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镜头语言运用

来源:六九路网
影视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镜头语言运用

余洪梅

(泸州市电视台,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简单地来说,镜头语言是最能表达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各种特色的一种形式,只有把镜头语言充分表达出来,才能让观众更加有效地了解节目的最终目的,才能全面地了解现场发生的事情及相关信息。本篇文章在对新闻现场进行实时报道的过程中,对镜头语言怎样运用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这些思考分析可以给电视新闻报道带来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镜头语言;运用方法

首先,我们要温习一下什么叫作“现场报道”。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现场录制的由广播电视记者所做的同期报道。现场报道包括记者的口头播报,实况记录,当事人及目击者的口述等,是最能体现广播电视新闻特点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具有强烈的纪实性,现场的情景、气氛、记者的情绪和感受一起构成的强烈的现场感,使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大大增强,使受众产生一种参与感。

一、在现场报道中应用镜头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方式(一)主题要明确

现场报道一般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或者重大活动,重要工程等。拿突发事件来举例,当记者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时,要立刻组成报道组,在最快时间赶到现场。而在赶到现场路途中,报道组就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现场发生了什么情况,共同商议是否采取现场报道的方式及流程。

整个现场报道都是靠一个一个连续的镜头构成的,镜头所呈现的内容就是要告诉观众的东西。记者想把什么告诉观众,取决于报道组明确的报道主题,也就是我们的意图。在采访泸州市纳溪区发生的一次山体滑坡时,我们就采取了现场报道的方式。把镜头当成观众的眼,从观众的了解需求出发去进行拍摄。清楚地呈现现场发生的事情,了解与该事情相关的人和后续情况就是我们的主要工作。现场报道能够对有效信息做出准确的传递,能够清楚表达整个事件的主题,让观众在观看报道时,可以迅速捕捉到发生什么事件,并对看到的情况进行分析,真正参与进来,而这些都与我们的镜头语言表达是否重点突出、主题明确关系密切。

(二)技巧要恰当

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摄像师在清楚报道意图以后,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技巧,通过固定镜头和推、拉、摇、移、跟等不同方式用镜头“说话”。比如,跟镜头表现进入现场,表现人物活动情况;移镜头呈现跟事件相关的群体和事件造成的后果;推镜头将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到最中心的点上,如核心位置、主要物件,主要人物;拉镜头呈现发生事件的环境或者跟主要人物相关的其他人物等等。

镜头景别,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也是相当重要的镜头语言。全景表现灾情发生的大环境,中景呈现人物活动的情况,近景观察主要内容,特写描写最细节的地方,如身上一个特殊的物件,人们眼中的泪水,或者颤抖的手等等,这也是最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镜头语言。

(三)要具有层次性

镜头语言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重要和次要的关系,二是前后的层次感。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过程中,要对选定的目标进行专门的重点的拍摄,用镜头语言重点反复呈现并加以解释,并且要做到表达对应和准确,符合实际,让观众对我们要重点介绍的东西有清晰的认知,对其他需要了解的内容有一定的记忆,主次分明。

另外就是前后顺序也要体现出层次感。比如我们前面谈到的那次突发灾害的现场报道,事件发生在哪里,哪些人跟这件事情有关系,事情的灾害程度有多大,事件发生以后相关部门如何处理等等,如果报道内容前后顺序颠倒,比如,到了现场以后,先报道相关部门和领导视察现场做出部署,再来谈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的现场报道顺序和层次就是错误的。

(四)主持人与镜头密切配合

现场报道很能体现出新闻人的报道水平,因为这样的报道形式要求的是主持人和摄像师要配合默契,对事件的拍摄、现场情况了解和播报要一次性完成,后期最多稍微剪辑就要完整播出,不加入后期配音。

在现场报道中,主持人的话语内容与镜头要保持一致性。比如,主持人的视线角度发生变化,镜头要随之移动,主持人的画外音提到的人物,镜头要立刻追拍,主持人指示某个位置的特殊物品,镜头要精准捕捉到。反过来,如果摄像师镜头里出现了主持人未注意到的重要信息,摄像师也要立刻提醒主持人关注。

二、镜头语言运用在现场报道中容易产生的不足之处(一)镜头语言和新闻报道内容容易产生脱节

在进行电视新闻的报道过程当中,有一些新闻栏目镜头所阐释的语言跟主持人画外音或者后期配音想表达的内容不匹配,产生脱节现象。在现场报道中也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主持人和摄像师新闻理念不相同,对报道手段掌握程度不相同,或者因为默契程度不够好,很容易产生镜头语言与新闻报道主旨不同步的情况。比如在地震后实施救援的现场报道中,要体现出灾难后国家相关部门采取的救援措施,要充分地展现出救援人员对整个受灾区域以及群众的救援情况以及对受灾群众如何进行安置,就需要大量的镜头来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新闻节目需要重点传播的信息,也是观众希望了解和特别关注的地方。

