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仪器与实验 第18卷第4期 图5光的折射攮示器 参与物理探究话动,学生分组实验自然是首选的学习 方式,新教材也做了这方面的编排。我们充分发挥学 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实验器 材的支持问题。新教材把厚教材中有关平面镜成像的 教师演示实验,扩展成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实验室原有 器材显然不足。我们采用学较买3o块玻璃,教师用铁 丝做20个支架,学生每组带2只蜡烛、一盒火柴的方 法,就使这个实验顺顺当当地完成+而且l周内完成1_ O 十班,技果均不错。教学试验中也有类似情况:如在学 习测量物体速度时,教师先用玩具小汽车做课堂演示. 发现学生很感兴趣都想试一试,就把它扩展成学生分 组实验。玩具小汽车 秒表(电子表)、卷尺都由学生自 筹.虽然学生热情参与,但实验技果不好,因为学生带 的小汽车五花八门速度不好掌握.电子表计时不准,各 组之间的结论相差太大,不便讨论交流。于是学校统 一购买了玩具小车l6只、秒表16只,学生电子表(辅 助计时j、卷尺仍是每组自带,这样一来实验技果就好 多了。其实让学生自带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并不是 学校买不起,而是着意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 实验的认真态度,加强学生对“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这 十理念的认识,增强学生今后自主探究的脆力。 课改一个学期以来.我们不怕珥难,持续努力,共 白筹自制教具器材25种.140条件;完成学生小制作6 种,270泉件;完成学生分组实验6次。教学演示实验 的数量和质量获得很大的提高,有力地配台了我校物 理课政教学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收稿日期:20O2—02-09) m 4月 掠竞性学习案例 用多种方法潮量电阻(上) 刘彬生 北京四中100034 测量电阻是一个典型的实验课题,传统的做法已 经沿用多年。但是仍然可以发挥出更为丰富的内窖, 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的初中和高中课本中编排了以下的实验:用 电压表和电流表(即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井进而涮出 镍一铬台金的电阻率,用欧姆表测量定值电阻.用电压 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池的内电阻,在组装电压表前用分 流法测量微安表的内阻。这些实验中体现的思想和方 法是最基本的,但是未必能适用于其它的一些情况、对 象和要求。学生会想到许多问题.钟如:在只有电压表 或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怎样测电阻?怎样测电压表和 电流表的内阻?在测量较高阻值(1 n一104n)的电阻 时如何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怎样测另一根长度约 30era的铜丝的电阻?用欧姆表测出白炽灯泡的电阻 为什幺远小于由额定电压和功宰算出的值?怎样测量 二极管的电阻々怎样测量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内阻?怎 样测量电动机的内阻?测量电阻有什么用灶?这些都 是很好的探究课题。 上述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十方面: l一量电阻的甘皋有唧几囊?如柯看待车一曲一量 甘皋? 第一类是定值电阻,如线绕电阻、碳膜电阻、金属 骥电阻等。它们在测量电流很小的条件下,温度变化 很小+其阻值变化可以忽略,可以看成线性元件。第二 类是非线性元件,如钨丝灯泡、热敏电阻、晶体二极曾 等。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加上的电压不成正比关系.电 阻值臆着工作条件而改变。第三类是电源,如化学电 池、信号掠等,要测量的是它们的内阻。这类对象的特 点是能够产生电动势。许多情况下需要测量电表的内 阻。对于指针式直藏电表,可看作纯电阻。有些交流 电表中接有互感器.具有感抗。 2一量电阻的方 育碍■ ●柯鱼●不一的一量方 和饭暑? 第一类方法脆直接读出电阻值.简单快捷.例如使 用歇姆表、电挢和代替法。第二类方法是间接的,倒如 伏安法、分藏法、分压法等。一般情况下.耍依据测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旃l8卷第q期 教学仪器与囊验 对象和肘测量结果的要求选择测量仪器和方击,并且 它们要互相适应。 3矗样连年一重方法和素件来避克和^少叠量? 有些方法(例如伏安法)存在着系统误差,需要选甩 适当的条件(如电表的内阻和电路的接法)来减小.