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成渝经济区旅游规划(0406)

来源:六九路网


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规划

(2010-2015)

二〇一〇年四月

目 录

一、发展现状 ..................................... 1 (一)空间范围 .................................................................... 1 (二)旅游资源 .................................................................... 2 (三)产业情况 .................................................................... 3 二、发展思路 ..................................... 4 (一)指导思想 .................................................................... 4 (二)基本原则 .................................................................... 4 (三)发展目标 .................................................................... 6 (四)总体布局 .................................................................... 6 三、重点工作 ..................................... 9 (一)认真编制两级三类规划 ............................................ 9 (二)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重点旅游项目 .......................... 10 (三)着力打造五大旅游产品体系 .................................. 10 (四)加快建设七大国际精品度假旅游区 ...................... 13 (五)重点打造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 15 (六)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 16 (七)探索实施三大旅游示范工程 .................................. 18 (八)大胆创新旅游业体制机制 ...................................... 19 (九)积极推进旅游市场一体化 ...................................... 20

I

(十)建立多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 20 四、政策和保障措施 .............................. 21 (一)扶持政策 .................................................................. 21 (二)组织保障 .................................................................. 22 附件 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重大项目表 ........ 24

II

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规划

(2010-2015)

成渝经济区四川片幅员广阔,拥有众多品位高、吸引力强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撑。加快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快城乡统筹,实现旅游带动城乡综合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增加居民就业,实现旅游增收致富,富民惠民;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发展环境,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为加快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是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的依据。本规划期限为2010—2015年。 一、发展现状 (一)空间范围

成渝经济区四川片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

1

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面积15.5万平方公里,人口7437万。

(二)旅游资源

我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多数分布在成渝经济区四川片,区域内现有4处世界遗产,占全省的80%;1个世界地质公园,占全省的100%;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省的44%;8个国家地质公园,占全省的57%;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全省的57%;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占全省的67%;3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全省的73%;1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全省的61%;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

占全省的100%;18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全省的85%;10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全省的80%。 (三)产业情况

近年来,成渝经济区四川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旅游业发展加快,旅游业竞争实力不断提高,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总收入为1287.53亿元,占全省87.44%,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8096.84万人次,占全省82.55%,国内旅游收入1270.17亿元,占全省87.43%;接待入境旅游者71.82万人次,占全省84.50%,旅游外汇收入2.54亿美元,占全省88.20%。

但还应该看到,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在又好又快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一是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充分转换为旅游产品优势,急需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旅游产品精品化、深度化和多元化程度不够,急需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三是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以成都为核心的区域旅游业相对发达,东部和南部区域相对滞后;同时,城乡旅游发展也存在不平衡,城市旅游业体系较为发达,农村旅游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急需进一步改善;四是旅游市场发展不平衡,国内旅游市场占据主导,入境旅游市场份额较小,急需

3

协调发展;五是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旅游立法执法、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旅游区域合作等深层次问题仍然制约区域旅游业发展,急需体制机制创新。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大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提升、统筹、创新”为主要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强调发展效益,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突破行政体制机制障碍,共同打造特色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和旅游线路,把旅游业培育成促进城乡统筹、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引领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先导产业,培育成成渝经济区建设国家重要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引擎和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加强政府领导,加大协调力度,在政策保障、发展规划、基础设施、

4

市场监督、宣传促销、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旅游资源和要素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在旅游投资、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经营服务等方面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2、坚持开放合作、集群发展原则。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开拓合作空间,力争在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通道、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全面合作,融为一体,通过旅游线路统筹,指导旅游资源和要素的聚集,优化旅游业布局,实现旅游业集群发展。

3、 坚持保护优先、创新开发原则。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抓好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创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旅游业体制机制,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和约束,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 坚持统筹协调、富民惠民原则。注重旅游发展与城乡统筹、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等区域重大任务统筹协调,与一、二产业和三产业其他行业统筹协调,与交通、建设、林业、国土资源、环保、文化、宣传、教育、招商等方面统筹协调,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旅游业就业容量大、门槛低的特点,促进就业增收,实现旅游富民惠民。