作者简介:余洪梅,泸州市电视台。

159

艺术大观 Art Panorama

(二)忽视镜头语言使得画面感染力不强

将镜头语言合理地运用好,可以充分地展现出一档节目的整体效果,但是往往在一些新闻媒体的电视报道当中将镜头语言忽略掉,从而导致了整个画面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以及效果,这样会对新闻报道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在泸州某县有一座桥梁即将合龙,它的合龙意味着千百年来两岸无法连通的状况从此结束。为了反映这一喜事,电视台派出了一组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由于经验不足,摄像师的镜头主要对准了主持人,由主持人从头讲到尾,观众想看到的桥梁如何合龙没有呈现,重要桥梁设计师和修建桥梁的工人们没有出现,两岸的群众在桥梁修通后的喜悦状态没有表现。这样的现场报道就失去了意义,报道组也没有完成好现场报道的任务,对观众来说更是非常失望。

三、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运用镜头语言的方法(一)掌握必要的拍摄技术手法

镜头语言在电视节目当中是必须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其存在价值。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更加需要好的镜头语言,它可以增加观众的关注点以及兴趣,在整个节目过程当中,让观众更加喜欢观看新闻报道的相关内容。因此,镜头语言要切合现场报道,让镜头变成语言,用无声的方式传递出有声的信息。所以要想做好电视新闻节目,就必须找到合适的拍摄方法,而且还要具有专业的技术操作手法。

特别要说的是,在所有方法中,现场报道采取的最多的镜头方式就是长镜头的拍摄。长镜头会持续性地表现出所要拍摄的场景,长镜头可以反映一件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镜头语言最集中的展示方式。长镜头拍摄就意味着不关机,每一个画面都必须有效,所有拍摄技巧都要灵活而无痕上接第158页

仔细品味靳埭强先生与陈幼坚先生的作品,揭开那些充更有胜者,两位大师相继选取了北京著名的地标建筑

满西方现代设计面具之下,可以品位到底是中国传统艺术物——天坛作为设计元素(如图10陈左靳右)。靳埭强先生以

他一贯的风格,通过墨色深浅变化来造型出形体,阐述意境,文化的余韵。他们的作品都能给世人带来一场美的视觉享

受,是一场视觉盛宴。陈幼坚先生与靳埭强先生所主张这种内敛而委婉,而这次陈幼坚先生也使用渐变的方式与奥运五

“今”互融、“东”“西”兼收并蓄的艺术设计,对传统环相结合,既运动又京味十足,这次两幅招贴一样是点、线、“古”

文化元素打乱重组,但仍然保留着设计里中国文化的真实内面、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基本元素与晕染的处理方式相结

涵。以这种“以古现今,东情西韵”,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合。但在两幅作品中,由于双方在各个天坛的颜色选取和对

化的再创造还将西方潮流设计融入其中从而引领新生的设计。于红色及黑、灰的处理上,表现方式的不同—申奥海报采用

总之,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外国文化的借鉴,都的是多层次的渐变,国际商标节则和往常一样依靠的是水墨

要重视做好创造性转换工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晕染,这让两幅作品更加不同。

继承传统,不是食古不化;讲设计的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绝不是要将中国符号生搬硬套到现代设计作品中,正如靳埭强先生所说的:“中国设计师偏好用中国的形式符号,这本身没有问题,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我希望这不应是一种表面上的搬用与模仿,而是要有真正的思考,这些元素应该在你的思考之下有所变化,变成你自己的语言[4]。”

  

参考文献:

[1]王序.陈幼坚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26.

[2]陈偲.陈幼坚设计理念与方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3]李婧,吴卫.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陈幼坚的创作特色分析[J].󰀁󰀁包装学报,2015,7(01):87-91.

[4]王作其.平面设计中书法元素的有效应用[J].艺术科技,󰀁󰀁2013,26(04):239.

(责任编辑:董冉达)地运用。要熟练地掌握长镜头的拍摄也是摄像师们奋斗的一个目标。

(二)把握关键点使镜头语言体现出重点

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运用镜头语言拍摄时应当抓住关键点。所谓的关键点就是把握住现场新闻事件中最核心的内容,有重点地去拍摄。眼前几个信息同时涌现在眼前,哪一个事情是事件的中心点?一群人站在面前,哪一个是事件的中心人物?这都需要拍摄者进行分辨。比如报道十字路口一个连环车祸,十几辆车撞在一起,目击者中谁最先看到?车祸起点在哪里?又比如,在报道一次定向爆破时,拍摄的重点对象是哪些?爆破点设置在哪些地方?要采集的重要音响是什么?要采访的关键人物是谁?等等这些都是镜头语言要体现的重要。使整个事件报道有实效性,传递出正确导向,让观众看到这些内容有思有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各大媒体的竞争下,电视新闻媒体如果想要持续获得观众的关注,就必须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新闻宣传不仅仅要有内容的真实性,还要充分地利用镜头语言,在有声语言以外增加更多的信息量,传递出新闻媒体的立场和观点,表达出人民的心声,体现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赵旭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镜头语言运用[J].记者摇󰀁󰀁篮,2019(02):67-68.

[2]王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镜头语言运用[J].记者摇篮,󰀁󰀁2018(11):46-47.

(责任编辑:董冉达)

图10

六、小结

1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