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将带来三方面积极影响
来源:六九路网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 将带来三方面积极影响 文/陈青云 作为上海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上 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 (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已于近日公布。笔者认为, 这一备受瞩目的政策重点突出、导向明确、原则清 晰,将在三方面对高中教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写实记录”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以事实 为依据,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和典型事例 作客观记录和写实性描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导入 客观数据,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同时,规范 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审核制度、 信誉等级制度、公示和举报投诉制度。这一系列的 有力举措,将有助于改变以往不少学生、家长乃至 社会对学生评价尤其是综合素质评价不甚重视的现 象,契合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公平公正、客观 真实的由衷期待。 “写实记录”是上海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关键 词。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教委将建立本市普通高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以高中学校为 记录主体,采用客观数据导入、高中学校和社会机 构统一录入、学生提交实证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客 观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学校统一录入信息管 理系统的学生信息(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外)都 要公示。学生撰写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还需要 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可以说,诚信教育在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贯穿始终,将有助于更好地培育 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诚实守信观念。如果在实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能推动全社会合力构建 一套完善的诚信体系,这或许比高考改革本身更有 意义和价值。 o 纯 擞学・思想理论教育2015/8AB 其次,有力推动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建设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一项重 要内容是反映学生的创新思维、调查研究能力、动 手操作能力和实践体验经历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 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 当前,研究型课程在各个学校的实施情况不尽相同, 学生和家长对此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当“研究性 学习报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纪实报告,这将有力推动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建设, 调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家长和社会也会 对此更加重视、支持并积极参与。这有利于把学生 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再次,综合实践活动将促成教育合力。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重点记录学生遵守日常行 为规范,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党团活动等 情况,参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参加体育运动、 艺术活动的经历及实践体验等成长轨迹。所涉及的 内容远远超出课堂学习,这传递出一个积极的素质 教育导向,那就是:我们的学生不能禁锢在学校, 埋头于书本,而要广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志愿者 服务和公益活动,我们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更 多地投入到社会的大熔炉中去感受、历练与成长。 这也对学校提出新的要求,学校要深入挖掘校内外 各类教育资源,并用足用好。 实施办法 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将会 促使学校和各类社会机构今后的合作更加密切。当 全社会都能形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那么我们一 定能看到学生走出象牙塔后的茁壮成长。 (作者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上海,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