5

(三)发展目标

到2012年,成渝经济区四川片实现旅游收入突破21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82%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亿美元,占全省85%以上;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四川片实现旅游收入突破40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85%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亿美元以上,占全省88%;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国内一流的无障碍旅游区和国家旅游业发展创新区。 (四)总体布局 1、总体空间布局

根据区域资源特征和开发条件,以旅游线路为依托,围绕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通道三个环节,形成“12715”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圈:以成都为中心、涵盖绵阳、德阳、眉山、乐山、雅安、资阳的大成都都市旅游圈。

两区:以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为主的川南旅游区和以遂宁、南充、广安、达州为主的川东北旅游区。

七城:成都、绵阳、雅安、乐山、宜宾、遂宁、广安七个重点旅游城市。

6

十五示范县(市、区):(1)旅游业促进城乡统筹示范县(市、区):郫县、大邑县、邛崃市;(2)旅游业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示范县(市、区):北川县、平武县、绵竹县、崇州市、都江堰市;(3)旅游业引领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示范县(市、区):华蓥市、仪陇县、万源市、宣汉县、大英县、峨边县、古蔺县。

2、旅游线路布局

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和市场条件,以主题旅游产品为依托,形成六大旅游线路布局。

(1)以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峨眉山为主的三国文化和佛教文化精品旅游线;(2)以华蓥市—广安—

7

南充(仪陇)—达县—宣汉—万源市为主的红色精品旅游线;(3)以阆中—南充—遂宁为主的嘉陵江流域精品旅游线;(4)以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为主的川南自然风光精品旅游线;(5)以成都—雅安为主的大熊猫栖息地精品旅游线;(6)以北川—绵竹—什邡—都江堰为主的5.12汶川大地震遗址精品旅游线。 3、精品旅游区布局

根据区域旅游发展重点,以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形成七大国际精品度假旅游区。

(1)都江堰—青城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2)乐山

8

大佛—峨眉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3)大熊猫栖息地国际旅游区;(4)龙门山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5)“两湖一山” 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6)蜀南竹海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7)佛宝—黄荆老林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

三、重点工作

(一)认真编制两级三类规划

充分考虑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认真编制市、县(区)两级“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景

9

区、旅游城镇、旅游线路三类规划,注重旅游规划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注意与交通、环保、文化、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区等规划的衔接,加强与重庆市及其下辖县(区)旅游规划的协调,实现规划的科学引导。各级政府要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重点旅游项目

依托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基础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的重点旅游项目,建立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重点招商项目库;实施产业链招商、专业代理招商、网络招商等新方式,创新旅游招商方式;积极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拓宽重点旅游项目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各种资本进入旅游业,实现旅游业资本多元化发展。做好重点旅游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争推出一批,签约一批、建成一批,以大项目推动大招商、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 (三)着力打造五大旅游产品体系

根据旅游资源性质,着力打造以下五类旅游产品体系: 1、着力打造“锦绣四川”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遗产,龙池-虹口、雪宝顶、画稿溪、王朗等

