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翻跟头的磁铁 大班科学:会翻跟头的磁铁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磁铁都有不同的两端,磁铁间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现象。
2、能用较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长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各17块,柱形、园形、蹄形磁铁各一块,、纸盒16个、纸板一个,小汽车与幼儿人数相等;
2、集体记录表一张,幼儿记录表16张,记号笔17只,√ ×标记各一。
活动过程:
一、魔术表演,激发兴趣。
二、尝试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
1 / 11
三、大胆猜想,学习记录方法。 四、探索记录,验证猜想。
五、再次操作,进一步感受有趣的磁力现象。 六、游戏:奇妙的小车。
大班科学教案《纸条力量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一张纸条,通过改变形状,可以变得坚韧牢固。
2.激发幼儿积极思考,探索出不一样的变化方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报纸条,每人一个装水的大油瓶。
2.一张大记录表,一支记号笔,三张已粘贴好的报纸。 活动过程:
1.观察材料,导入课题。
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发散思维)今天,老师想用这张报纸条提起这个油桶,你们觉得可以吗?(出示表格、记录)(不可以)为什么?
觉得不可以的举手,可以的举手。(统计人数记录)那就一起来试试吧。
注意:
2 / 11
1)每个小朋友一次只能用一张纸条,用坏的纸条放到中间的篮子里。
2)只能用纸条提,手或身体都不能碰到油桶上。 2.幼儿第一次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如断了:想想办法,怎样让它更牢固些?
如成功了: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也可以提起来? 老师倒数5个数,你们拿好操作的纸条坐到前面的座位上。
2)集中讨论:
刚才谁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记录)还有谁也是这么做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那再来试一试,看能不能用其它办法,也将桶提起来。 注意:这次只能用一只手提。 3.幼儿第二次探索。
1)一种成功了,再试试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2)倒数5个数,拿好纸条坐到前面。
3)讨论:你用了什么办法也成功了?还有什么不同的办法?(记录)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不可能,现在通过尝试,我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卷、折、拧,把不可能成为了可能,真厉害!那到底哪种方法变出的纸绳最坚韧牢固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拉一拉。
4.幼儿游戏。
每个小朋友一张这样的纸条,想办法让它变得又长又牢固,然后找一个小朋友拉一拉,比一比,看谁的纸条最长最牢固,坚持到最后。
还有谁想挑战老师的?下次活动继续探索。
3 / 11
5.观看表演:纸绳秋千。 两位老师拧纸绳。
让一个小朋友坐在上面荡秋千。 厉害吗?
6.联系生活,拓展经验。
你们知道吗,这种拧绳子的办法,有时还能救人呢。比如在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门口出不去,有人就用家中的床单或窗帘撕剪成一条条,然后拧成布绳连接起来,从窗口放下,顺着布绳爬下去逃走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扑克牌排排站》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让扑克站立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
3、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扑克牌人手二十张。 2、记录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扑克牌是用来干什么的?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和扑克牌来玩新游戏。
二、幼儿探索怎样利用两张扑克牌让其站立在桌子上。
4 / 11
教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两张扑克牌,你们去试一试,看能不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然后把你们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待会来告诉大家。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尝试后交流。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请幼儿出示记录纸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为什么这个方法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呢? (3)我刚才看见有几个小朋友也用这个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但是后来又倒了,这是怎么回事?
(4)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5)他这个方法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几种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这几种方法都去试一试,待会你来告诉大家,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4、尝试后交流。
(1)你觉得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2)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刚才的办法,将扑克牌搭建的更高。
1、教师:刚才我们想出了不同的可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而且也讨论了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得更稳,现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20张扑克牌,干什么呢?老师要请你利用这些扑克牌来搭小房子,看看谁的房子搭的又高又牢固,待会也请你把搭房子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5 / 11
2、幼儿尝试。
3、请先搭好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记录纸和他人进行交流。
(1)交流搭建的不同方法。
(2)交流刚才在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4、集体交流。
(1)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搭的小房子。(教师将事先拍好的照片放出来与幼儿的记录纸进行比较)
(2)你向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记录纸和搭房子的办法。
(3)你刚才在搭房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谁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延伸活动】
刚才小朋友搭的都很好,待会我们到教室里大家一起设计图纸,用更多的扑克牌搭更高的房子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纸片不怕水》
一、活动目标:
1、探索使用辅助材料让纸片入水不湿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操作,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6 / 11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皱纹纸、塑料包装纸、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宽透明胶带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皱纹纸。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片,引导幼儿讨论不让小纸片潮湿的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纸片不怕水的游戏。我要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小纸片沉到水里而纸片不湿。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请你思考一下自己准备怎么做?你想选择什么材料呢?
