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镇肝熄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

镇肝熄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

来源:六九路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2月 第35卷2期(总第313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Vol.35 No.2

镇肝熄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

乔孟超

(河南省伊川县中医院康复科,河南 伊川 471000)

[中图分类号]R255.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9)02-0155-02

[摘 要]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用西药,实验组用镇肝熄风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头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较好。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头痛;镇肝熄风汤;对照治疗观察神经性头痛主要包括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是因不良生活习惯、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酗酒等因素致使脑局部肌肉、血管异常痉挛、扩张,刺激动脉壁痛觉感受器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心血管疾病,头痛部位好发于头颞侧、枕部、顶部[1-2]。主要有持续性头部闷痛、头部有压迫、沉重、紧箍感等表现,常伴随头晕、气短、失眠、焦虑、心悸等症状 [3]。本研究用镇肝熄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实验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6~68岁,平均(44.3±3.9)岁;病程1~9年,平均(4.1±1.0)年。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27~67岁,平均(43.9±4.1)岁;病程0.6~8年,平均(4.3±0.8)年。两组头痛性质、症状表现、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头痛部位多在两侧,也可向前额、两眼放散,有时放射扩散至半侧头部;②头痛性质多呈发作

性,多为胀痛、钻痛或搏动性跳痛;③头痛的发生与情绪、外感、月经的变化有关;④发作时常伴有畏光、闪辉暗点、出汗和其他血管-植物神经症状;⑤严重时常伴有恶心、呕吐;⑥当压迫颈总动脉或颞浅动脉时可使头痛缓解;⑦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神经性头痛的评价标准[4]。②中医辨证均属肝阳上亢型。临床表现为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②其他原因致头痛,药物过敏;③妊娠期及哺乳期,近期接受其他治疗;④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国药准字号H10930003)10mg,口服,1日1次。连续治疗2周。

实验组给予镇肝熄风汤治疗。玄参、川楝子、茵陈、天冬各15g,怀牛膝、代赭石各30g,生牡蛎、生龙骨各

4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汗出停止,其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汗出明显减少,其他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汗出及其他临床症状均无改善加重。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x±s )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3     21.04±4.63   14.26±3.46 观察组     43    20.71±4.27○   9.57±2.9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 临床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3 14 17 12 (72.1)观察组 43 22 18 3 (93.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6 讨 论

糖尿病多汗症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导致调节体温的自主神经受 损伤,引起汗腺分泌异常所致[4]。大约60%的糖尿病患者会伴多汗症 [5]。

糖尿病多汗症属中医 “消渴、汗证”范畴。多因禀赋异常或饮食、情志失节导致郁而化热,热盛伤阴伤气,营卫失调,腠理开阖失司,阴虚内热迫津外泄而汗出[6]。《临证指南医案·汗》指出“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治应滋阴清热降火,方选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

六黄汤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为“治盗汗之圣药”,养育阴与泻火清热并用,阴固则水能制火,热清则无可耗阴。方中生地、熟地滋阴,黄芩、黄连、黄柏清热泻火,黄芪益气固表,当归阴柔、养血滋阴。诸药合用,使阴固热清、营阴内守、卫外固密[7],汗出自止。

[参考文献]

[1] 吴颖.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消渴并汗证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0):746.[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6-237.[4] 陈秀龙,蔡克银.加味玉屏风散治疗老年糖尿病多汗症

40例[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3,11(5):53-54.[5] 侯建宁,王晓丽,马晓东.自拟益气养阴敛汗汤治疗

糖尿病多汗症50例[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l2):1324.[6] 蔡蕊.王顺贤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当归六黄汤治疗汗

证经验探[J].江苏中医药,2016,48(12):15-16.[7] 董桂芬,李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汗证疗效观察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9):1028.

[收稿日期]2018-09-09

·155·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2月 第35卷2期(总第313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Vol.35 No.2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益气活血汤

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

王战奎

(河南省武陟县中医院骨伤科,河南 武陟 454950)

[中图分类号]R274.118.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9)02-0156-02

[摘 要]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汤。结果: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7天及手术治疗后14天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疗效较好。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益气活血汤本研究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104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男20例,女32例;年龄60~78岁,平均(66.30±3.15)岁。对照组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60~79岁,平均(66.41±3.2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根据受伤史、X线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骨

折。①有外伤史;②腕关节周围肿胀,压痛明显,出现“餐叉”畸形;③骨折远端向掌侧、背侧及桡侧移位;④桡骨长度缩短;⑤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角度消失,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大于等于60岁,无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心肝肾肺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合并血管神经性损伤,依从性较差。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麻醉后根据X线

25g,龟甲、甘草各10g,白芍20g。心烦易怒加栀子、柏子仁,头晕、失眠加夜交藤,长期头痛加蜈蚣。水浸泡30min,再加水500~1000mL煎煮,取600mL于早晚2次口服,日1剂,日2次。连续治疗2周。3 观察指标

头痛改善情况(1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每次疼痛持续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分值范围0~10分,无痛(0分)、轻度(≤3分)、中度(4~6分)、重度疼痛(7~10分)。

用SPSS17.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疗效标准[5]

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血流图恢复正常, 3个月内未复发。有效:头痛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血流图有所好转。无效:头痛症状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变化。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组类实验组对照组χ²P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例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403253(92.50)4021811(72.50)

4.2424<0.05表2 两组头痛指标比较 ( x±s)

指标时间实验组头痛发作次数(次/治疗前3.5±0.3治疗后1.5±0.6月)

治疗前4.3±0.4

头痛程度(分)

治疗后1.1±0.3治疗前3.7±0.4

疼痛持续时间(h/次)

治疗后1.3±0.5对照组3.6±0.52.9±0.74.2±0.32.6±0.53.8±0.62.7±0.4t1.08469.60391.264916.26980.877113.882P>0.05<0.05>0.05<0.05>0.05<0.05两组头痛指标比较见表2。

6 讨 论

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邪阻清阳,瘀血痰浊。治疗以平肝熄风,疏通经络,止痛,化瘀为主[6]。镇肝熄风汤方中玄参、天冬、白芍清热、滋阴,川楝子平肝解郁,茵陈清热利湿,牛膝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代赭石、生龙骨平肝潜阳、重镇降逆,生牡蛎平肝降逆,龟板滋阴潜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肝肾、平肝熄风、镇痛、活血化瘀之效。

镇肝熄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金华,刘志军,颜春鲁,等.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

压大鼠促胰液素、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2):5493-5495.[2] 胡文举,孟志剑.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神经

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2):184-185,188.[3] 朱建贵,连凤梅,田琳,等.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神

经性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3):206-207,218.

[4] 肖哲曼,康玉琪.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基于国际头痛

分类3β版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6):396-399.[5] 金华,刘志军,张秋菊,等.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

血压大鼠酪酪肽表达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9):1093-1097.[6] 李亚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三叉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

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2):181.

[收稿日期]2018-09-29

·1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69lv.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