10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蜀南竹海、西岭雪山、石海洞乡、天台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瓦屋山、龙苍沟、七曲山、华蓥山、黑竹沟等国家森林公园,兴文石海、华蓥山、大巴山等国家地质公园,着力打造“锦绣四川”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2、着力打造“悠游巴蜀”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以三星堆、金沙、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商业街战国船棺葬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宣汉罗家坝为代表的古巴文化,以武侯祠、庞统祠、富乐山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为代表的茶马文化,以杜甫草堂、望江楼、三苏祠、李白青莲陇西院、郭沫若故居为主要载体的诗歌文化,以鹤鸣山、青城山、青羊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峨眉山、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广德寺、真佛山、安岳石刻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阆中古城为代表的名城古镇文化,以刘氏庄园为代表的川西民居建筑文化,着力打造“悠游巴蜀”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3、着力打造“田园天府”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锦江区“五朵金花”、龙泉驿区万亩观光果园、郫县友爱镇农科村、泸州张坝桂圆林、夹江天福观光茶园、绵阳老龙山生态农业旅游区、金秋湖叙府龙芽科技园、遂宁麒山农业生态园、绵竹沿山乡村旅游观光带、名山万亩生态观光茶园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雅安上里、崇州街子、龙泉驿洛带、大邑安仁、双流黄龙溪、仁寿罗泉、富顺仙市、宜

11

宾李庄、泸州尧坝、合江福宝等古镇名村,着力打造“田园天府”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4、着力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广安邓小平故里、仪陇朱德故里、乐至陈毅故里、南充罗瑞卿故里、达州张爱萍故居,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产品。依托川陕苏维埃、列宁街、苏维埃政权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崖石刻标语等红色旅游景点,打造“红色苏维埃”旅游产品。以四渡赤水、三战邛崃、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地等红色旅游景点,打造“红军长征”旅游产品。

5、着力打造“精彩纷呈”民俗文化产品体系。 依托四川清音、扬琴、竹琴,川北花灯,南充大木偶、川北傩戏、皮影,芦山灯戏,广安背篓戏(手掌木偶戏),四川金钱板,四川荷叶、相书、飞刀花鼓,资阳九莲灯、川江、沱江号子等戏曲与曲艺,大英卓筒井工艺、绵竹年画、广安竹丝画帘、青神竹编、自贡龚扇和扎染、成都糖画、蜀锦、蜀绣、金银釦漆器、泸州雨坛龙、泸州老窖酿造艺术、荥经砂器工艺等民间美术与手工技艺以及成都“游喜神方”、花会、灯会、遂宁观音会、雅安上九节川酒、达州登高节等民间习俗,着力打造“精彩纷呈”民俗文化产品体系。

12

(四)加快建设七大国际精品度假旅游区

1、加快建设都江堰—青城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结合灾后重建和都江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重点提升都江堰和青城山2个5A级景区,打造虹口漂流、龙池景区、玉堂大熊猫主题公园、般若寺—莲花湖旅游区、翠月湖、青城湖等8个4A级景区,建设青城国际酒店二期工程、泰逸五星级酒店、堰上青城体育休闲公园、天下青城体育休闲公园等5—10个五星级酒店集群,加快推出“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道韵青城”等演艺项目,扩大都江堰国际道教文化节、清明放水节、国际夜啤酒节、国际漂流节等节会影响。

2、加快建设乐山大佛—峨眉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以乐山大佛、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两大景区整合为契机,推进峨眉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峨眉山·蜀尚国际”、乐山大佛创建5A级景区、嘉峨城市快速干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拓宽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构建以高端商务休闲度假为核心,体验式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

3、加快建设大熊猫栖息地国际旅游区。结合大熊猫栖息地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做好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扩建、绵阳平武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项目、彭州—崇州—邛崃—大邑—都江堰龙门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整合资源,强化宣传,打造一流的大熊猫栖息地国际

13

旅游区。

4、加快建设龙门山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结合灾后重建,依托都江堰龙池、虹口,彭州九峰山、丹景山、蟠龙谷、龙门山地震遗址公园、宝山村,崇州鸡冠山、白塔湖、花果山、街子古镇、大同温泉小镇等重点项目,发展高山探险、中山度假、低山养生休闲三大主题旅游产品。加快成灌快铁开通、成彭灌城际轻轨和成温邛城际轻轨开建,完善现代旅游交通体系,建成“东方阿尔卑斯山”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

5、加快建设“两湖一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加快三岔湖长岛国际旅游区、龙泉湖国际游艇俱乐部、“石盘世界风情水乡”主题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成简旅游快速通道、资三快速通道、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环湖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两湖一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

