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国际贸易中,采用海洋运输,则在用于结汇的备种单据中最重要的是( A ) A.提单 C.保险单 A.自然条件 C.上层建筑
A.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C.两者表现形式相同 A.英国古典学派 C.德国历史学派 A.货币 C.消费的商品
6.财政关税又称( A ) A.收入关税 C.进口附加税
7.关税的税收客体是( A ) A.进出口商品 C.法人 A.贸易协定 C.支付协定 A.双边账户 C.单边账户 ( A ) A.纵向一体化 C.动态一体化
B.水平一体化 D.静态一体化 B.自然人 D.海关 B.贸易议定书 D.通商航海条约 B.多边账户 D.存款账户 B.保护关税 D.出口关税 B.装运单 D.装运通知单 B.资本流动 D.社会生产力 B.两者量上相同 D.两者决定因素相同 B.法国重农学派 D.亚当·斯密 B.生产力 D.对外贸易
2.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D )
3.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的同一性是指( A )
4.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的是( B )
5.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 A )
8.两个或几个国家之间调整它们的相互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称为( A )
9.只在缔约国一方的中央银行开立清算账户,称为(C )
10.按参加国经济发展水平分,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形成的一体化形式,称为
11.如果进出口双方按CFR术语成交,保险应由( B )
A.卖方办理 C.双方自行协商 A.以使用本票为主 C.以使用汇票为主 A.结算 C.交单
14.信用证是一种( ) A.银行信用 C.公司信用 A.2% C.8%
B.买方办理 D.中间商办理 B.以使用支票为主 D.以使用期票为主 B.议付 D.信用证 B.个人信用 D.国家信用 B.5% D.10%
12.国际贸易结算使用的票据中,( C )
13.国际货款支付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和( )
15.按一般惯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罚金数额不应超过货物总金额的( ) .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试对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进行评价
答:①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用以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领先地位。
②对外贸易乘数揭示了贸易量与一国宏观经济以及各主要变量,如投资、储蓄等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某些内在的规律性。
③从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没有多少新意,与其他理论相比更侧重于政策方面,即理论的实用性,因而成为发达国家推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④该理论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一国的奖出限入势必会招致其他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长期看,会对一国经济与贸易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
⑤对外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才能成行。否则依靠降低出口价格来维护出口扩张的做法无法长期对国民经济增长奏效。
2、简述缓冲存货与出口限额的异同
答:相同点:两者均是国际商品协定中经济条款的一种。 不同点:①缓冲存货,就是由该商品协定的执行机构依照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规定,运用其成员国提供的实物和资金,干预市场和稳定价格。
当市场价格涨到最高限价时,抛售缓冲存货的实物以维持价格在最高限价之下;当市场价格跌到最低限价以下时,利用缓冲存货的现金在市场上由购,把价格保持在最低限价以上。主要采用缓冲存货的有国际锡协定和国际天然胶协定。
②出口限额,这种条款规定一个基本的出口限额,每年再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确定当年平均出口限额。年度出口限额按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分配给有基本限额的各出口成员国。一般固定部分占全部年度限额的70%,可变部分占30%.可变部分按出口成员国的库存量占全体出口成员国总库存比例进行分配。属于这种类型的有国际咖啡协定。
3、简述里昂惕夫之谜及其人力资本解释。
答:里昂惕夫之谜是指,里昂惕夫用美国40年代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美国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当时美国是一个资本相对丰裕、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统计事实和理论预言相反,人们不知道原因何在,便将其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其人力资本解释是,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优势是拥有很多经过大量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力。而教育和培训可视为对人力的投资,因此,高素质的劳力可称为人力资本,如果把这部分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美国就仍然是在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迷就自然破解。
4、简述倾销的三种类型及其目的和特征。
5、简述即期付款交单的支付程序。(请按顺序依次说明各个步骤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试述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并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你的理解。
答:(1)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形成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灵活偏好三个基本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经济为政策,把外贸和国内就业结合起来,创立了保护就业理论。
(2)凯恩斯主义的投资乘数原理指一国由于投资而引发的国民收入变动是投资量的N倍,倍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同理,一国的出口和进口波动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倍数效应,这就是对外贸易乘(K=1/(1-边际消费倾向)原理。外贸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公式为:国民收入=(投资额度±贸易差额)×贸易乘数。因此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可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3)该理论侧重于政策实施方面,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和报复反应。扩大贸易顺差只有在世界总贸易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成行,否则依靠出口价格来维持顺差的做法对国民经济无法长期奏效。 并结合自身情况谈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