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坛 ·65·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及方法分析 朱雪松 (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31)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地表饮用水源地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 关注。本文介绍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步骤,针对水源地的具体 情况对保护区的划定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水源地保护区3t,】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饮用水保护;应急预警 划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有利于饮用水资源的管理、保护与 河道水域。②潮汐河段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上、下游两侧范围相当, 利用,也有利于水质监测部I'q;01 ̄强对水质的长期监测和对污染物排 范围可适当扩大。③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 放的监督,最大限度发挥水源的使用功能。 没的区域。陆域范围: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一级保护 1我国现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陆域。2.2.1陆域沿岸长 目前我国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是政府强制手段、行之有效的水 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2.2.2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 源保护措施。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约2200 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米;同时,一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不得小 个,其中1500约个已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lIl。水源保护区一般又分 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规定的范围。 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可参照已公布 2-3二级保护区的划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应用二维水质模 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进行划分,本 型计算得到。二级保护区上游侧边界到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的距离 节针对技术规范进行补充说明。 应大于污染物从GB3838—2002 llI类水质标准浓度水平衰减 1.1关于保护区划分的适用范围。从目前实际情况来讲,《饮用 GB3838—2002 II类水质标准浓度所需的距离。一般河流水源地,二 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散式 级保护区长度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包括汇入的上游支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仅可参照执行。 流)延伸不得小于2000米,下游侧外边界距一级保护区边界不得 1.2保护区的分级原则。为了兼顾经济发展与饮用水水源地环 小于200米。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一级保护区水域向外1O年一 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便 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有防洪堤的河段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宽度为 于降低污染防治成本,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防洪堤内的水域。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水 的要求设置不同要求的三类保护区,即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一级 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2.3.1二级保护 保护区内水质主要是保证饮用水卫生的要求,二级保护区主要是在 区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二级保护区水域河长。2.3.2二级保护区沿 正常情况下满足水质要求,在出现污染饮用水源的突发情况下,保 岸纵深范围不小于1000米。 证有足够的采取紧急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准保护区则是为了在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建议 保障水源水质的情况下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其提出一定的 3.1保护区的陆域范围可适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防护要求来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在保护区陆域的划分过程中,如果遇到已建城区或堤岸,可按城区 1.3关于保护区范围的确定。理论上讲,保护区的范围划的越 边界或堤岸边界划分陆域范围。 大,对水源地的保护作用就越明显,但是由于受土地利用、经济发展 3.2补充跨界保护区划定的相关规定。跨市、县饮用水源地保护 等因素的制约,地方政府希望划定的保护区的范围尽可能小,因此, 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 规范仅对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划定了最小限值,目的是为了保证取水 直辖市人民政批准;协商不成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 口的水质满足水质要求,而对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的界定, 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部门提出 则考虑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加了“包括了污染源的区域”的内 划定方案,征求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容[21。 政府批准。 1.4保护区范围调整的基本原则。1.4.1严于新颁布的《式饮用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用水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 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的保护区划分方案可以不作调整;1.4.2各 市人民政府协商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划定;协商不成,由国务院环境 级政府已经批准的保护区划分方案尽量不做调整;比新颁布的《式 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部门提出划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要求松的,还没有发现存在管理和环 定方案,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61。 境问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调整。已经发现划分存在较 3-3增设预警控制区。因河流型饮用水源地主要受上游来水水 大的管理和环境问题的保护区必须做调整【引。 质的影响,考虑到河流中污染物的时空迁移特性,应在一、二级保护 2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步骤 区的基础上,外延增设预警控制区,保证水源地的应急预警反应时 对保护区范围的划分,以实现取水口水质安全、达标为核心,确 间。 保水源功能的实现;以“二级”保护区划分为主要形式,实现对水源 参考文献 地多层次、多梯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 [1]赵华林.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环境保护[J].环境保护,2007, 2.1对目标水源地进行分类。依据取水口所在河流的类型,分为 (1B):18-21. 般性河流水源地和潮汐河段水源地,潮汐河段指河流中受潮汐影 [2]赵宏林,陈东辉,张丽萍.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体系研究Ⅲ.上海环 响明显的河段。 境科学,2008,27(4):167—169. 2.2划分一级保护区。通过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 [3】刘晓东,吴有志,尚银生.试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长度。①一般河流型水源地,应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得到一级保护 [J].地下水,2008,(4). 区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范围内应满足(GB3838—2002)lI类水 [4]黄娟,王惠中,吴云波,焦涛,石青春.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 质标准的要求,对小型、边界条件简单的水域可采用解析解方法进 区划分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8). 行模拟计算目。②一级保护区上、下游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门规定的 『51贺涛,彭晓春,白中炎,梁晶.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比 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范围。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类比 较『J1.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122—123. 经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监测。若发现划 f6]侯俊,王超,兰林,万雷鸣.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规体系现状及 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①一般河流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 建" ̄SqJ1.水资源保护,2oo9(1). 域长度为取水121上游不小于1000米,下游不小于100米范围内的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及方法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朱雪松
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31黑龙江科技信息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2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kjxx20112608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