6、加快建设蜀南竹海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结合蜀南竹海升级打造5A级旅游景区,加快青龙湖和迎风湾景区建设,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三江世外桃源度假酒店、梅硐竹石林、佛来山、清江河等重要旅游景点打造以及佛来山景区公路、梅硐竹石林景区公路、佛来山一三里半大桥、世纪竹园一三江湖、三江湖一官兴一梅硐等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建成蜀南竹海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

7、加快建设佛宝—黄荆老林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依托

14

福宝古镇整体开发、八节洞—蟒童坝景区、红龙湖景区、长滩休闲度假村、桃子坝民族风情街、佛宝景区基础设施二期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佛宝—黄荆老林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打造川黔渝旅游“金三角”。 (五)重点打造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1、三国文化和佛教文化精品旅游线。以梓潼七曲山大庙、绵阳富乐山、德阳庞统祠、成都武侯祠、眉山三苏祠、乐山大佛、峨眉山等景区景点为主,打造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峨眉山为主的三国文化和佛教文化精品旅游线。

2、红色旅游精品线。以华蓥山川东革命根据地、广安小平故里、南充仪陇朱德故里、达县列宁街、神剑园—张爱萍故居、宣汉川陕苏维埃旧址、万源保卫战陈列馆等景区景点为主,打造华蓥市—广安—南充(仪陇)—达县—宣汉—万源市为主的红色旅游精品线。

3、嘉陵江流域精品旅游线。以阆中古城、南充嘉陵江第一曲流、遂宁观音故里和大英死海等景区景点为主,打造阆中—南充—遂宁为主的嘉陵江流域精品旅游线。

4、川南自然风光精品旅游线。以内江大千园、圣水寺、隆昌石牌坊、云顶寨、古宇湖、泸州方山、张坝桂圆林、天下第一窖、宜宾夕佳山民居、蜀南竹海、石海洞乡、李庄古镇、自贡恐龙博物馆、盐业博物馆等景区景点为主,打造以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为主的川南自然风光精品旅游线。

15

5、大熊猫栖息地精品旅游线。以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等景区景点为主,打造成都—雅安大熊猫栖息地精品旅游线。

6、5.12汶川大地震遗址精品旅游线。以北川老县城遗址、地震遗址博物馆、吉娜羌寨、绵竹汉旺镇、什邡蓥华镇和穿心店、彭州小鱼洞和宝山村、都江堰龙池和虹口等景区景点为主,打造以北川—绵竹—什邡—都江堰为主的5.12汶川大地震遗址精品旅游线。 (六)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1、加快旅游交通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1)铁路建设方面,按照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加快成都—兰州、成都—西安、成都—贵阳、成都—拉萨、成都—西宁等跨省快速铁路建设,加快巴中—达州、达万电气化、成都东客站等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建设。加快成都-重庆、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绵阳-遂宁-内江-自贡-宜宾、宜宾-泸州-重庆、成都—遂宁—达州等城际铁路建设。(2)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加快成渝经济环线(成都-雅安-乐山-宜宾-泸州-重庆-遂宁-绵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区内重要路段建设以及巴中-达州-万州、内江-遂宁、南充-大竹-梁平、成都—安岳—重庆、纳溪-贵州界、成都-自贡-泸州-赤水、乐山-自贡、雅安-眉山-资阳—乐至—大英、成都—什邡—绵阳、成都—仁寿—井研—沐

