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填空题汇总
1.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 和 实施科学的 和 ,促进
,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 家庭 保育 教育 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指南》以 为目标,以 为核心。
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3.指南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 和相应的 ,帮助 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 ,建立对幼儿发展的 ,实施 ,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学习与发展目标 教育建议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 基本规律和特点 合理期望 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4.《指南》从 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5.《指南》的每个方面由 和 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 教育建议
6.目标部分对 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 、 、 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 。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
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3~4岁 4~5岁 5~6岁 知道什么 能做什么 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具体方向 幼儿学习与发展
7.幼儿的学习以 为基础,在 和 中进行。
直接经验 游戏 日常生活
8.要珍视 的独特价值,创设 ,合理安排 ,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 、 和 ,严禁 和 。
游戏和生活 丰富的教育环境 一日生活 直接感知 实际操作 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 强化训练
9.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 和 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
的宝贵品质。
积极态度 良好行为倾向
10.健康是指 的良好状态。
人在身体、心里和社会适应方面
11.幼儿阶段是儿童 和 的迅速时期,也是形成 和 的重要阶段。
身体发育 机能发展 安全感 乐观态度
12.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有 、 、 。
发育良好的身体 愉快的情绪 强健的体质 协调的动作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
13.为 ,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4.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 和 ,以免剥夺幼儿 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 和 的发展。
过度保护 包办代替 自主学习 主动性 独立性
15.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 的重要时期。
口头语言发展
16.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 和 中发展起来的。
交流 运用
17.应为幼儿创设 、 的语言交往环境,提供 、 的低幼读物。
自由 宽松 丰富 适宜
18.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 ,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
19.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
的过程。
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
20. 和 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
本途径。
人际交往 社会适应
21.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 发展起来的。
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
22.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 和 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 的过程。
探究具体事物 解决实际问题 异同和联系
23.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 。
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24.幼儿的思维是以 为主。
具体形象思维
25.艺术是人类 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 和 的独特方式。
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周围世界的认识 情绪态度
26.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 ,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 ,引导幼儿学会 ,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充分创造机会和条件 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心灵起感受和发现美
27.《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有 章内容,分别是 ,共 项条文。
七 总则、保育教育、教育机构、保育教育人员、保障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 60
28.《条列》中规定:每 常住人口配备一所幼儿园。
1万至1万5千人
29.《条例》首次在法律条文中提出残障儿童 的概念。
融合教育
30.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 等方法,学习 ;帮助幼儿 ,并运用于 ,形成受益终身的 。
观察、比较、操作、实验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积累经验 新的学习活动 学习态度和能力
1、中国教育部网站2012年10月15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1],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2、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3、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指南》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等先进教育理念。 4、《指南》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简单地对照指标评判幼儿,更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广大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1、《指南》在语言领域中分为(2)个子领域,分别是(1.倾听与表达)、(2.阅读与书写准备)。
2、《指南》中关于幼儿倾听与表达的目标有(3条),分别是(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3、《指南》中关于幼儿阅读与书写准备的目标有(3条),分别是(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意和初步技能)。
4、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5、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6、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7、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8、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成人应(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9.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成人应(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应(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10、.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成人应(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