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学的科学

来源:六九路网
科学的科学

【摘要】科学是为了寻找事物的共性与特性,并利用这两个性质来预测未来和了解过

去。现在有许多科学理论是粗糙的,甚至是错误的。科学理论是经过人脑加工的,它是一种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这种解释具有历史局限性。在每个历史条件下,人类只要从思维上认为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对的,那么,这种解释就是那个历史条件下的“科学理论”。

【关键词】共性 特性 预测未来 了解过去 粗糙 宇宙规律

一.科学最重要的是寻找事物的共性。

在物理学中,物体遵循F=ma这个公式,这是所以普通物体的共性。物体与物体之间具有万有引力,这是所有普通物体具有的共性。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这是所有普通物体的共性。

在化学中,氧气与氢气发生化学变化会生成水,这是所有的氧气和氢气所具有的共性。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和生石灰,这是所有石灰岩具有的共性。

在经济学中,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是所有商品的共性。货币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所有货币的共性。

在生物中,人大部分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会呼吸,会思考等等,这是人的共性。绿色植物会光合作用,这是绿色植物的共性。蛾具有向光性,这是蛾的共性。

各种科学的例子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例举出来了。只要是事物它就具有共性,没有共性的事物不存在。比如:石头有质量,是石头的一种共性。它运动会有动能,是石头的另一种共性。水在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这是水的一种共性。。。。。。

二.事物除了有共性外,也具有特性,而且任何事物都具有特性。比如:两个铜球,虽然是相同材料,相同体积,相同质量,但它们还是两个不同的球。因为,两个铜球所处的空间不同,而且它们各自内部每个粒子的状态不同等等。只要能区分两个球,它们俩都具有特性,如果两个球的特性相同,说明两个球是一个物体。事物只有具有了特性,我们才能区分事物。

三.我们在寻找事物的共性时往往会很粗糙。比如:在潮湿的环境下,食物容易发霉,这是食物的一个共性。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共性是不是太粗糙了?后来人们才知道是霉菌的作用,潮湿的环境适合霉菌的生长,食物才容易发霉。有了霉菌的作用,食物会发霉是食物的一个共性。这种解释是不是就是完美了的呢?肯定不是。有了霉菌食物为什么会发霉呢?可能我们会牵扯到分子的相互作用。到了分子这个数量级是不是解释就完美了呢?肯定不是,只是我们无法想象。还有,人们以前知道,物体会往地上掉,这是物体的一个共性。但为什么会往地上

掉了?后来牛顿发现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的作用使物体往地上掉是物体的共性。这种解释是不是就完美了呢?肯定不是。万有引力是怎样发生的呢?万有引力是怎样作用的呢?物体的这个更深层次的共性我们还没有找到。我们可以想象,当今世界有许多已经找到的共性都是粗糙的——也就是说当今世界有许多科学理论都是粗糙的,甚至是错误的。科学理论是人脑经过加工而得来的。由于人认识的局限性,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在人们大脑中的反应是正确的,那么这个理论就是“正确”的。就像明明是一只驴,但大家都说是一匹马,那么它就是一匹“马”一样。亚里士多德曾认为,只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才会运动,当时人们都相信这个理论,但现在这个理论被推翻了。由此可知,人类的认识水平具有局限性。

四.科学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预测未来和了解过去。为了便于理解,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原因,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唯一的结果。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唯一的原因。因为,事物都具有特殊性。例如:1.两次用开关使电灯发光,在这两次事件中有两个原因和两个结果,第一次原因只能对应第一次结果,第二次原因只能对应第二次结果。其两次原因是不相同的,因为两次原因的时间不同。其两次结果是不相同的,因为两次结果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2.两个完全一样的电灯,使它们同时发光,这是两个事件。但这两个事件的两个原因和两个结果还是不相同。因为,虽然两件事的时间相同,但两件事所处的空间不相同,所以,第一件事的原因只能对应第一件事的结果,第二件事的原因只能对应第二件事的结果。由此可知,一个原因只能对应唯一一个结果。

谈到预测未来,可能会有许多人会说是迷信,是宿命论,但我只能说这是无知的。科学本来就具有预测未来的性质。在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就是天气预报。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不容易察觉的科学预测,比如:一个人用一把枪射击一个很大目标,我们可以预测子弹能射中目标;我们把一个铜球拿起,然后松手,我们可以预测铜球会落地;燃烧的火柴靠近汽油,我们可以预测汽油会燃烧……。以上的例子都是找到了事物的共性(那些现象都是此事物的共性),才能预测未来。有人会说,以上的预测是不是太简单了,复杂的预测能行吗?比如预测1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虽然我不能预测10后世界会是怎么样,但这种想法是可以实现的。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预测10年后的样子?是因为我们现在找到事物的共性太少,收集事物的信息太少。世界是由粒子组成的,世界上全部粒子的状态就是世界的状态。如果我们能把组成世界的微粒的每个细节都了解清楚,然后,计算出这些微粒将要受到哪些作用,知道这些粒子10年后的状态,我们就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世界了(世界上全部粒

子的状态就是世界的状态)。世界有这么多的粒子,把每个粒子的信息都收集起来是不能完成的,因为现在的科学还很落后。现在还有许多事物的共性都没有找到,这些粒子将要受到哪些作用是无从知晓的,离做出准确的预测还很远。现在我们只能收集少量的信息,做短时间,小范围,模糊的预测。比如:天气预报,经济预测等等。

预测未来是可能的,了解过去能否实现呢?这也是可能的。预测未来是知道原因,推测结果的过程。了解过去是知道结果,推测原因的过程,刚好与预测未来的方向相反。比如:知道一个铜球落下的速度与坐标,就可以推测它是从什么地方落下来的(使用公式s=1∕2gt2)。汽油在燃烧,就可以推测汽油是由火源点燃的。以上两个例子是简单的例子,有没有复杂的例子呢?当然有。比如推测一亿年前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地推测一亿年前的样子呢?是因为我们知道事物的共性太少,了解世界的信息太少。世界是由粒子组成的,世界上全部粒子的状态就是世界的状态。如果我们能把组成世界的微粒的每个细节都了解清楚,推测全部粒子以前受到了哪些作用,就可以知道一亿年前全部粒子的状态了,我们也就知道一亿年前的世界了(世界上全部粒子的状态就是世界的状态)。由于现在科技还很落后,我们只能收集少量的信息,做短时间,小范围,模糊的推测,比如:考古推测,历史记载推测等等。

六.科学是为了寻找事物的共性与特性,并利用这两个性质来预测未来和了解过去。现在有许多科学理论是粗糙的,甚至是错误的。科学理论是经过人脑加工的,它是一种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这种解释具有历史局限性。在每个历史条件下,人类只要从思维上认为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对的,那么,这种解释就是那个历史条件下的“科学理论”。一个原因只对应唯一的一个结果。如果一个原因对应的结果不确定或一个结果对应的原因不确定,那么,进行科学研究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不确定”就意味着找不到共性和特性,事物将要怎样变化无从知晓,再去搞研究等于疯子做事。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他遵循宇宙的规律,一切早已注定,只是人类能力太小,现在无从看清这个世界。一切早有定数,这不是唯心论,是宇宙的规律。

任华强

2011年2月17日

地址:贵州省印江县天堂镇天堂街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