16

川等高速公路建设。(3)内河航运建设方面,整治宜宾至重庆航道,实施嘉陵江梯级渠化,建设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4)机场建设方面,迁建泸州、宜宾、遂宁、达州机场,扩建南充机场,新建乐山旅游机场、成都第二机场。(5)旅游配套服务建设方面,按照《四川省旅游道路建设标准》、《四川省旅游标志标牌设置标准》,完善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标志标牌、旅游服务区、紧急救援及基本医疗设施、安全设施、汽车营地、旅游汽车租赁维修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完善沿线旅游信息化服务系统,加快旅游景区文化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2、加快重点旅游城镇建设。(1)核心旅游城市建设。以成都为核心,重点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最佳旅游城市形象,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高城市旅游服务水平,扩大旅游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成渝经济区核心旅游城市。(2)区域性旅游城市建设。以绵阳、雅安、乐山、宜宾、遂宁、广安六个重点旅游城市建设为主,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功能,提高城市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拓展,推进与重庆市及其邻近县(区)合作,构建区域性旅游城市。(3)重点旅游县(区)和特色旅游镇建设。重点推进大邑、龙泉驿、雨城、广汉、长宁、阆中等20个重点旅游县(区)和龙池、平乐、洛带、上里、宝箴寨、罗泉、仙市、福宝等30个特色旅游小镇建

17

设,突出地方特色,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构建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七)探索实施三大旅游示范工程

1、旅游业促进城乡统筹示范工程。结合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旅游资源条件较好、城乡统筹基础较好的郫县、大邑县、邛崃市三个县(市)为示范,围绕旅游业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统筹发展,重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逐步建立旅游业促进城乡统筹示范评价体系,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2、旅游业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示范工程。结合5.12汶川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选择原有旅游业基础较好、恢复较快的北川县、平武县、绵竹县、崇州市、都江堰市五个县(市)为示范,重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地震遗址旅游等产品,把旅游业作为灾区恢复重建、解决灾区群众就业增收的先导产业,建成旅游业加快灾后重建样板区。

3、旅游业引领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示范工程。结合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华蓥市、仪陇县、万源市、宣汉县、大英县、峨边县、古蔺县七个县(市)为示范,重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生态

18

旅游、红色旅游等产品,把旅游业作为就业增收的先导产业,建成旅游业引领革命老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示范区。 (八)大胆创新旅游业体制机制

1、率先进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改革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各级各类旅游资源整合和一体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促进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

2、率先进行旅游综合立法试点。探索旅游综合立法,建立由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促进、旅游市场、旅游企业、旅游人才、旅游协会等专项立法构成的完善的旅游法制体系。

3、率先进行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试点。探索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新模式,支持旅游业带动城乡规划、产业、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统筹发展的综合试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农村承包地入股开发旅游项目试点;支持农村村民依托当地资源联合兴办旅游公司、旅游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4、率先进行旅游业生态补偿机制试。探索把旅游景区景点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范围,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的生态补

19

偿力度,将区内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含4A级旅游景区)列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

(九)积极推进旅游市场一体化

共同打造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区域市场合力,不断提升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开展联合宣传促销和推介活动,联合编印旅游宣传资料,共同开发旅游市场;联合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联合打造和推介区域精品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互送客源,积极鼓励本地居民到区域内其他城市旅游,不断扩大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双向旅游规模;建设统一的旅游信息交流平台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互享区域旅游信息;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方面的协作,联手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共同培育区域旅游业界诚信服务形象,建设无障碍旅游区。

(十)建立多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1、建立省级旅游合作协调领导机制。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为载体,建立省级旅游合作协调领导机制,协调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合作重大事宜。

2、建立区域旅游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成渝

20

经济区四川片所涉及区域旅游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联合主办、轮流承办”的方式,每年举办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和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大问题、具体策略和措施,其办公室设在当届联席会议举办方的旅游主管部门内,负责旅游合作的日常协调和组织工作。

3、建立区域旅游企业、协会协作会议制度。建立区域旅游企业、协会等组织之间的协作会议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协作会议,研究和探讨区域旅游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之间合作的重大问题、具体策略和措施,其办公室设在省级旅游协会内,负责各方旅游合作的日常协调和组织工作。

