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造·展示和谐城市——上海世博公园实施方案解析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创造・展示和谐城市 上海世博公园实施方案解析 张浪[荷兰】尼克・诺森戴军丁学军 【摘要】通过对中国2 01 0上海世博园区总体规划的分析介 绍,重点解析了上海世博公园实施方案的规划理念、设计构 思、结构布局、功能分区等。 【关键词】上海世博公园;规划理念;设计构思;景区布局 CREATING AND DEMONSTRATING A HARMONIOUS ClTY:lMPLEMENTATlON SCHEME ANALYSIS OF 201 0 WORLD EXPO PARK zHANG Lang;Niek Roozen;DAI Jun;DING Xuejun ABSTRACT:Byintroducingthemasterplan of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Park Area,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lanning principles,structural arrangement and functional layout of the World Expo Park. KEYWORDS:Shanghai World Expo Park;planning theory;de— sign principle;landscape planning 世界博览会是在一定时段内.在较为明确空间里举办 的世界性展览活动(以下简称世博会)。世博会依其出资性 质,展览内容不同分为综合类世博会(如中国2010上海世 博会)和专业类世博会(如1 999昆明世界园博会)两大类。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至今,世博会共举办了27届。 世博会已由当初的炫耀产品 交易商品为目的.发展成为世 【文章编号】1 002—1 32 9(2007)01—0079一O4 【中图分类号】TU 9 8 6 5 1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 张浪(1 9 6 4一).男.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博士研究 生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教授。 尼克・诺森(Niek Roozen)(1 958一).男.荷兰景观设计大师 N l T A设计集团主设计师.中国沈阳世界园博会顾问。 戴军(1 9 6 4一).男.荷中花卉促进会副会长 NI TA设计集 团亚洲总代表,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丁学军(1 9 5 9一) 女,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修改日期】2006—1 2—1 1 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2010上 海世博会将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向世界展示 中国的发展成就.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本着把 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最精彩、最成功,最难忘 的空前盛会 的宗旨.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会同上海世博土控 公司,于2006年5月组织了上海世博公园设计方案国际招 标.8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入选参与竞标.通过评审及研 究决定.荷兰NITA(丽塔)设计集团和上海园林工程公司 设计院联合体的方案胜出.并作为实施方案。本文主要从规 划理念与设计构思的角度来解析上海世博公园的实施方案。 1 基地与项目分析 上海世博会选址极具挑战性,一改往届世博会— 地选 址”邻近城市的做法,选址于横跨黄浦江两岸的卢浦大桥和 南浦大桥之间的城市中心(旧区)地段 占地6 68km .其 中浦东4 1 8km .浦西2 5km 。 上海世博会园区总体规划以“探索城市发展之路.推动 世博事业发展 建设上海和谐城市 为规划目标.规划形成 个核心,一条轴线”的园区空间构架(图1):核心:世 博公园(本案):轴线7一9一 南北向轴线广场——世博大道.溯 咪藩 一 ~ 一 世博大 道宽80m。规划主要特点是统筹安排土地 建筑,环境和基 础设施建设:协调处理办博需求和后续利用矛盾 构筑多模 式的现代复合交通服务体系:水绿交融.创造生态和谐的城 市公共空间:积极塑造标志性建筑及其空间格局 传承历史 文脉.弘扬城市精神。上海世博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和深化 总体规划的原则内容。 1 1 场地 上海世博公园场地范围内主要为工业 仓储用地和住宅 用地。沿江边有钢铁厂的大型码头、船厂的大型船台 船坞 等设施.还有2处越江轮渡站。场地现状建筑多为厂房、仓 库.高1~3层.建筑风格及式样均为现代工业建筑.其中工 业构件有典型工业时代特征。地势平坦.现状岸线有2 24km 的钢筋混凝土直立墙体防洪墙 承担城市防洪功能 滨江的 生态系统已被破坏 需重新建立生态植被系统(图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hanghai World Expo Park Planning 1.2 个性 世博公园所处的黄浦江段离入海口很 近 潮汐现象十分明显 突出表现在两方 面:一方面 黄浦江水每天有两起两落,水 位差在1m以上 另一方面 如果上游的水 流量不大,江水就会在潮水的推动下往上 游涌 因此 一天中约有一半时间江水向下 游流,而另一半时间潮水向上游涌。让人观 赏和感受到黄浦江是一条一日两变的潮汐 江 也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基地环境因素。 1.3 本质 世博公园是为201 0年上海世博会召 开而启动的项目,其规模及功能既要体现 世博的形象特征,又要满足展会期间的使 用功能。 