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
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 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 1 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 肥料
B. 原料
C. 能源
D. 产品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答案】 1. B
2. C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 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
3 ~5 题。
3.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1
2 反映2014 年
A. 黄河下游区 A. 人均耕地多
B. 长江中游区 B. 农业劳动力多
C. 珠江下游区 C. 复种指数高 C. 流通效率提高
D. 淮河下游区 D. 淡水资源丰富 D. 储存难度增加
4.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5.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 出口数量扩大 B. 运输成本上升 【答案】 3. C 4. A 5. B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 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 6. 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首要原因是
A. 气温升高 A. 洪水暴涨 A. 林地 【答案】 6. A
7. D
B. 气温降低 B. 退耕还湿 B. 湿地 8. C
1070 米,
9 月底至次年 5 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
9 ~11 题。
C. 降水增多 C. 地面沉降 C. 草地
D. 降水减少 D. 冻土融化 D. 寒漠
7. 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8. 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6 ~8 题。
我国某公路长 500 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 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 9. 该公路位于
A. 吉林 A. 洪水频发 A. 针叶林带 【答案】 9. D
10. B
B. 内蒙古 B. 路面积雪严重 B. 山地草原带
11. D
C. 西藏 C. 泥石流多发 C. 高寒草甸带
D. 新疆
D. 路面冻融沉降 D. 灌丛荒漠带
10. 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11. 该公路北端海拔约 750 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3—47 题为选考题,考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 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 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
500 多万人口, 50 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
40 万,
2009 年, 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
6 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
100 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
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 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市,并新建保健园。图 5 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
2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6 分)
(6 分)
(6 分)
。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6 分 )
【答案】(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求大。
(2)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境污染严重,健康问 (3)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 ,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位置适中(有 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
(4)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较优,安静。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 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7 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 7 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 4~6 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 8 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8 分 )
(6 分)
(8 分)
【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 ;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 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 (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 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 做的第一题计分。
42.[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10 分)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 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 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图 田》。
2000 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
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
8 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
3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 “大地艺术祭” 活动的旅游价值, 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答案】 旅游价值: (“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 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
特点:艺术作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 损坏。
43.[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10 分)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 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 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 ;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