四、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扶持政策

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需要,加强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机场、景区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标示标牌、自驾车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 加大政府投入。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成渝经济区四川片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信息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要增大对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规划、景区建

21

设、线路统筹、宣传促销、人才培训、旅游标准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逐年提高投入比重。

3、培育旅游骨干企业。培育壮大旅游骨干企业,建设一批集景区景点、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车公司、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等为一体大企业大集团。旅游骨干企业可以享受《四川省人民政府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中的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交通运输、奖励等扶持引导政策。 4、开展“一站式”行政服务,营造良好政务环境。凡符合规划的成渝经济区四川片的旅游项目审核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可能减少办事环节,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在规定时间内优先办理项目审核事项。

5、积极开展成渝经济区四川片人才培养和交流。注重旅游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办好四川省旅游职业学校。开展旅游人才交流活动,根据需求,每年选派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熟练、能力突出的干部在成渝经济区四川片开展交流挂职,加快旅游业发展。 (二)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由省旅游业发展领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涉及的各级政府是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和成渝经济

22

区旅游合作的责任主体,各市、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加强领导,推动发展。省直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发展的指导、支持。

2、目标考核。要把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纳入省政府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和全省旅游业发展目标管理,健全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评价考核制度。涉及市、县(区)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加强配合,上下联动,把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规划中重点项目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计划,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按照任务分解落实项目、细化任务、平衡资金、明确责任,积极实施,确保成效。

23

附件

成渝经济区四川片旅游业发展重大项目表

序号 一 1、 成都 龙池景区整体打造 都江堰龙池镇 所属市 州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环湖路、山门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五星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环湖路、山门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五星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锦绣四川”生态旅游产品体系(52项) 2 3 4 成都 成都 成都 九峰山景区项目 丹景山景区(包含三昧水打造) 彭州龙门山镇九峰村 彭州丹景山镇丹景村2社 彭州小鱼洞镇杨坪村 建设停车场、高山索道、接待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 建设4A级景区公共服务设施 景区公路建设、游道、厕所、停车场建设、部分景观、景点恢复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度假酒店、及其它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蟠龙谷景区开发 5 6 成都 成都 花样年生态旅游园区 蒲江县鹤山镇、本项目为涉旅游项目,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光明乡 蒲江县朝阳湖镇、白云乡 彭州龙门山镇国坪村 施、安全设施、旅游市场建设等。 本项目为涉旅游项目,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旅游市场建设、安全设施、特色旅游、城镇建设等。 建设康复理疗区、温泉理疗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 建设温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并开发用地约2000朝阳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7 8 成都 成都 龙门山温泉项目 崇州市大同温泉小镇项目 崇州市文井江镇 亩。建成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酒店会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式旅游度假区,建成国内一流、西部精品温泉旅游休闲胜地。 9 成都 白塔湖休闲运动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 崇州市道明镇 建蜀州西湖体育公园、竹溪水乡、婚纱摄影基地及配套设施,在环湖沿线建设基础设施及旅游度假酒店,进行湖面治理及周边公共设施改造,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10 11 成都 成都 虹口景区整体打造 都江堰虹口乡 都江堰柳街镇4A级景区建设和打造。旅游集镇建设,山地运动度假地基础设施。 青城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水月村、红雄村、同乐村 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区。 12 13 成都 资阳 彭州市龙门山景区恢复项目 彭州龙门山镇银厂沟 旅游通道建设,居民安置点建设,接待设施建设以及其他旅游设施、基础设施建设 简阳市三岔镇、建设生态型主题公园、大型水上运动和竞技公园、三岔湖生态休闲度假区 丹景乡、武庙乡、新民乡、董人工温泉休闲度假区、高端旅游房地产、私人游艇会所、环湖自行车拉力赛赛道、影视基地、湖滨山 24