世博公园处于城市中心区,在城市绿 地系统结构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会 后永续利用的城市中心区绿地,能提供优 质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及公共开放 空间,为城市环境及市民活动服务。 2 确立规划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好城市的 理解已从浅层次的形象炫目.功能完备 图1 世博公园与总体规划 Fig・ w0 d E p。P rk “d m 。 p “ 图2基地航拍现状 Fig.2 Aerial photograph of site ^8 u一蔫哥潜造0—1_ PL z Nlz0卫m vI引 mvv 生活富足过渡到更高层次的”和谐城市”,其内在的涵义可简单阐述为创造自 然与城市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世博公园设计方 案将世博公园的主题诠释为:创造及展示 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从世 博公园需要实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和表达的手法来分别确定规划理念 各 理念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托。 2.1 创造绿色城市 方案提出 绿色城市”的概念 绿色城市一更美的城市一更好的生活。方 案对 绿色 的阐述不是简单地扩大生态绿化面积 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 有的概念 而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 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 筑师对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 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j工业 产品设计师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 创建”绿色城市 是方案的核心理念,该理念为方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 框架.帮助设计者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 以及人们的日常生 活方式和行为。在有限制的条件下,利用各种先进的处理方法和手段 强调 环境的自然生态性,强调城市整个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 染 强调减弱人与自然的冲突,利用环境的和谐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2.2 模仿自然有机论 方案以 自然形成有机论”为规划设计所遵循的理念,设计者认为自然 形成的东西是受周围所有条件综合制约形成的 看似无序但受到强大的各种 力量的牵制 在无序中完美地形成一种体系。滩的形成就是如此。方案构思 中抓住”滩 的概念,将水体、道路、场所 设施、绿化等元素用 滩的形 式”联系在一起,各元素有机组合、交叉、交融,形成有机的系统.将自然 生态与城市人类活动完美融合(图3)。 2.3 抬升优雅的扇骨 研究世博园区的城市规划肌理 呈条状放射,公园基址处在黄浦江转弯 处,此条状放射肌理呈现出”中国扇骨 形态 同时 设计者对基地的特征 进行研究 发现基地东西两端南北向宽度在60-1OOm之间 中间南北向宽度 约为310m,整个也呈扇面展开 由于防洪设计需求 基地按防洪标高从江面 开始逐步朝浦明路抬高 整个扇面缓缓从江面升起。设计者借用中国扇的结 构 将抬升的扇形基地比拟为折扇的扇面,按风向走势而特意设置的乔木引 风林比拟为扇骨 将世博公园景观构成比拟为中国的水墨山水画 完成了抬 升优雅的扇骨的理念表达(图3) 3 设计构思 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的毁坏,是一直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 建设公园 绿地是人们调和这种矛盾的手段。设计者尽量多地用人工技能去创造一个自 然平衡 然后让其自身能维持这种平衡。创造多种形式的自然生态环境 如 河谷 小溪、湿地、山林、坡地、树林等,让多样化的生态环境自动调节,通 过对活动区域进行划分与界定 让人为活动尽量少地影响这个生态系统,同 时尽可能多地让人感受自然的生态系统 3.1 ”山”与”水”相存 ”山为骨架.水为血脉 .设计者抓住滩的概念,根据防洪要求.将堆土 造坡与防洪要求及高架立体交通结合.在自然的状态上将水体加入其中。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综合分析基地的视线 日照、风向等因素后 从基地的东西两端向中部堆土造 山.在中部进行扭转造成高潮.结合公共演艺中心缩小土方量.使公园地形有 丘陵起伏之势.强调山环水、水绕山.让其互相交融 依存(图4)。同时水 体的引入能部分解决世博会期间的降温散热功能。 3.2 传统”与 现代 相合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及基地后工业时代的烙印给设计者赋予了艰巨的任 务。舍弃传统造园的形式 将中国园林精神及内涵重新表达.是方案最终的选 择.吸收传统的路线组织 视线组织及空间组织手法.运用现代的形式 材料 满足功能所需.塑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世博滨水绿地(图5)。 3.3 林 与”木”相调 在栽植的群落总体设计中.设计者用丰富的树种.合理的树种配置.不同 群落的林带组合.巧妙地做到 疏不失旷.密不嫌繁”。在形成林带骨架的同 时.既形成了优美的林带景观.又满足了世博会期间对场地遮荫功能的要求。 在大面积的林木下.选择花灌木及地被植物.模拟自然界植物形态进行配置。 3.4 动”与 静 相益 中国传统造园有“园有静观 动观之分 的说法。所谓静观.就是园中 游览者以驻足观赏为主 动观指沿较长的游览路线移动观赏。