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来源:六九路网
小学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小学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0.86×1.21.2×1.4(计算并验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7.06×2.4-5.72.33×0.5×43.76×0.25+25.84.8×0.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4)289.9÷18=(5)101.7÷9=(7)16.8÷28=(8)15.6÷24=(10)1.35÷27=(11)0.416÷32=(13)91.2÷3.8=(14)0.756÷0.18=(16)26÷0.13=(17)210÷1.4=(19)10.625÷25=(20)126÷45=0.65×105

1.2×2.5+0.8×2.5 (3)67.5÷15= (6)243.2÷64= 9)0.138÷15= (12)3.64÷52= (15)51.3÷0.27= (18)2.688÷0.56= (21)10÷25= (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30)2.41÷0.7≈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2、小汽车8分钟行12.8千米,公共汽车12分钟行14.4千米,谁的速度较快?快多少?

3、小红、小表、小兰、小花、小梅一起去开心乐园玩,车费用去了9.5元,门票费32.5元。平均每人用去多少元?

4、解放军某部急行军3小时行了18.8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6、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有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7、汽车每行驶5小时要用汽油0.8千克。如果汽车现有汽油50千克,要行驶325千米,还需加油吗?

小学数学除法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总结 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3、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 除数

4、判断商的位数:

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一类除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以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例52÷2的笔算256÷2的笔算256÷6的笔算(百位不够除看前两位) 十位不够除商0占位个位上是0直接在得数添0个位不够除在个位商0 小学数学除法篇三: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概述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6个桃、3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学生已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 四、资源

本节课是在电教室中进行完成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 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使学生知道:老师一个一个地分,每人又分给1支。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

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笔的方法把8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4)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正方体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师板书:“平均分”。

(5)教师出示“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教师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几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议一议。使学生明确:(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2)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板书:2)

2、教学例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出示题目:6个桃平均分在3盘里,每盘几个?(板书)

(2)教师提问:“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知道;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3)师生合作分桃子。

①教师让学生回想分正方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

②学生用学具自己试着分一分。

③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学生的汇报可归纳为:先把桃每盘放1个,没分完,再把剩下的桃,每盘放一个就分完了。分得的结果是每盘放2个。

④师生小结:6个桃,分在3个盘里,每盘分得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个。(板书:2)

(4)归纳概括除法含义:

教师讲述:像上面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里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除法)

3、结合例2,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板书:写除号时,光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2)教师问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①要分的桃是几个?(6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教师板书:6÷)。

②把6平均分成几份?(3份)把“3”写在除号的后面。(板书:3)③每份是几?(是2),教师把“2”写在等号后面(板书:2)教师让学生对照算式6÷3=2说一下,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指着“6÷3=2”向学生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

(4)同学之间互相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4、教师出示“8÷4=2”,让学生读算式,说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学生知道:这个算式读作“8除以4等于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5、学生自己读书,并完成分桃图。

(1)学生自读教材第40页内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学生讨论,师生答疑。

(2)引导学生看第40页上小朋友分桃图,可以先说说图意.左图表示一个学生要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右图表示分的过程,虚线表示已经分了的,实线表示没分的。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剩下的桃分完。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习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理解掌握本节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随堂练习

1、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___________

第1题.要让学生看清题目的要求,实际动手分一分。提示:第(1)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并让学生把除法算式写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分法是否正确.指名说说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1)8÷4=2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每份是□.

(2)读下面的算式,用 摆一摆,再填得数。 8÷2=□10÷5=□15÷3=□

第(1)题.教师让学生竖着看,根据题意独立填空.填完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读一下。最后,教师让学生把文字叙述部分盖住,只看8÷4=2,10÷2=5,就能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8÷2=□.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应该拿出几个△,然后动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数.10÷5=□,15÷3=△这两题让学生独立做,都做完后要让学生再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