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伏安法测电阻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制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联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2. 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二、实验仪器
YJ-DZT-I电磁学综合实验平台、伏安特性实验模板、导线。 1. 伏安特性实验模板如图l所示
图l
三、实验原理
电路可以千变万化,但一个电路一般可以分为电源、控制和测量三个部分。测量电路是先根据实验要求而确定好的,例如要校准某一电压表,需选一个标准的电压表和它关联,这就是测量线路,它可以等效于一个负载,这上负载可能是容性的、感性的或简单的电阻,以RZ表示其负载。根据测量的要求,负载电流值I和电压U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这就要求有一个合适的电源。控制电路的任务就是控制负载的电流和电压,使其数值和范围达到预定的要求。常用的是制流电路或分压电路。控制元件主要使用变阻器或电阻箱。
1、制流电路
A为电流表,RZ为负载,K为电源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E为直流电源;R0为变阻器,○
开关。它是将变阻器的滑动头C和任一固定端(如A端)串联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AC之间的电阻RAC,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I,图2制流电路图
RZ A C R0 B A E 图2 K IE (1)
RZRAC当C滑至A点RAC=0 ,ImaxE,负载处Umax=E; RZEERZ , UminRZR0RZR0当C滑到B点RAC=R0 , Imin 电压调节范围:
RZE E R0RZEE
R0RZRZ 相应的电流变化为: 一般情况下负载RZ中的电流为
IERZRACER0IKmax (2) RZRACKXR0R0 式中 KRRZ ,XAC。 R0R0图3表示不同K值的制流特性曲线。
图3
从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制流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 K越大电流调节范围越小; (2) K≥1时调节的线性较好;
(3) K较小时(即R0>>Rz),X接近0时电流变化很大,细调程度较差; (4) 不论R0大小如何,负载Rz上通过的电流都不可能为零。
细调范围的确定:制流电路的电流是靠变阻器滑动端位置移动来改变的,最少位移动是一圈,因此一圈电阻△R0的大小就决定了电流的最小改变量。
分压电路如图4所示,变阻器两个固定端A、B与电源E相接,负载Rz接变阻器滑动端
E A R0 K RZ V C B 图4 分压电路 C和固定端A(或B)上,当滑动头C由A端滑至B端,上电压由0变到E,调节的范围与变阻器的阻值无关。当滑动头C在任一位置时,AC两端的分压值U为
URRERZRACEEZACRZRACRZRACRRRACRZRACRBCRBCRAC1BCZRZRACRZRACRZRACER0KRACERRZRBCXRZACRBCR0 (3)
RZRACERZR0RBCRAC式中,R0RACRBC,KRZR,XAC R0R0由实验可得不同K值的分压特性曲线,如图5所示。
图5分压特性曲线
从曲线可以清楚看出分压电路有以下特点:
(1)不论R0的大小,负载Rz的电压调节范围均可以从0---E; (2)K越小电压调节越不均匀;
(3)K越大电压调节越均匀,因此要电压U在0到Umax整个范围内均匀变化,则取K>1比较合适,实际K=2那条曲线可近似作为直线,故取R0≤RZ/2即可认为电压调节已达到一般均匀的要求了。
3.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的差别与选择 (1) 调节范围
分压电路的电压调节范围大,可以从0―E;而制流电路电压调节范围较小,只能从
RZE―E。
R0RZ(2) 细调程度 当R0RZ时,在整个调节范围内调节基本均匀,但制流电路可调范围小;负载上的电2压值小,能调得较精细,而电压值大时调节变得很粗。
(3) 功率损耗
使用同一变阻器,分压电路消耗电能比制流电路要大。
基于以上的差别,当负载电阻较大,调节范围较宽时选分压电路;反之,当负载电阻较小,功耗较大,调节范围不太大的情况下则选 用制流电路。若一级电路不能达到细调的要求,则可采用二级制流(或二段分压)的方法以满足细调要求。
4. 伏安法测电阻
如图6、图7所示,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I及电阻R两端的电压U,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E 图6 E 图7 K K R R V A V A R = U/I
伏安法有两种联线方法,外接法(如图6)----电流表在电压表的外侧,内接法(如图7)----电流表在电压表的里侧,。
两种联线方法引入的误差 (1) 内接法引入的误差
设电流表的内阻为RA,回路电流为I,则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值 U =IR+ IRA =I (R+RA) 即电阻的测量值RX 是 RX =R+ RA
可见测量值大于实际值,测量的绝对误差为RA,当RA< IIRIVU(11) RRV因此电阻R 的测量值RX 是 RxRVUR IRRV由于RV<(R+ RV),所以测量值RX 小于实际值R,测量的相对误差 RXRRRRRV 式中负号是由于绝对误差是负值,只有当RV>>R 时才可以用外接法。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制流电路特性的研究 按下图电路进行实验, KRZR0E 图8 K RZ A C R0 B A 根据 选择不同的RZ(R1或R2)和不同的R0,如图8联结电路(注意电源电压及RZ取值,RAC取最大值),复查一次电路无误后,闭合电源开关K(如果发现电流过大要立即切断电源!),旋动电位器观察电流值的变化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旋动电位器,在电流从最小到最大的过程中,测量8—10次电流值及相应的R0阻值(用数字万用表测量), 以R0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作图。 注意,电流最大时R0为测量R0的零点。 2. 分压电路特性的研究 按下图电路进行实验, KRZR0图9分压电路 R E V A R0 K C B RZ 根据选择不同的RZ(R1或R2)和不同的R0, R为保护电阻(可以是R1或R2)。 要注意变阻器BC段的电流是IZ和ICA之和,确定E值时,特别注意BC段的电流是否 大于额定电流。 旋动电位器,使加到负载RZ上的电压从最小变到最大,在此过程中,测量8—10次电压值U及相应的R0阻值(用数字万用表测量), 以R0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作图。 3.伏安法测电阻 如图10、图11所示,测出通过电阻R(R1或R2)的电流I及电阻R两端的电压U,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V A R E K 图10 R = U/I V A R E K 图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