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电专项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家庭电路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两根进户线分别为火线和地线 B. 零线在入户之前已经和大地相连
C. 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20A D. 当电路中发生漏电时空气开关会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进户线分为火线和零线,故A错误;
B、零线在入户之前已经和大地相连,故B正确;
C、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故C错误;
D、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漏电保护器会迅
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故D 错误.
故选B.
【分析】(1)进户线为火线和零线,为家庭电路提供220V的电压;(2)零线在入户之前已经和大地相连;(3)电能表上的10A(20A),其中10A为标定电流,即平时允许通过电能表的最大电流为10A,而20A为短时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4)带有漏电保护器的总开关具有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功能,当出现短路、过载(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和漏电时,能自动“跳闸”对人或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试电笔 B. 测液体体积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火线或零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故A正确;
B、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和凹面的底部相平.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故C错误;
D、测溶液的pH值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而不能把pH试纸放入溶液中,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方法:手接触试电笔的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火线或零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2)量筒读数是视线与液柱的凹液面相平;(3)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4)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值.
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面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 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
C. 家庭电路中的电灯、插座、电视机是串联的 D. 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替代
【答案】A
【解析】【解答】A、塑料挂钩的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上,是因为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A符合题意;
B、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家庭电路中的电灯、插座、电视机是并联的,不是串联的,C不符合题意;
D、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绝对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否则或发生火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即大气压强;(2)高压锅是利用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的原理煮熟食物的;(3)家庭电路中各电器之间,插座和电器之间是并联的;(4)保险丝应选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 B. 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C. 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 D. 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发光
【答案】B
【解析】【解答】A. 灯泡和两孔插座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所以它们是并联的,故A错误;B. 据图可知,开关接到了零线和灯泡之间;三孔插座的左孔接的是地线,上孔接的是零线,它们的连接都有错误,故B正确;C. 电灯开关已断开,图中M点通过灯泡与火线连接,所以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发光,故C错误;D. 两孔插座的左孔是零线,所以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不发光,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家庭电路中,各插座与各家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的;
B、开关控制灯泡时,开关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三孔插座连接:左零右火上接地;
C、试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
D、两孔插座连接:左零右火。
5.小明想用台灯照明看书,他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后,当闭合开关时,家中所有的电灯立即全部熄灭.原因可能是( )
A. 插座处短路 B. 台灯的插头内短路 C. 台灯的开关内短路 D. 台灯的灯座内短路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若插座处短路,即应该还没有插台灯时,保险丝就烧断,A不符合题意;
B、若台灯的插头内短路,即应该插上插头后保险丝就烧断,B不符合题意;
C、台灯的开关内短路,此时台灯的灯泡不经开关的控制,即始终发光,但不会发生电源短路,C不符合题意;
D、台灯的灯座内短路,当插头插入插座时,若闭合开关,会造成电源短路,使保险丝烧断或跳闸,使室内电灯立即全都熄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所有灯熄灭是跳闸了,原因是电路中有短路现象,因为在闭合开关时跳闸了,所以是灯座内短路.
6.小明同学寒假在家看电视时,为了取暖,便将一个电暖器拿出来.当他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时,听到“叭”的一声,同时从插座中冒出一股黑烟,电视机和电灯也都熄灭了,这个现象首先会导致的结果是( )
A. 电视机烧坏了 B. 空气开关断开了 C. 电暖器烧坏了 D. 灯丝烧断了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电路,各支路间互不影响,因此当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时,听到“叭”的一声.同时从插座中冒出一股黑烟,虽然电视机和电灯也都熄灭了,但它们并没有损坏,因此选项A、C、D不正确.
