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来源:六九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作者:曹家红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4期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弘扬传统美德、讲解传统习俗、融入历史事件、挖掘汉字文化,对于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2017年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灵魂,其中体现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是一个群体中一切社会现象和精神的创造、传承、发展的总和,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它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就传统文化的定义来看,传统文化是区别于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个概念,其内容是多样的。

我国作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的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歇后语等。同时,在历史中也衍生出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在传统节日,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许有各自不同的庆祝方式。传统文化还包括我国的历史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这些事件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事迹。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将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在教学中弘扬传统美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特别是文言文中,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应该只是讲解教材本身内容,应强调课文背后所反映出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

如《长城和运河》中,就体现出浓浓的爱国情怀。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长城和运河雄伟奇丽的景象,讲解长城与运河血与泪的建筑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浓重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古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感受韵律美的同时,感悟其中的文化意蕴,使其中的情感、文化得到内化。如《悯农》的讲解中,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些有关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状况的故事,从而使学生们体会出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 (二)在教学中讲解传统习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每个节日,不同地区、民族庆祝节日的方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俗文化;我国56个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许多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真切感受的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与传统习俗有关的内容,例如讲到屈原时,可以多介绍介绍有关端午节的习俗,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等等,还可以拓展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和诗词,让学生在对比现实生活中习俗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在讲解一些习俗时,还可以引申出一些文化内涵,如在讲到春节时,有些地方有包饺子的习惯,而这种节日习俗和我国“医圣”张仲景的故事有关,由此可以通过张仲景的故事以及“拜年”的由来来引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

(三)在教学中融入历史事件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历史事件、历史小故事,在这些事件、故事中所体现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虎门销烟》中,林则徐在当时鸦片极其泛滥的情况下,积极倡导禁烟运动,销烟行动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一则历史事件体现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情怀,他领导的禁烟运动是中国人民反教师在教授类似这些历史事件、历史故事时,多去挖掘事件、故事中所体现出的高尚的品德和精神,让小学生们在学习历史文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未来行动中践行这些品质。

(四)在教学中挖掘汉字文化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化的精华。汉字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每一个汉字中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让小学生更好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神。为了更好地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挖掘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在汉字的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对于汉字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对于汉字的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汉字的甲骨文表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或者用简笔画的形式介绍汉字的由来等等。拿“人”字来说,从甲骨文到现在简化的汉字,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课堂上,教师用肢体动作展示一个站立的“人”,让人站立的形象在小学生的心中印刻下来,笔直而挺立,就像做人也要堂堂正正。 参考文献:

[1]刘玉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践行[J].小学教育,2015(07). [2]牟钟鉴,林秀茂.论儒道互补[J].中国哲学史,1998(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