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科目 主备人 八年级语文 课题 审核人 《骆驼祥子》 总课时数 1、 了解小说主要内容;加强对故事的朗读; 教学 2、 学会鉴赏精彩的故事情节;品味小说典型的京味语言; 目标 3、 能感悟作品艺术表现手法。 1、 熟悉小说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形象, 重点 2、 摘抄精彩语段、点评; 难点 3、 品味小说语言风格;北京方言的理解(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艺术特点。 (1)叙事简省,语义丰赡。第一章p6:“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这里是感叹句,并且单独成段,说明祥子经济拮据,三年努力最后大功告成。其人生辛酸不言而喻。读到这里,我们一方面同情他的不幸,同时,能不为祥子欢呼吗?) (2)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挖掘与描写来塑造人物。祥子第一次丢车后,为了多挣些钱,不肯失去一次生意,于是开始和别人抢着拉车。这时,原本善良的祥子内心是相当矛盾的:“„„有许多次,他抢上买卖就跑,背后跟着一片骂声。他决不回口,低着头飞跑,心里说:‘我要不是为买车,决不能这么不要脸!’”(这些笔墨,极生动地写出了一位良心尚未完全泯灭的年轻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卖善良时的痛苦与矛盾的心境。它使读者既看到了祥子原本纯朴、善良的本性,又看到了他在黑暗的重压下,是怎样一点点开始滑向蜕变的。) (3)人物语言或叙述语言,都新鲜活泼,许多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北京口语,它使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北京地方特色。 如祥子这样的语言:“你慢慢说,我听!”(不仅简而短,而且是直愣愣的。它准确地表现出了祥子的个性,也突出了北京下层人口语的特点。); 再如虎妞的话:“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么着?你个傻骆驼!”“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不管是谁)”(这些话既符合虎妞泼辣、粗野的个性,也极有口语特点,京味实足。)
1
(4)景物描写。第9章:“灰云又把月光掩住;灯更亮了,桥上分外的白,空,冷。”(以亮灯反衬人物心理感觉的空虚,寒冷;色彩、空间和人物心理的排列顺序是有艺术讲究的。) 二、妙语佳句 要求学生自己摘抄一些精彩语言,并堂上交流。 1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2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3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4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三、特色人物补充: 1、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虎妞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2、小福子:她是一个“美丽年轻要强勤俭”的姑娘,和祥子之间有纯真感情,但是始终未能成为眷属。母亲去世后,被迫嫁给一个军官,后沦为暗娼,最后冤死妓院里。她的悲惨遭遇,对祥子的悲剧命运是一个重要延伸和补充。 四、相关评价 1、它的悲剧叙述模式具体说就是通过个体和社会、男人和妇人的对抗来完成,前者契合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话语结构——个体和社会的对立冲突带来了个体悲剧性毁灭。 2、它是到抗战前为止的“最佳现代中国长篇小说”,是一部感人至深、结构严谨的真正写实主义小说。它的戏剧力量和叙述技巧都超过作者以前的作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五、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老舍作品; 2、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