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柱缺陷置换修复施工方案

来源:六九路网
香木林 . 望江兰庭 B 栋一层柱置换修复

工程

施 工 方 案

四川省建筑新技术工程公司

二 O 一六年五月十九日

香木林 . 望江兰庭 B 栋一层柱置换修复工程

方案会签表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四川省建筑新技术工程公司

第一章 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 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及四川省建筑新技术工 程公司在充分研究了加固设计图纸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基础上编制 而成。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和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的合理利用, 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是 “经济、科学、合理、 优质、安全、高效 ”,同时注重一些先进工艺的运用,提高工程科技 含量,使工程质量与工期得到有效控制。

本施工方案不但在施工方法的选择上力求科学合理经济, 而且对 结构加固、 房屋维修等建筑业一些通病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信 在此施工方案的指导下, 定能为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及加快施工进度 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依据 第一节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香

木林望江兰庭, 项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区, 为框剪结构。 在对该工程 B 栋一层浇筑柱子混凝土时发现该楼层 B-A~1/B-0A/B-4 框架柱中部混凝土表面不密实,呈蜂窝状,强度不符合要求,经四川 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现场勘察决定,需要对该柱进行置换处理。

第二节 加固施工主要依据

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的 《香木林 . 望江兰庭 B 栋一层柱 置换修复工程》设计施工图;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6; 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2006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5.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550-2010; 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7.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50448-2008)

第三节 加固施工主要材料

1、水泥及混凝土:

加固用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早期膨胀第W类水泥基灌浆料 (加 粗骨料),其性能满足《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50448-2008第4.1.1条的要求,其抗压强度》65MPa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一种水泥基自流型微膨胀干粉砂浆, 具有早 强、高强、自流动和微膨胀等特性,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等 工程。

产品特点: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Mpa以上,28 天强度

最高可达65Mpa以上。

具有高自流性: 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 不需振捣便可填充全部 间隙。 微膨胀性:灌浆后无收缩,保证新旧混凝土之间紧密接触。 冬 季施工性:最低允许在-10 C气温下进行室外施工。

耐久性:本品属无机胶结材料,使用寿命大于混凝土使用寿命, 经 200 万次疲劳试验, 50 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

2、钢筋及焊接材料:(根据拆除情况定)

(1)、钢筋:HPB235级,HRB335级,HRB40(级。

( 2)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设计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 ;且钢筋 在最大

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 9%。

( 3)、钢筋优先采用搭接单面 10d 或双面 5d 焊接连接,并按验收规 范认真进行质量检验。

(4)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 HPB235级,HRB335级或HRB400 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5) 、钢筋的连接构造、钢筋锚固及设置要求详《11G101-1》中相 关规定。 ( 6)、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无经进场检验的钢筋及再 生钢筋。

( 7)、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无经进场检验的钢材。 连接用焊条见表一:

再絆 耐 HB235 HRB335 HRB400

DE4303 E4303 E5003 E5003 E4303 E.?Cu3 E5503 E5503 RI呗 E4316 E4315 E5016 E5015 E5C16 〔6015 — E4303 E4303 E5003 — 3、所有加固用材质均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要求。

第三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柱受损部位混凝土置换施工

为保证施工质量,应先对该柱周边梁构件进行支撑卸荷处理, 待 支撑系统安装完毕并顶紧后再对受损部位混凝土进行置换处理。

一、支撑系统及受损混凝土剔除施工

剔除松散混凝土前应对受损柱周边梁进行有效可靠的支撑; 用钢管脚手架支撑。具体支撑详图附后:

支撑 搭设采

肋覆

6.050

将受损柱松散的混凝土采用人工轻敲细打方式彻底剔凿干净,

为保证节点区域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适当扩大混凝土的剔除范围 剔除方式为(图一):

剔除林嵐边不密实混囁士 重新浇说高强度澎桨料

剔凿不得对结构有大的振动,不得损伤钢筋,并做好临边防护 工作,防止混凝土块落下伤人。工人需做好自身安全措施。

在对混凝土剔除时应进行变型观测,观测方法为在该楼层远端

剪力墙或框架柱做好参考点,并在置换柱的梁侧面做好观测点, 观测 应贯穿整个置换施工直至支撑拆除,发现变型超过规定数值应立即停 止施工,并启动现场应急措施。

二、受损混凝土构件置换施工

若钢筋受损,置换前需对受损钢筋进行更换,钢筋更换采取附加 等强度钢筋,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凿毛,并采用压力水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 模板制安:采用木模板将受损部位进行圭寸闭,模板高度比受损修 复区域高出100mm

模板沿柱一侧制作为带30mm宽喇叭浇筑口

将灌浆料按生产厂家比例进行配制并搅拌均匀, 由于本工程灌浆 料使用量小, 现场搅拌采用手持电锤进行搅拌。 灌注灌浆料采用人工 方式将灌浆料注入模板内。

灌浆料为自密实材料, 在灌注过程中无需进行振捣, 灌注时注意 观察模板内灌浆料走向, 待灌浆料灌注到模板顶部时停止灌注, 待静 置 5 分钟后观察模板内浆料是否下沉,若下沉继续补灌至满。 三、模板安装工程