(二)实验一:幼儿探索做用多种辅助材料使小纸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你们都想好办法了吗?好,下面就来试一试吧!如果你试了一次还想试第二次,必须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试完一种方法,你可以再试一种。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幼儿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幼儿予以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教师及时点评。
(1)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法,同种方法的幼儿进行补充讲述。
\"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没有成功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同伴帮助寻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谁没有成功的,让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
7 / 11
4、教师小结: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纸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纸也就湿了。 (三)实验二:提高难度,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开口的杯子让纸片不湿的方法。
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刚才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也找到了原因。现在老师要出难题了,只用一只杯子,能不能让小纸片沉到水底而纸不湿呢?
2、幼儿取出杯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方法,及时奖励成功的幼儿。
3、请成功的幼儿讲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师清晰演示全过程,边演示边小结实验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5、幼儿讨论寻找原因纸片不湿的原因。
\"刚才我们把纸严严实实包起来才不会湿,而杯子口这么大,纸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
6、总结:是空气把杯子密封起来使纸不会湿的。现在,我们把这个魔术带到教室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吗?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水娃娃漫游记》
【活动设计】
在一次餐后的散步中,天空不适地飘下了几丝雨丝,我本想让幼儿回教室休息,但呈入我眼帘的场景使我惊呆了。小朋友们有些在抓小雨点,像是和雨点玩游戏;有些在雨中旋转着身体,享受着大自然中的雨到底有多可爱;有些在抬头看着雨
8 / 11
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这时,我班幼儿茅怡婕问:“徐老师,天上的雨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呀?”蹲在地上的郭睿马上又问:“落在地上的雨点最后又到哪儿去了呢?”“那如果雨落到河里,河水漫出来怎么办?”王佳依自言自语的问。其他幼儿便纷纷加入了其中,你一言我一句参加了关于雨的热烈讨论中。于是《水娃娃漫游记》的活动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水娃娃漫游记”初步了解水娃娃的三态变化。
2、鼓励幼儿想像水娃娃的漫游过程,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水娃娃漫游图。
【活动准备】
1、课件《水娃娃漫游记》 2、蜡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出活动主题(播放照片)。
1、今天徐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想)
2、这个好朋友就藏在徐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照片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播放照片)
3、你们找到了吗?(水)对了,(播放flash)徐老师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水娃娃。
4、水娃娃也是你们的好朋友,小朋友想一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水娃娃?(幼儿讨论)
5、我们小朋友在这么多地方看见过水娃娃,那水娃娃会到哪里去漫游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9 / 11
二、倾听故事(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播放课件)(教师边讲故事边完成记录表)。
1、教师讲第一段(教师边讲边记录) (1)水娃娃的老家在哪里?(大海)
(2)他们请太阳公公帮什么忙?(放出强烈的光和热) (3)水娃娃变成了什么?到哪里去了?(水汽娃娃到天上去了)
2、教师讲第二、第三、第四段(教师边讲边记录) (1)在天上,水汽娃娃们很团结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白云)
(2)这是冷空气爷爷来了,水汽娃娃们冷地发抖,坚持不住地变成了什么?(雨点)
(3)有的水汽娃娃虽然坚持着,但是后来身上结了冰又变成了什么?(冰雹)
3、教师讲第五、第六、第七段(边讲边记录)
(1)这些雨点和冰雹掉到山上、陆地上变成了(地下水娃娃)
(2)这掉到河里的变成了河水娃娃,那掉到江里变成了(江水娃娃),(掉到湖里的变成了湖水娃娃。
(3)我们把所有的这些叫做谈水。
4、教师讲第八、第九、第十段(边讲边记录)
(1)有些淡水娃娃们想家了,回到了老家,又变成(咸水娃娃)
(2)我们把咸水娃娃晒干,变成了(盐) 三、幼儿合作完成水娃娃漫游图。 1、现在我们也给水娃娃拍几张照片。
10 / 11
2、请每四位小朋友组成一个小组。
3、现在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你们等会得分工。(幼儿讨论)
4、讨论好的小组可以去画了。 四、介绍水娃娃漫游图。
1、徐老师发现第一组他们分工很明确,请小组长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工的?
2、徐老师发现第二组在完成时有些停顿,在这中间你们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3、请第三组组长介绍一下水娃娃都去过那些地方旅行? 4、徐老师的嘴巴觉得有点干,我们一起回幼儿园喝杯水,也让水娃娃到我们的身体里去漫游一下好吗?
附故事:水娃娃漫游记
水娃娃的老家在蔚蓝色的大海里。一天,水娃娃们想到外面去旅游。于是它们就请太阳公公帮忙。太阳公公答应了它们的要求,放出了强烈的光和热,一会儿就把水娃娃们变成了水汽娃娃,再慢慢地把水汽娃娃们送上了天空。
在天上,水汽娃娃们集中在一起抱成团。哇,远远望去,水汽娃娃们变成了一朵一朵的白云。
这时冷空气爷爷来了,水汽娃娃们冷得发抖,有的水汽娃娃被冻得坚持不住了,变成了雨点,从天上掉了下来。 有的水汽娃娃坚持着,但是后来身上结了冰,慢慢地变成了小冰雹,也从天上掉了下来。
掉到山上、陆地上的雨呀、冰雹呀钻到地底下,于是就变成了地下水娃娃。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