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土木工程CAD是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从事工程设计及CAD应用和开发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图形系统中有关硬件配置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图形生成与输出的基本原理,学会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土木工程CAD是土木工程科学中一个比较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处理土木工程设计中的信息。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最新发展,掌握CAD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土木工程CAD硬件环境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熟悉各类图形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器、显示卡、打印机、绘图仪等)的工作原理和各项主要技术指标。
3.计算机图形学是土木工程CAD技术的数学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二维图形生成的原理和常用算法,掌握主要几种图形变换(二维、三维几何变换、投影变换和窗口裁剪)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4.AutoCAD2000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绘图软件工具,在土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AutoCAD2000的基本命令,能够用该软件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土木工程施工图。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上机实践内容由低到高分为“了解、学会、熟练”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 学时、教学安排、教材与教学环节
一、学时分配与学分 1.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72学时,其中电视录像25学时,上机实践20学时,自学及其它27学时。
章号 1 2 3 4 5 6 内容 绪论 常用图形输入设备 常用图形输出设备 二维图形生成的常用算法 图形变换 AutoCAD应用 合计 课内学时 2 4 4 8 12 42 72 电视学时 1 2 2 4 6 10 25 上机学时 20 20 其它 1 2 2 4 6 12 27 2.学分 本课程共4学分 二、教学安排
“土木工程CAD”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一个学期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三、教材 1.文字教材
根据远距离教育要求和电大学生入学时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以文字主教材和文字辅助教材两部分组成,并采取合一式编排。各章中前面部分为主教材的内容,后面部分为辅助教材的内容。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用书,主教材部分的内容是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辅助教材部分的内容是对主教材相应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例题与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
文字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媒体之一,教材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对教材中的概念叙述要直观无误,方法的阐述要详细,论证要清楚,要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要适合成人、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要便于自学。 2.音像教材 电视录像 3.其它辅助教材 CAI课件 四、教学环节
2
1.本课程配有电视课和实验课,是重要教学形式。
2.自学
自学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远程开放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收看电视、直播课堂和网上教学辅导等方式进行学习,各教学点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助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3.面授助学
面授助学要服从于教学大纲、文字教材、音像教材,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通过原理分析、基本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应用CAD技术解决土木工程中的是实际问题。 4.作业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作业内容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主,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逐步加深对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 5.上机实验
上机实验是学生学好本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实验内容以教材中的实验指导为依据,通过上机实验,加深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提高CAD技术的应用水平,达到熟练使用AutoCAD2000完成施工图绘制的目的。 6.考试
考试题目要全面,符合大纲要求,同时要作到体现重点,题量适度,难度适中,题量和难度的梯度应按照教学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不出难题、怪题。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绪论(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及应用 2.计算机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图形信息的计算机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图形程序设计 难点:图形信息处理系统
3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图形信息处理系统
2.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了解图形程序设计原理
二、常用图形输入设备(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键盘和鼠标 2.扫描仪 3.数码相机 4.数字化仪 5.其他输入设备
重点:图形输入设备的作用和意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难点:各种常用图形输入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图形输入设备的作用和意义
2.了解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3.熟悉各种常用图形输入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三、常用图形输出设备(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显示器 2.显示卡 3.打印机 4.绘图仪
4
重点:图形输出设备的作用和意义,显示器、显示卡、打印机、绘图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难点:各种常用图形输出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图形输出设备的作用和意义
2.了解显示器、显示卡、打印机、绘图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3.熟悉各种常用图形输出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四、二维图形生成的常用算法(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数学基础——行列式及矩阵运算 2.点、直线的生成 3.圆弧、椭圆弧与二次曲线 4.填充
重点:线性变换与矩阵,点、直线、曲线和填充的生成算法 难点:直线和弧线的生成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线性变换与矩阵的基本理论 2.熟悉点、直线、曲线和填充的生成原理 五、图形变换(1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图形的几何变换 2.投影变换 3.图形的裁剪 4.图形变换与图形设计
5
重点:二维基本几何变换、几何变换与齐次坐标表示、常用投影变换、窗口与视图的坐标变换、二维线段裁剪、图形设计与生成
难点:齐次坐标、变换矩阵、视窗变换和二维线段裁剪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理论 2.熟悉各种图形变换的变换矩阵
3.熟悉窗口与视图之间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
4.熟悉二维线段裁剪的基本原理 六、AutoCAD应用(2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AutoCAD2000简介
2.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的使用,图形信息的组织与管理等)
3.绘制建筑平面施工图 4.绘制建筑立面施工图 5.绘制建筑剖面施工图
重点:AutoCAD2000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的使用,图形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建筑平、立、剖施工图的绘制 难点:图形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 2.掌握图形信息的组织与管理理论及方法 3.掌握建筑平、立、剖施工图的绘制过程
第四部分 上机实验内容与要求
一、上机实验内容(20学时)
6
实验一 基本操作
实验二
基本绘图命令
实验三 基本编辑命令
实验四 图形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一) 实验五 图形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二)
实验六 绘制建筑平面施工图 实验七 绘制建筑剖面施工图 实验八 绘制建筑立面施工图 二、上机实验要求
实验一 熟悉软件环境、设置自己基本绘图参数
实验二 能够熟练使用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包括:点、直线、圆、圆弧、矩形、多边形等图形元素的建立方法,多段线的绘制方法,样条曲线的绘制方法,图案填充方法
实验三 能够熟练地建立对像选择集,以及使用基本编辑命令,学会对象捕捉与对象跟踪方法
实验四 学会图形显示的特性和控制图形显示的几种方法,及图层的设定、线型、线性比例、图形比例的设定
实验五 学会块的设定与插入方法、图形的外部引用方法、尺寸及文字的标注方法
实验六 能够熟练地运用AutoCAD绘制建筑平面施工图 实验七 能够熟练地运用AutoCAD绘制建筑剖面施工图
实验八 能够熟练地运用AutoCAD绘制建筑立面施工图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