方案采取小景以 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大景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的设计手法。 由于世博公园要容纳世博会期间的高容量人群.所以利用滩的走向设置 湾、岛、岸等多种空间.将人活动的路线及区域进行科学划分 将停留等候的 人与穿越的人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在较大场地中设置有特点的主题场所.以人 的活动聚集为尺度.设置可参与的趣味性设施.达到可停留 可休憩的目的。 3.5 会问 与 会后”相转换 该公园最大的特点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它担负着会后城市休闲公园绿地 和世博会期间高容量集散停留空间的双重功能.两个功能多处是相互冲突的。 世博会期间必须有大面积的硬地广场.集散空间及顺畅的人流活动交通体系. 而城市公园绿地又需要大量的绿地及绿化景观。 方案对此作了很好的考虑 例如:将公园的水体面积按城市滨江亲水公 园设置,所有管线及水净化设备均预留设置好,在世博会期间.按”会间”需 要硬地的区域.缩减水面面积,增设人流通行地面及聚集场所。解决方式:一 是在设计时将驳岸处理为休憩台阶或坡地 把硬质池底作为下沉休憩广场,会 后重新灌入处理过的江水 形成比 会间”更大面积的水体:二是在水面上方 架设硬质#TTL@M板.增加聚集休憩场所 并利用水体与钢板的接触吸热.解决 夏季场地降温的问题.会后将打孔钢板移除,恢复水体。 在世博期间需要的硬地面积上.部分使用木屑制成木屑道路及场地 在 世博会后可对其分解,再铺设种植土进行植物栽培.避免了硬质铺装的开挖。 设施设计为可进行功能转换的设施。在会间与会后进行功能置换.如会间座椅 设计为较宽大的台地.会后转换为可种植观赏花灌木的花池(图6)等。 4 景区布局 以 滩 形及 扇骨”状布局的乔木林为主体结构.以地形山脊形成的 步道为主要交通骨架(图7) 贯穿岸、水 林 岛.在其沿线组织出不同的生 态景观.在岸与水的相互交叉 林与岛的融合中,随水流的趋势设置节点空 图3规划理念分析 Fig.3 Planning analysis 一j长 一群 一 .酶鞘辑搁 垛搁 图4 “山”“水”相存示意 Fig.4 Relationship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图5 “传统”与“现代” 相融合 Fig.5 Integration of“tradition’’and‘‘modem 8一生 .痢 蓄本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8 \一一落斟潜壁olT z Nlz0 m vlm{ 引引 Shanghai World Expo Park PIanning 表1 主要功能景区一览 Tab.1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areas 编号 景区名称 景区布局 景区特点 景区功能 1 亲水驳岸 整个基地沿江驳岸带布置 多样的台阶驳岸与不同高度的曲线木平台伸 亲水、停留休憩 向水面,两者交互布置 2 生态水处 水系模仿 水冲刷 流线引入基地.水与游 水系仿自然的现代构图引入景观林地;点景 造景、灌溉、降温 戏水 理展示区 路交叉处.点景式做特色景点设计 设置雾景、湿地、浅水景观、水滩 3 特色景观 基地有机地分布着由水系流向和自然场地围合 以半岛和岛的形式塑造地形、种植植物,具 生态性 地域性.可达性 成的半岛和植物岛(植物种植成岛的形式) 有自然 仿生、地域、生态设计特点 与观赏性 4 演艺中心 在公共演艺中心建筑周围至规划道路、园路 水上浮动的表演舞台;旱喷及声光电等与水 活动、亲水空间、观演、 与原状岸线围合区 面组景的趣味空间 欣赏 5 庆典观演 世博轴的西北端.世博轴西侧与规划园路围 设置观演耐践踏草坪:树阵及垂直遮阳绿化 特色服务、休憩空间 聚 广场 合区 处理墙面;与西侧服务建筑进行重构 集 观演、观景 6 下沉广场 世博轴东侧、规划道路、园路与节点广场围 结合艺术装置设置雾喷.定时的薄雾塑造出 趣味性、多变性、降温祛 合区.其中沿岸设置节点广场 景观表情 暑 水门广场 在下沉广场景区与空中立体花园景区之间的 硬地树阵供游人停留:利用原吊船框架建立 聚集、休憩 停留、保留 7 大型集中场地 体交通.设计立体观演空间.结合码头设置 回忆、展示科技 观景 跌落的亲水台地 8 空中立体 吊塔移至基地最东端,组合设置立体交叉观 进行功能转换.创建上海独特的空中花园; 花园 光交通,立体绿化 保留上海工业时代的象征 休息娱乐空间、保留回 忆、展示绿化 图8景区布局 Fig.8 Landscape planning from solid ground to green space 间 使活动休憩的场所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融合(图8、表1)。 5 方案特点总结 方案紧紧围绕“中心城区的绿地.世博的绿地.滨水的绿地”的世博公 园的功能定位要求展开创作构思 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f1)先进的设计理念:以 绿色城市”为核心设计理念 在有限条件下 利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和手段,强调自然生态性.减少能耗和降低环境污染, 图7总平面 Fig.7 Master plan 强调减弱人与自然的互相冲突 利用环境的和谐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2)协调的系统手法:在构思中抓住了“滩”的自然肌理.将水体 道 路 场所 设施、绿化等景观元素联系在一起.所有的元素有机组合互相交 融 形成有机的系统(图9)。 {3)多样的人性空间:以”滩”的地形组织及扇骨状的乔木林为主体结 构,以地形山脊为主要交通骨架.贯穿岸、水、林 岛.创造不同的生态景 观.形成水岸交织 林岛融合的的节点空间。 (4)科学的转换设计: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景观、生态、环保的可 图9效果 Fig.9 Bird’S view 持续发展.通过水面架板、木屑铺地、设施转换等简单有效的设计处理.解 决世博公园在会间、会后的双重功能置换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