整体能力结构的全面性;4)训练实施过程的个人针对性;5)训练适应过程的长期性和阶段性;6)训练过程和结构的系统性;7)训练过程的可计划性和计划的可变更性;8)承担运动负荷的超极限性。

6.简述竞赛日程编排的基本原则。

①按照规则规定,全能项目以及径赛各赛次之间,要保证有最短间隔休息时间。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200米及200米以下各项为45分钟;200米以上至1000米各项为90分钟;1000米以上各项不在同一天;全能各单项间休息30分钟(最后一人结束比赛到下项比赛第一开始)

②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

③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兼项之间的时间间隔。及格塞后间隔一天再进行正式比赛。

④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进行

⑤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如男子100米和女子100米等。

⑥跨栏项目一般都安排在各单元的第一项,还可排在长距离竞走、跑之后进行。

⑦决赛时预计能破纪录的项目,可分配到各个比赛单元,尽量排在下午,并留出发奖时间。⑧同一时间不要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⑨在进行竞走、长跑时,最好不安排标枪等长投项目。

⑩撑竿跳高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和比赛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⑾接力比赛项目最好安排在单元最后或下午最后一项进行,以便保证兼项运动员参赛。

⑿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较精彩的决赛项目排在开、闭幕式或节假日里,以满足观众的热情。⒀田赛项目应防止场地的一端过分集中,另一端空场而冷落观众。

⒁最后一个单元临近结束之前,可考虑安排一项长距离项目或适当减少项目,以使闭幕式宣布团体成绩与发奖。⒂每单元的比赛,尽量安排得使径赛和田赛同时结束。

7.我国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请试述这四个阶段,并简要说明这个时期的具体事件。

答:(1)引进和发展阶段

(2)田径运动迅速普及和提高阶段

(3)田径运动发展滞后下降阶段

(4)田径运动迅速恢复发展,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阶段

8.田径运动教学时,怎样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答: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如果在教学中发生了伤害事故,就违背了

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中学田径运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伤害事故,杜绝伤害事故得发生。

1.田径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准备活动不充分;课的组织不严密;场地、器材检查不仔细和布置、使用不合理;技术练习的方法有错误;运动量过大导致身体疲劳;练习难度大,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组织性、纪律性差;学生服装不合适等。应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2.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1)教师应把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纳入备课的内容。

(2)教师应在课前到达运动场,检查场地是否平整、器械是否牢固以及场地、器材布置是否合理等。

(3)上课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做练习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练习。

(4)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切合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运动负荷等。

(5)要遵循田径运动练习的安全常规。

9.论述儿童少年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答题要点:(1). 要注意少年运动员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2). 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与他们从事的专项紧密联系起来;(3). 要合理的安排运动员速度训练的负荷;(4). 训练手段要全面,防止速度障碍的形成;(5). 良好的专项技术是提高速度素质的基础;

10.请叙述背越式跳高挺髋不充分,”坐着”过竿的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

答:产生原因:①起跳后髋挺的不充分。

②初学者怕肩着地而不敢做反弓动作

③起跳后急于收腿

④起跳蹬伸不充分

⑤腾空后没有及时做仰头引肩,倒肩展胸动作

纠正方法:(1)起跳腾起技术的各种练习。(2)采用消除初学者心理紧张的专门练习。(3)建立正确动作概念,采用跳高垛子练习,体会身体和髋部在过杆时用力时机及身体各部位的用力顺序。(4)反复做过杆的模仿练习或降低练习难度,注意动作的协调一致。(5)采用一些挺髋的辅助练习。(6)发展腰腹肌力量及髋关节灵活性的各种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