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执教了《确定起跑线》一课,颇有感触。
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掌握
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运动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紧密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奥运
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它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真实、自然。因此在课的开始我便用课件呈现了两个比赛短片,让学生在观看比赛的同时发现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隐藏着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发现左右的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圆时,课件演示将左右的弯道合成一个圆,及时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然后又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激发了学生的灵感,
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呵护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随后学生在我的组织下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填表,找出相邻跑道的差距,接着又在我的引导下最终观察发现400米跑相邻跑道起跑线的差距是“跑道宽×2×π”。 用这个代数式来表示,既便于学生发现规律,也减轻了他们的计算负担,与此同时,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获得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
最后,我安排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思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