家埂乡 地高尔夫、马术俱乐部、游客中心、湿地公园、三岔古镇。 14 资阳 龙泉湖游乐整体打造 简阳市石盘镇 现代游乐旅游区、世界水乡风情园、.游艇俱乐部、水上乐园建设突出水上旅游特色,建设一个成规模的高档综合水上休闲中心 15 达州 开江县温泉旅游综合开发 新建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开江县新宁镇 设施;新建温泉沐浴广场、疗养度假别墅、生态观光走廊、生态文化园区等园林景观 万源市旧院镇龙潭河景区 通川区 城区 通川区 北外镇 温泉钻探;新建温泉宾馆及其它疗养设施;修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垃圾处置设施;景区生态培植;景区绿化和环境美化等 新建游客中心、景区厕所、标识系统、生态停车场、园林小品、农家乐风貌整治等 游客中心、旅游通道、景区游步道、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接待宾馆、重要景点、森林旅游项目开发等 新建游客中心,迁建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大门,新建竹文化博物馆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新建温泉泡池、接待宾馆及附属设施等 游客中心、旅游通道、景区游步道、旅游厕所、停16 达州 万源市龙潭河温泉综合开发项目 17 18 达州 达州 达州市凤凰山风景区建设 达州市犀牛山风景区开发 19 达州 大竹县五峰山—百岛湖温泉开发 大竹县月华乡、朝阳乡 20 达州 宣汉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 宣汉县柏树镇 车场、标识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修建垃圾处理、给排水、通讯和供电等基础设施;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等接待设施建设 21 广安 重建宝鼎朝圣地,恢复黄龙寺、光明寺等古建筑风格和宗教文化;开发仙鹤洞、华严洞、千佛坪石林、华蓥山宝鼎风景旅游区 华蓥市溪口镇 神仙洞、玛琉岩瀑布、九子灵泉等景点;建南堂寺至宝鼎游览石板步道;修建光明寺--南堂--祝圣堂石板步道;植树种花,改善生态环境;景点垃圾污物的处理。 22 23 乐山 乐山 桫椤峡谷开项目 五通桥区西坝镇 桫椤峡谷生态、保护及开发 修建景区公路、坏境保护设施、大型停车场,供水供电设施、步游道11公里,游客中心,旅游安全设施,景区管理用房,环境整治,旅游厕所等,建成生态探险游和生态休闲游的目的地 修建三星级以上的温泉宾馆;建一个集购物、娱乐、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景区(含:大瓦山风景区开发项目) 金口河区 24 乐山 黑竹沟旅游资源开发 峨边县 表演于一体的彝族特色落部;其余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 25 26 27 乐山 乐山 眉山 川西竹海 五马坪特种旅游基地 黑龙潭休闲度假区打造 沐川县永福镇 五马坪 黑龙滩 景点打造、环线公路、各类基础服务设施等 狩猎场、极地户外运动、基础服务设施等 1.长岛生态度假区,建设运动公园、湿地公园、会议度假中心;2.建设绿树阳光会议度假中心、旅游设施等 28