或 用某种方法来修正 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选 用适当规格的仪器和方法来碱小占: 4可吼甩拜圣方法地茬羲#? 重点是运用圉线法 对于来知的规律.可以试用 数学软件(如M^TL^B)幸探寻其函数关系。 5|l重电阻宥啤越妄斥t兑和用逢? 要让学生明白不是为r测量而测量.测量电阻是 有许多宴际用建的。倒如,知遭了电压表的内阻.就可 以估算出它接人电路时引起的测量误差;知道了信号 潭的内阻才能够匹配恰当的负载,以得到最大的功率 输出。 依据 进诸方面,师生可以共同设计出若干个探 究课题.舒组l圭触。下面弁绍 一些典型的案例。 【羹 1]伏安鲁崎垃一步研完 课本上实验测量的是50—3092的定值电阻。使 用J0408型伏特表的3v档.其内阻约为3kg2;J0407型 安培表的0 6A档.内阻约0 ln 伏特表内阻是教刮 电阻的100倍“上.故采用电流表外接击,能够碱小电 表的接人误差(即电压表{}魂或电流表分压造成的系 统误差】 下面研究一些新的情况: (1】待制的金属膜电阻额定功率为l,4 w,阻值凡 较大,为30092—4 ̄0g2 电源为两节干电池。豫了上述 两个电表卅再提供:①毫安表(量程。一10mA,20分度; 内阻R^约40,但未标明)。@J041】型多用表(直流电 漉表有l、10、lifOmA三档,内阻未标明;直流电压表有 2 5、10V两档适用.表头上标有“5kn/v一”)。 学生设计r以下几种方案: A用伏特表的3v档测电压.毫安表测电流。将 毫安表内、外接各一次试测,如图1所示。发现这两次 毫安表的示值差别较大,而伏特表的示值差别极小,仅 变化约1% 这表明毫安表的内阻 远小于待测电 阻 ,决定采用内接法做正式测量。 B算出多用表上2 5V档内阻 约为12.5k1.2,用 它测电雎.用毫安表测电流。考虑到 约为 的30 倍,决定采用毫安表外接傲正式测量 为了防止多用 表超过量程.取5092的变阻器接戚分压电路,j胃控加 在待测电阻上的电压 围1 c用伏特表的3V档测电压,多用表上10mb.档穗 电流 内、外接备一次试捌,发现两次电压值的差剐和 两次电流值的差别都相当大。这表明伏特表的分流作 用和多用表的丹压作用都不能忽略 于是采用了两种 修正的办法。其一是用外接法测量,由两个电表的示 值算出阻值 .这是m与 并联的等技电阻。再将 3kfX作为R 的已知值,从而求出 其二是用内接 法测量,由两个电表的示值箅出阻值 ,这是多用表 上10mA档内阻 与 串联的等效电阻。再观察和 分析说明书中多用表的电路围,得知10wA档的凡= 72n,乩而求出 ,。 D.使用的仪表与方案c相同.电路如图1所示。 在保持 恒定的条件下,外接时记下两个电表的读数 U 和 ,此时有U:U + 内接时记下两十电表的 读数 和,,此时有盯:1(R + )。由上述两式悄 , , r 去 ..得到R=旱+ £ 一苦 J 评价上述方案:方案A的特点是在已知条件不足 时通过试测选择电路的接法。操作较简单,毫安表分 压造成的系统误差相当小。方案B侧重于寻我内阻 大的电压表.能够学会依据表出的参数计算指针式多 用表上电压档的内阻 再者多用表2.5v档为5O分 度,分度值为0.05V,小于.1.0408型伏特表的分度值.可 使测量电压读数的相对误差较小 但是多用表分漉造 成的系统误差较大,约为3%。方案c考虑到多用表 10mA档为50分度,分度值为0 2mA,小于毫安表的分 度值,可使测量电流读数的相对误差较小 但是遇到 了不能忽略系统误差的问题,促使研究做謦正的方法。 修正后得到的 值比前两个方案准确。其中第二个 修正击能够学习阅读说明书,提高分折电路的能力,认 识多档环形分流电路的原理 方案D是一位初中生 设计的,反映了他运用敷学的能力较强。此法的优点 是无需知道电表的内阻,但必须设法保持电压 恒 定。当 在几百瞅以上时,用干电池对图l的电路 直接供电.u能近似保持恒定 (2j如果能提供敷宇式多用表,则可以学捌更多的 知识和技能。以普通的敷字表为例,一是它的电压档 内阻至步也有IMQ,在本窭验中完全可以忽略它的分 一5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学仪器与实验 第l8卷第4期 疏作用;二是它的示值准确度高, 三位半 数字的电压 或电流值的误差仅有千分之几 三是可 用它的欧姆 挡直接测量电阻值,也能够得到 三位半”数字,准确度 比指针式多用表的欧姆档高得多,可以作为标准用来 检查前述A、B、C三十方案所得结果的优劣。 (3)借助电压表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或者借助电流 表测量电压表的内阻,是伏安法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要求:@设计测量电路,如圉2所示;@讨论在选种情 况下能否避免电表的接^误差;@进择和搭配合适的 电表。 图3 护电阻 开关 断开时调节 使微安表 达到满 期度值 然后保持R 不变,接通 .调节电阻箱 .使微安表示值恰好为÷ 。如果能忽略接通K后 干路中电流,的增加.则可以认为 = .。显然这种 方法存在着系境误差,导致R< 。为了碱/J、这种误 差,应当使 .+ 2远大于 。可以要求 .+R2≥ 100R ,学生据此选取 .、 :的阻值和电源E的电压 如图中所注 不具备上述条件怎么办?可以再取一强微安表监 控干路中的电流,使之保持恒定。学生设计出圉4所 示两种电路.