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更大的数教案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目标
(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重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3、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单元教学难点1.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3. 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1. 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2.注重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
教学方法
1.动手探索,自主学习
课时的划分第一节 数一数 2课时第二节 人口普
查 3课时第三节 国土面积 2课时第四节 近似数 1课时第五节 练习一 1课时(机动 1课时)
第一课 课时进度 2课时 课型特点 新授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实际观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导入(二)探索新课(三)课堂巩固(四)思维训练(五)课堂小结学生观察图片学生说感受。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同桌或小组内交流。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复习巩固。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故宫占地7XX0平方米;XX年已有11XX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提问:这些都 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
发现都可以说一说。教师提问:同学 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 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调动。1、复习(1)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2)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 读出下面各数4958、 3026、 4005、 7000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关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情况。2、认识“十万”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板书:十万3、认识“百万、千万、亿”出示汽车图并提问: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1. 教材第3页第1题。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2. 教材第4页第2题。关注: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3. 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4. 教材第4题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通过图片这些直观的感受,吸引学生对大数学习的兴趣。利用旧知引出新知,为新课做一些铺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