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情况的调查

来源:六九路网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

人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这样是为东部发达的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随之而来的农村儿童和老人的一系列问题,也非常棘手。农村儿童有着这样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农村老人也有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名字“空巢老人”。这样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之关爱,父母的教育,他们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长大,他们的生活情况怎样呢?他们的受教育的情况怎么样呢?他们的身心发展又是怎样呢?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怎样,他们也需要关爱啊。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来XXXXXXXX镇做了一系列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主要采取串村走户;深入村、组、户、个人进行调查,实地访问;深入学校,实地调查;给农村空巢老人和比较困难的农户发放生活慰问金;帮助劳动困难的空巢老人进行劳动耕作。共走访了XXXXXX,在这内小学(北盘江长征希望学校)进行支教和调查。

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情况。以XXXXXX这内小学为例。这XXXXXX学也叫XXXXXX希望学校,学校位于XXXXXX这内村布依族山寨,距县城23公里。2006年10月,由成都军区、贵州省军区共同援建。

1935年4月红军一、三、五军团和中央纵队长征到达XXXXXX境内,在北盘江白层地域与守敌展开激烈战斗,原中央

军委副主席张震老将军时任三军团十二团教育参谋亲自参加了此次战斗,这是他在参加贵州赤水青杠坡战役负伤之后,第一次从担架上丢掉拐杖站起来参加的战斗。近年来,张震老将军经常惦记着北盘江流域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200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成都军区政委张海阳同志到兴义军分区视察时,针对当地学生上学难问题,决定由成都军区、XXXXX军区共同援建北盘江长征希望学校。

学校于2006年10月动工兴建,成都军区捐资30万元启动建设,修建了教学楼主体工程,2007年3月贵州省军区捐资30万元修建学校围墙、操场、排洪沟等附属设施,2007年9月学校建成投入使用。2009年7月以来,XXXXXXX局、交通局、XXXXXX政府等单位相继投入经费110余万元,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学校食堂和教职工宿舍楼、球场、厕所、引水工程,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兴义军分区赠送10台电脑、200个书包。2009年10月20日学校建设工程全部竣工。学校占地面积2.8亩,总体建筑面积1035平方米,有六间教室、两间办公室,10套教师宿舍和1个师生食堂,县交通局对通往学校8公里的乡村公路进行改造,保证了学校道路畅通无阻,并投入经费2万3千元修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希望之路”纪念碑。学校建成后达到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条件优越的标准。学校辐射半径为4公里,可解决4个自然村寨300余名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是雪中送炭的爱民工程。目前,学校有教师5名,办有一至四年级4个班,在校学生138名。

2006年至2009年以来,军地双方总投资173.3万(其中成

都军区出资30万元用于主体工程建设,省军区出资30万用于附属设施建设,省军区协调省水利厅出资10万元用于饮水工程建设,省军区出资20万元用于师生食堂建设,军分区出资5万元用于购置电脑10台,州政府应出资10万元经费用于校园绿化美化等建设,州教育局应出资15万元经费用于篮球场建设,县政府出资25万元用于教师宿舍建设,县委常委、县委书记郭玉海向省有关部门协调10万元用于师生食堂建设,XXXXXX交通局出资16万元对XXXXXX至学校8公理乡村土路进行路面改造,XXXXXX交通局出资2万3千元修建“希望之路”纪念碑)。总的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做的全面的调查,对学校的调查情况如下表:

师 资 人数、学生留守儿童 人数 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总体学校学生学生辍学学习成绩少、辍学之后的去差的原因 的原因 处 共有教师5占学校总人名,其中公办数的2/3 教师3名、民办教师2名,一民办教师也近七旬,学生总人数138人,共设一、二、三、四,4个年级4个班, 通过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调查和我们自己的上课感受: a) 学生跟不上上课节奏 b) 学生基础差,要一边上新课,一边补旧课 c) 学生科目单一,没有英语、美术、体育等学科 d) 总体学习成绩差 1) 学生底子薄,学习吃力 2) 大多数为少数民族,语言障碍 3) 学校师资力量差 4) 家庭教育薄弱 5) 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差 a) 学生自认为读书没作用 b) 家长认为读书不如打工 c) 上学路途遥远,家长不放心 d) 教师的授课却趣味性不高导致学生的厌学 1) 跟父母外出打工的非常多 2) 在家放牛,帮父母干农活 3) 在社会上闲逛,情况令人堪忧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出,在农村学校的对留守儿童以及其他学生的教育实在令人堪忧啊,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很薄弱,学生的学习底子差,学习跟不上节奏,还有学生家长、学生的读书意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学生失学过多,社会闲置青年多,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当前应该关注和解决的。在看下图:

50403020100学生人数(人)

从上图(这内小学学生人数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到高年级,人数越少,一年级和四年级的人数差距如此之大。高年级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学生,失学的反而是比较多。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一、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对孩子的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孩子缺少亲情关怀,可能导致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些疾病的产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成为一片空白,或者是不正确。二、孩子的学习情况令人堪忧。由于“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这就可能导致在家没人管,在校老师不敢管的“问题学生”,这对孩子的前途也是抹黑的。三、心理出现异常。由于缺少亲情的关爱,“隔代监护人”不善于和孩子沟通,可能导致孩子自闭等,或会很容易收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终究会让父母也遗憾,让孩子也受苦啊。四、学生的前途问题。十三、四岁的孩子本该在学校上课,但由于缺少管理,导致在社会上闲混,养成社会上的不良的习惯,抽烟、喝酒、打牌、赌博等。这就是对孩子前途的毁灭,对孩子人生的毁灭,也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是对社会治安管理的负担。

在XXXXXX调查中发现绝在多数老人有孤独、压抑、有事无人诉说之感。由于农民工知识和技能的局限,外出经常做一些脏、累、危险的工作,老人们还时时背着为子女担心的包袱。农村老人很少能听得懂普通话,因为他们有的很少走出村寨,都是桌少数民族言语,家里电视、收音机等电路都是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这使他们很少有娱乐活动。他们在家里有的带孩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有种田,种植一些花生、甘蔗、蔬菜等作物,今年的干旱让他们的主要农作物甘蔗收成大减。常年劳累加上情感孤独又添加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情感因素,对老年人身心造成莫大伤害,其中大部分老年人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究其原因是老年人受“养儿防老”传统思想影响对子女侬赖性强,子女不在身边,又很少有娱乐活动,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闲、自怜等消自身极情感。同时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无味。在调查中发现在一对老年夫妇中,如果其中有一个配偶去世,另一个配偶因为悲伤相隔不久相继去世。

猫坡村地处偏僻,离城镇有一、二个小时远,由于老年人行走不便,购物极为不便,这些“空巢老人”穿着衣物都是用了好几年的衣服,还有自己织的。子女外出打工,收入菲薄,经济拮据,生活困难。农务活是农村“空巢老人”又一重大负担,白天早早的起床就往土里赶,干农务活,晚上早早就休息,这样机械一般地过者日子。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问题,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们进城打工多赚钱改善生活,另一方面,希望子女也能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哪个老人不想在家安度晚年呢?生活所逼迫,经济

所不许。

这样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的解决,还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是我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由农民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建成,美好、和谐的社会。

报告人:社联会 XXXXXX

2010-12-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