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配套工程—沪青平公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
同 济 大 学 2008年10月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地理位置
本次评价沪青平一级公路范围为: NK9+021.322~NK10+841.396(地道北半幅),长度约为1.82km,规划红线宽度60m。
纵向布置:上跨小涞港,之后连续下穿现状铁路、联络线、城际线、高速铁路101专线、高铁正线、磁浮线正线后出地面,设置跨线桥上跨华翔路。
平面布置:考虑到预留高速铁路、磁悬浮立墩以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将设计中心线适当北移,且地道分为南北两幅,两条中心线间保持一定距离,在工程起终点处与老路接顺。具体位置见附图1。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2.功能定位
沪青平公路:为进出上海中心城的主要通道之一,将更多的承担城区间大量过境交通需求。 二、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京沪高铁配套工程—沪青平公路改建工程
本次评价沪青平一级公路范围为: NK9+021.26~NK10+841.837(地道北半幅),长度约为1.82km,规划红线宽度60m。沪青平公路:为进出上海中心城的主要通道之一,将更多的承担城区间大量过境交通需求。本项目为城市一级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60km/h。拟建公路工程总投资额为77890.75万元,建安费为47218.01万元。
建设单位:上海市公路管理处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项目沿线环境质量现状 1.社会环境
闵行区现有9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共163个村民委员会和311个居民委员会。区政府设在上海地铁1号、5号线地铁终点站—莘庄镇。200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8.58万人,比上年增长3.6%。其中非农业人口77.80万人。
青浦区设有3个街道、8个镇,共有184个行政村和69个居民委员会。2007年末全区总人口87.2万人,其中来沪人员41.5万人,占总人口47.6%。
2007年,闵行区预计完成增加值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现财政总收入2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区级财政收入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完成工业总产值3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
青浦区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测算,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亿元,下降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8.7亿元,增长14.7%,其中工业增加值248.8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149.1亿元,增长19.3%。在过去的五年中保持了年均19.8%的增长速度。 2.自然环境 1)水文地质特征
本工程范围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 2)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全年平均气温17.6℃,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302mm,但全年5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3)区域地震烈度
根据波速试验成果,场地等效剪切波速为140m/s,同时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2-9-2003)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的有关条文,拟建场地类别为Ⅳ类,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场地内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3.水环境
以水环境质量 Ⅴ 类水质标准,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小涞港的水质CODCr、石油类、氨氮、总磷超标,其余达标。 4.声环境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现有公路两侧的住宅村庄医院等敏感点,昼间基本达标,夜间有1.5~13.8 dB(A)的超标。 5.振动
由监测结果可见,现状振动值除有火车经过的情况均达到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的振动标准,有火车经过时,有一定程度的超标,可认为该处的振动超标现象是由于火车经过的原因。 6.环境空气
拟建公路沿线为城郊区域,特殊大气污染源较少,拟建项目沿线经过的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监测结果表明沿线大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Ⅱ类标准。 2)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1.声环境
(1)施工期影响
1、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距离施工场地40m以外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200m处基本可达到标准值。
2、本项目线路布于城郊区域,沿线居民较为密集,因此道路施工噪声影响到的家庭和人口相对较多,施工机械噪声在夜间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干扰较大。
因此,施工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施工法律、法规,对噪声严重的建设单元在允许时间阶段予以施工建设,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将随着施工作业的结束而消失。
(2)营运期影响
本公路建成营运后,车辆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以减少公路营运对沿线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2.环境空气
(1)NO2预测叠加除了在静风E的近期略有超标外,其余皆达标。
(2)CO预测叠加浓度全部达标。
(3)由于华翔路以东的车流量较小,经计算,NO2和CO均未超标。 地道洞口的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服务功能和所在区域相类似,且本项目下穿路段距离较短,因此峒口的废气影响类比仙霞路下穿机场地道峒口影响预测结果,在峒口外沿道路方向10m 内污染物浓度即可达标,所以在敏感点能达标。
综合上述预测结果可见, 本项目机动车尾气产生的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随着机动车尾气排放执行标准的提高,汽车制造业科技进步和环保型高标号无铅汽油推广应用等因素,尾气造成的污染将得到控制,同时,建议路域绿化采用乔灌草结合的方式,并适当选择树草种,使汽车尾气的影响进一步得以缓解。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对上路车辆进行检查,禁止车况差、超载、装卸物品 遮盖不严容易洒落的车辆上路。
(2)绿化工程等均能起到阻挡污染物扩散的作用,建设防护林带,选择树种时可考虑香樟、杉树、泡桐和桉树。 3.水环境
路面径流携带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甚微,一般水体中污染物的增幅小于2%,而本项目沿线河流水体功能为防汛排涝、引水调度等,且目前水质 Ⅴ 类,故对沿线水域影响很小。
水污染防治措施 (1)排水
排水系统检查:定期检查本项目城市Ⅰ级主干道的排水系统以保证其没有堵塞,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桥梁养护
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中有关桥梁养护的要求,切实加强桥梁工程安全检查、确保所经水域路段的安全。 4.振动
本项目建设引起的振动预测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5.危险品运输风险
由预测结果可知,拟建公路在桥梁路段发生运输有毒危险品的车辆出现交通
事故的可能性较小,千年才有可能。但根据概率论的原理,这种小概率事件是可能发生的。一旦此类事件发生,会对这些水域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须采取一系列危险品运输风险防范措施并建立应急预案来防范事故的发生。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 粉煤灰二次环境污染的分析
只要严格按照公路施工规范和采纳所堤及的工程措施。粉煤灰对周围环境潜在的二次污染因素完全可以消除。 (2) 筑路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的分析
为降低和消除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首先是按计划和施工的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将计划的量使用到位,尽量减少余下的材质,一旦有余下的材质,将其有序地存放好,妥善保管,可供周边地区修补乡村道路或建筑上用,这样就可减轻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四、环境评价结论要点
沪青平改建工程能配合京沪高铁工程的顺利实施,能缓解现状交通拥堵,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站交通疏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与完善西区路网结构和形态的需要。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虽然沪青平改建工程的建设将会对沿线地区的声环境、大气环境以及沿线居民生活质量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减缓措施,真正落实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并能为环境所接受。环境损益分析表明,拟建公路正效益是负效益的3.5倍,说明拟建公路产生的环境经济正效益占主导地位。故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降低至最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