当他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时,听到“叭”的一声,可能是引起短路造成的,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会导致熔断器自动切断电路或空气开关断开,所以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保险丝通常安装在火线上,它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有过大电流通过时,保险丝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7.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 在建楼房里安装漏电保护器
B. 组装家庭电路时将开关接在零线上
C. 洗衣机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
D.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接触金属笔尾
【答案】B
【解析】【解答】A、在新建楼房里安装漏电保护器,可防止家庭电路发生漏电事故,A不符合题意;
B、组装家庭电路时应将开关接在火线上,防止维修或更换电器时发生触电事故,B符合题意;
C、洗衣机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接触金属笔尾,笔尖接触电线,可辨别火线与零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为了安全,家庭电路在连接时,开关要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8.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C后电灯与电冰箱是串联的
B.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C能使电冰箱金属外壳接地
C. 断开开关S时,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点都不会触电
D. 若在图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电灯或开关,甲处应装电灯,乙处应装开关
【答案】B
【解析】【解答】A.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C后,因为冰箱,灯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电灯与电冰箱是并联的,A不符合题意;
B. 三孔插座中上面的孔与地线连接,在用电器中与外壳连接,当用电器漏电时,通过地线将电流导入大地,从而保证人的安全,所以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C能使电冰箱金属外壳接地,B符合题意;
C. 断开开关S时,A点仍为火线,所以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会触电,接触B点不会触电,C不符合题意;
D. 若在图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电灯或开关,根据开关控制火线的原则,甲处应装开关,乙处应装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应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9.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庭电路的总开关应安装在熔断器的后面,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问
B.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C.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触电
D. 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立即闭合开关即可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总开关的作用是便于在检修电路和更换电路元件时切断电路,总开关应安装在熔断器的前面,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接在火线和控制用电器之间,A不符合题意;
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B符合题意;
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接触笔尾金属体是不会触电的),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C不符合题意;
D、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找到原因后再闭合开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方法:站在地上手接触试电笔的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火线或零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10.下列情况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自动“跳闸”的是( )
A. 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B. 双孔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C. 灯泡灯丝断了 D. 插头和插座接触不良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开关中两线相碰,只是开关不起作用,用电器总是工作,并不是短路,不会引起电流过大,“空气开关”不会自动“跳闸”,A不符合题意;
B、双孔插座一孔接火线,一孔接零线,两线相碰相当于直接把火线和零线接通,这是短路,会引起电流过大,“空气开关”会自动“跳闸”,B符合题意;
C、灯丝断了,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空气开关”不会自动“跳闸”,C不符合题意;
D、插头插座接触不良,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空气开关”不会自动“跳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
过大.
11.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发光的台灯突然不能工作,但其它电灯仍能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台灯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是( )
A. AC间断路 B. BD间断路 C. FH间断路 D. DG间断路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其它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不是保险丝烧坏了,没有发生短路,而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火线有电,而零线断路了,且是在B、D之间断路。
故答案为:B。
【分析】测电笔能亮,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上本该不亮,但也亮了,说明是零线开路了.
12.电压力锅是一种新型家用电器,集高压锅与电饭锅优点于一体,既安全又环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力锅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 电压力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C. 电压力锅煮饭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D. 电压力锅使用三脚插头是为了将外壳与地线相连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电压力锅属于电热器,它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电压力锅密封性很好,锅内气压可超过标准大气压,所以它是利用增大压强,使沸点升高的原理来更快煮熟食物的,故B错误;
C.电压力锅煮饭时冒出的“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而水蒸气是人眼看不见的,故C错误;
D.电压力锅这类大功率或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这是为了防止因漏电使外壳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解决本题必备知识:1.了解电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3.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三态会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4.三脚插头的作用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13.如图所示的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的反射 B. 力F的力臂l
C. 极
电灯的安装 D. 通电螺线管的磁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入射角为90°﹣50°=40°,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40°,故A正确; B、力臂是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而图中表示的是力F作用线的一部分,不是力臂,故B错误;
C、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上,零线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符合要求,故C正确;
D、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方向为电流的绕行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螺线管N极方向,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力臂是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
C、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上;
D、根据安培定则分析.
14.“元旦文艺会演”时,物理老师和电工师傅合作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注意:因该节目有危险,同学们切勿模仿)。首先电工师傅将两根导线的接头A、B分别连接到一标有“PZ220 100”的灯泡(如图甲所示)的接线柱C、D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随后,电工师傅断开开关,取下灯泡,物理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左、右两手分别抓住两导线接头A、B(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工师傅闭合开关,用测电笔分别测试导线接头A、B及物理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均发光,而在这一过程物理老师依然谈笑自如。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理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 B. 物理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C. 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零线被断开了 D. 往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火线被断开了
【答案】C
【解析】【解答】由于电源在接C、D两端时,灯光能够发光,说明电源是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该电压大于安全电压,故如果直接接在人的射体上,人就会触电,而现在人却没有事,说明是在人、灯交替的过程中,将零线断开了,因为只有火线与人体相连时,且人与大地是用绝缘木凳隔开的,通过人体的电流为零,人当然就没有事了,C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触电有两种情况:单相触电、双相触电.单相触电是站在地上,直接接触火线发生的触电事故;双相触电是同时接触零线和火线,发生的触电事故.