模板安装质量除应符合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和《木 模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外,应着重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 支承、固定情况,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逐项评定验收。 2. 模板的支设必须保证结构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的正确。

3. 在高强度二次灌浆料浇筑前, 应检查承重架及架子支撑扣件是否拧

紧,拧紧螺栓力矩控制在50N •mo

4. 模板安装好后用封边材料将模板周边进行封边处理以防止灌浆料 漏浆。 5. 拆模顺序遵照先拆支承件和连接件, 再分块逐步进行拆除、 拆除后 连接件和

支撑应分类堆放,模板进行清理、涂刷。

6. 浇筑前 1h 应将模板充分润湿,并将模板内建渣清理干净,并保证 浇筑时模

板内无积水。

四、高强度二次灌浆料灌浆施工

本工程柱混凝土缺陷置换加固施工灌浆料浇筑高度为柱中部位, 灌浆料浇筑一次浇筑完毕。

1. 高强度灌浆料浇筑

浇高强度灌浆料前,原结构混凝土界面应提前 24 小时浇水使 界面充分湿润,清理建筑垃圾,校正模板位置。

高强度灌浆料按 10%的标准加水搅拌。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拌 和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根据本工程特点建议采用人工搅拌, 人工搅拌时间在 5 分钟以内完成。搅拌完的灌浆料,随停放时间表 增长,其流动性降低,应在

40 分钟内用完。严禁在高强无收缩灌 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

柱浇筑灌浆料加固时为便于灌注,模板上面制作成斜口,配以喇 叭浇捣口,必要时加高加厚高强度灌浆料外包层,待加固高强度灌 浆料达到C15时,将柱侧突出部位凿掉。

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了,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 间。一般不超过 2 小时,如超过 2 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高强度灌浆料时应注意观察模板、钢筋及保护层厚度,发现 问题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高强度灌浆料初凝前修正完好。

高强度灌浆料浇筑完毕后,应在 12 小时内对高强度灌浆料加以 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保持高强度灌浆料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 期一般不少于 7 天。

2. 高强度灌浆料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灌浆料浇筑时, 由于该材料为自密实材料, 不宜采取振捣 方式。

灌浆料浇筑中,要注意钢筋保护层厚度,并按规范要求,取样做 试块。 灌浆料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支撑、钢筋绑扎等情 况,并进行巩固维修。

第四章 柱置换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混凝土结

构工程加固技术规范》 及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施工、检查和验收。

应对原构件混凝土存在的缺陷清理至密实部位,并将表面凿毛, 被包混凝土棱角应打掉,同时应除去浮喳、尘土;

原有混凝土表面应冲洗干净, 浇筑高强度灌浆料前, 原混凝土表 面应洒水充分湿润;

对原有和新设受力钢筋应进行除锈处理, 受力钢筋施焊应逐根分 区段分层进行焊接;

模板搭设、 钢筋安置以及高强度灌浆料的浇筑和养护, 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采用现场搅拌高强度灌浆料的方式,为确保高强度灌浆 料质量,我公司将严格按高强度灌浆料工程质量预控步骤操作, 并采 取以下措施: (1). 原材料:高强度灌浆料进场提供厂家提供的合格证及检验报 (2). 试块制作:试验工按规范要求在现场分别取样制作试块,取 样数量按高强度灌浆料台班和方量计算。

(3). 制定严格的高强度灌浆料浇灌方案,施工浇灌过程准时、有 条不紊地进行。

第五章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进

场施工时与所在地区的环保部门及 时取得联系,针对所在地的特点,认真控制施工可能产生的粉尘、噪 音、废水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并将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工作纳入现 场的总体规划,认真做好。 一、粉尘控制措施

设置专人清运建筑垃圾,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施工后及时清扫, 清扫时做到先洒水,润湿后铲除清扫,将建筑垃圾及时处理清运,防 止粉尘飞扬。 二、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扰民的噪音,对容易产生噪音的钢筋 加工、搅拌机、高强度二次灌浆料振动棒、模板拆除等,采取以下措 施,降低或衰减噪声源。

钢筋加工尽量在白天进行。 模板拆除时轻拆轻放,以减少碰撞。

第六章 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 现场悬挂安全标语,无关人员不准进场,进场人员要遵守 “十 不准规

定 ”。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管理人员、安全员要佩戴标志, 危险处要设警戒标语及措施。

2.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畅通,通水、通电均按施工组织设计 总平面布

置图进行。

3. 由于现场施工场地狭窄,建筑物四周边均为施工危险警戒区, 并设警戒

标志,派专人安全工作。 二、现场用电安全措施

1.配电箱附近不得堆放易燃物品。

2. 配电房及配电箱附近配备灭火器材,电气设备旁挂有电气灭火

KB

器。

3.其他要求根据JGJ46-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规定执

行。

四川省建筑新技术工程公司

二O—六年五月十九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