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春秋名人生僻字

来源:六九路网
春秋名人生僻字

斗谷於菟(Dòu Gǔ wū tú)

斗谷於菟(公元前708年—公元前626年),芈姓,字子文,斗伯比之子;幼时被弃云梦北(今湖北京山境内),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谷于菟因是在农历5月5日生,其母以为不祥,弃之于云梦草泽中(今湖北京山境内)。传说他由虎喂乳,后由郧国君收养。楚国人称“乳”为“谷”,称“虎”为“于菟”,故名斗谷于菟。

伯嚭(Bó pǐ)

伯嚭,春秋晚期人,原为晋国公族,姬姓。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完全丧失了其祖辈的优良品质,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

范蠡(Fàn lǐ)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古今六十四名将(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南阳五圣:”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