15.下列关于生活用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保险丝不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必须断开电源开关
C.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最好同时用一个插座 D.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答案】C
【解析】【解答】A、铁丝的熔点高,当电流过大时不会熔断,因此不能做保险丝,A不符合题意;
B、更换灯泡、搬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以防止人接触用电器时触电,B不符合题意;
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会使总功率过大,造成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C符合题意;
D、使用试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相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路的总功率过大,总电流过大,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16.如图是常用的带有多插孔的插排。小明家插排的指示灯已经损坏,但闭合开关后插孔上连接的用电器仍可以正常工作。某一天小明家装修时将切割机插入插排,切割机
工作时,家中的空气开关出现了“跳闸”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插排上的插孔与指示灯是串联关系 B. “跳闸”的原因一定是电路发生了断路
C. “跳闸”的原因一定是电路发生了短路 D. “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电路总功率过大
【答案】D
【解析】【解答】A、插排上的插孔与指示灯是并联的,A不符合题意;BCD、小明家将切割机插入插排,切割机工作时,家中的空气开关出现了“跳闸”现象,这说明切割机的功率过大,造成干路中电流过大,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家庭电路中跳闸的原因是电流过大,电流过大是原因是总功率过大或短路.
17.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
A. 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B. 在高压线附近的空地上放风筝
C. 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D. 家用电器外壳不用接地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接灯时,火线首先接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如果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火线直接接在灯泡时,虽然断开开关,但是火线和灯泡相连,触及灯泡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触及灯泡时更安全.故A正确;
B、因为高压线上是高压,在下面放风筝时可能会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故B不正确;
C、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能用手将触电人拉开,会使救人者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故C不正确;
D、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D不正确.
故选A.
【分析】(1)开关应该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2)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3)一旦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4)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18.如图所示的四张图片中,对应物理知识阐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闭合开关后看到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B. 乙图展示了发电机的原理
C. 丙图把拉线开关接在灯和火线之间更能保证用电安全
D. 丁图所示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答案】C
【解析】【解答】A. 甲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A不符合题意;
B.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该装置中没有电源,B不符合题意;
C. 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把拉线开关接在灯和火线之间更能保证用电安全,C符合题意;
D.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夺得电子,因有了多余电子带负电,毛皮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就会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19.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a点氖管不发光,检测b点氖管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泡短路 B. 灯丝断了 C. 开关接触不良 D. 插座短路
【答案】B
【解析】【解答】AD、若灯泡短路、插座短路,会造成家庭电路短路,使保险丝熔断或跳闸,用试电笔测A点氖管不会发光,故AD错误;
B、灯丝断了,开关闭合后,b点连接火线,可以使氖管发光;a点与零线相连,不会使氖管发光,故B正确;
C、开关接触不良,b点没有与相线相连,检测b点氖管不发光,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灯泡不发光,说明发生了断路,用试电笔检测时,若氖管发光,说明试电笔能与火线连通,据此分析解答.
20.当代家庭的生活离不开电,但也时常因为用电不规范造成火灾,以下用电措施不可能造成火灾的是( )
A. 同时使用许多大功率用电器 B. 电线绝缘皮破损后用普通胶带包裹
C.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 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来代替保险丝
【答案】C
【解析】【解答】A. 同时使用许多大功率用电器时,干路电流会很大,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导线发热,可能引起火灾,A不符合题意;
B. 电线绝缘皮破损后用普通胶带包裹,因为普通胶带不符合电气绝缘标准,可能在电流较大时绝缘能力下降而导致火灾,B不符合题意;
C.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是为了在电冰箱漏电时将电流导入大地,保证人员的安全,是正确的做法,不会引起火灾,C符合题意;
D. 保险丝熔断后,不可用铜丝来代替保险丝,因为钢丝在高温时也不会熔断,可能引起火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