微安表 是待攫f表, 是监控表,可 以用另一只J0415型微安表,电蔼为一节干电池 甲 圉用电阻箱 调节干路中的电流,通电前预置为 8m。乙母用变阻器R.接成分压器凋节干路中的电 流,通电前a端。这两十电路在接通K前部1惆节R.使 ——6—— 2 4月 满偏,井记下 的示值l。接通 后反复调节 .和电阻箱 ,使 A.恰好半偏而 的示值不变。 这样就避免 前述方法的系统误差。有的学生提出甲 图可“省掉监控表,接通 后先调节 使待测表半 1 偏,记下此时 的阻值 。将R.的阻值增加÷ 来 补偿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以保持干路中的电流不变。 再调节R使待测表恢复半偏,则可认为此时R=R.。 这种补偿是近似的,但效果相当不错,将这样得到的 值与前面的测量结果比较就可看出。 】5V 乙 图5 表的示值复原。尉此时R;R 对于代替法应当讨 论 它是否也适于测量其它电阻器?检测表不准确是 否会造成误差?更有一十重要的问题值得研讨.那就 是:代替{盍不存在理论上的缺陷,有些学生认为它的测 量结果覆有误差 是否如此?做一下就知道了。对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B卷第4期 教学仪器与实验 21D2年4月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数学基础 成世强 (北京朝阳区东方德才学校 100020) 秦晓文 邵泽义 (北京教科院教研中心100031) 摘要 牛顿第=定律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 个难点 目前教材和教学中通常采取的方挂是:先用控制变量法得到 两条宴验规律 F和… ,然后把两者综合戚…F m 这种做祛的数学依据是 不证自明“的吗?长期以来 很多物理教师对此感到疑惑.本文将此问题做美麓词 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 数学基础 些探^的理论探时,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您可能也遇到过“F情景:在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课堂上,经过师生们的共同 努力 终于完成了两步工作:当17t保持一定时.得到n F;当 保持一定时,得到… 如果经过启发 =厂c , )。 命题一:如果函数 =,c ,Y)满足条件: 当 保 持一定时,Z v”,则 =,( ,Y)是可分离变量的,并 且其形式可表示为 =g( ) T,式中函数g( )是关 于 的单元函数。 后学生能得出关系oz F・m .邪幺敷学目标就实现 r。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每到这一关键时刻,总是有相 当~部分同学得出 F・m 的结果来让休“难堪 l 证明:函数Z=,{ ,Y)满足条件: 当 保持一定 时.z y’’的数学吉义可以理解成 : ( ),式中 他们总是理直气壮地说 上两式的两边分别相乘不就 得到Ⅱ F・m 嘛! ( )是仅仅与 有关的函数,所 ,当 一旦确定之 后.k( )即是常数 这个问鼯看似简单 但其直接、明朗的论证还真是 不太容易,这的确是个数学问题 而每到这 时候,教 师们只好用匣证法来说服这些学生:只有季认 17t一。这个结论.那幺实验的两个结论,即当m保持F・ 一 z:,( ):譬 . =g( .,)r y(y≠0) (1) 定,刚 z F 当F保持一定,则 这时,正确的结论” 。。才是台理的! 式中:g(”):丛 下面,对Z=g( ,Y) Y做关于 的偏导数: 升=,・m…。似乎得到r一致的默 许=但是不难看出,仍有一些同学面带疑惑,看样子只 有老师蛤出一个正面的回答他们才算甘心。 逸就是高中物理教师们熟知的“ F・m ’的数 一 虫 : 一 … )+坌 a ・, 又1.__aZ( ),式中 ( )是仅仅与 有关的函 学问题。有关它的正面的数学论证,认真地做起来还 数。 真不简单,现论述如下: 为叙述或论证时的方便,不仿先争Z= ; =F; 所以g( ,y)+童 ・y=^( )式中 (z)是 ,Y=17t一 则“ F m…’的数学逻辑问题就转化为 仅与 有关的函数。这就意昧着g( ,Y)是一十仅与 有关的单元函数,也即: Z xy的数学逻辑问题。设Z. ,Y三者的关系为z 同一个电路.将监测表的示值分别取得很小和取得尽 量大时测出的R,有差异;监攫I表取相同的示值,分别 用甲腰和乙图测出的R 也有差异=这是因为存在着 还有学生提出:何必如此费事,按照凰2甲用伏安 法测量不是很简单吗?确实如此。但是必须考虑到 J0415型微安表满偏时两端的电压只有约100mV,用 J0408型伏特表的3V档去测量是不可行的,因为它只 偏转1分度 采用数字电压表则可以,因为普通的数 检测等效性的灵敏度问题,代替是不可能完全准确的 监测表取较大的示值时灵敏度较高;甲图电路中有最 少约7kn的R.,使R的变化对监测表示值的影响相 当小,而乙图电路的总电阻仅有约1kO.R的变化举足 轻重。再者人读电表时也存在着判断的误差。 字多用表上都有直流200mV挡,恰好合用。(待续) (收穑日期{2002-02.2a) 7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