眉山 九龙山景区打造 丹棱县杨场镇 25

1.旅游通道建设,公路改扩建4.5km×12m;2.游客接待中心,占地2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29 泸州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生态旅游项目 叙永县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重点项目,初步建成主题鲜明、设施完备、产品多样、项目齐全的旅游目的地。 1、景区公路改造自怀景区内主要公路22km。2、合江县自怀镇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八节洞一蟒童坝景区建设(水上游乐设施、调节水黄荆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 黄荆景区 坝、休闲度假村等项目)、长滩休闲度假区建设(度假别墅、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项目)、桃子坝民族风情一条街建设、旅游度假宾馆建设。 32 33 泸州 泸州 沿江旅游带开发建设项目 玉兰山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 34 绵阳 药王谷旅游度假区 张坝至黄舣沿江旅游公路 整体包装策划和综合打造 建设停车场、景区垃圾桶、度假行宫、度假休闲屋、玉兰山景区 游戏、娱乐厅等以及其它附属设施(绿地、通讯、水、电等)等。 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乡林峰村 35 36 绵阳 绵阳 罗浮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 安县桑枣镇 窦圌山二期建设 江油武都镇 建设总面积为5000㎡的宾馆,开发4公里长的溶洞,建设4000㎡的医疗、体检康复中心。 窦圌山----武都水库大坝索道、温泉酒店、渡假村、演艺中心等 区内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植被恢复工程,旅游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标识标牌建设,游道、公路改造,区内绿化、美化及公共路灯系统工程和公共厕所等设施建设。 37 38 绵阳 绵阳 寻龙山旅游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 安县千佛山景区恢复重建项目 安县茶坪乡 景区游览公路及水电基础修复;景点和旅游接待设施的修复,打造千佛山地震遗址公园。 5公里景区道路;20000平方米影视基地扩建;10000平方米接待中心;300亩生态农业种植观光园;低伽玛射线疗养区;民俗文化展示区;老年疗养区;会议中心等项目。 39 绵阳 仙海休闲度假景区打造 游仙仙海景区内 仙海湖体育健身公园、仙海游乐场、湖滨休闲带&仙海国际会议中心、休闲运动中心、.峡湾度假项目、高山度假村、中华太极养生园、潜水俱乐部等设施 1、升钟湖景区主体标志性工程建设、旅游导视系升钟湖景区(二期)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南部县升水镇 统、星级旅游厕所、游客分散集中区、凤凰岛度假、观光、休闲娱乐区、库岸公路工程、游步道工程建设、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等。 41 42 内江 遂宁 “三古之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观音湖圣莲岛及席吴二洲综合开发基础设施项目

26 遂宁市城区 隆昌县云顶等7个镇乡 景区道路41公里,古宇湖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等 建设景区通道,地下管网建设、供水供电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拆迁安置补偿、景区游步道、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项目。 30 泸州 佛宝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工程 31 泸州 40 南充 43 雅安 龙苍沟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建设项目 改建景区步游道公里;新建景区大门标志性建筑、荥经县 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加油站、自驾车维修点、旅游咨询点、旅游导视系统等。 熊猫基地 天全县紫石乡 库区乡镇 中峰乡牛碾坪、茅河乡一把伞万亩观光茶园 大观镇 新建熊猫圈舍、板房 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景点建设 环境整治\\库区公路\\农家乐\\旅游咨询点\\购物点\\绿化\\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 游人接待咨询服务、停车场、污水处理中心及配套设施 创建AAA级景区 44 45 46 47 雅安 雅安 雅安 雅安 熊猫基地改扩建 喇叭河景区建设 瀑电\\龙头石\\大岗山库区旅游 名山万亩观光茶园基础设施 48 49 宜宾 宜宾 云台山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 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旅游接待大厅一座;商务酒店一座;兴文县古宋镇柏香湾村 旅游纪念品商场一个;博物馆一个;停车场五个;民族风情园一个;会展中心一个;美食一条街。共300亩 安边镇 景区公路35公里、观景平台建设及相关措施 50 51 宜宾 宜宾 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旅游景区 度假别墅区占地200亩、野生猴群保护区、恢复青龙抱山生态旅游区 珙县上罗镇 龙山僰王庙、基础设施游道20公里、索道、停车场、娱乐休闲及社区服务项目。 52 自贡 中国盐疗养生度假基地 自贡高新区南湖生态城以南 游客接待中心、盐都古镇、五星级酒店、度假区健身绿地、健身中心、马术俱乐部、大型盐疗浴池、盐温泉SPA、水上娱乐项目、乡村休闲度假酒店、野营俱乐部、水上巴士、沿湖水上景观等旅游活动项目。 二 1 “悠游巴蜀”文化旅游产品(16项) 成都 龙门山地震遗址公园项目 彭州小鱼洞镇与东村3社、4社,白鹿社区3社、10社 建设小鱼洞大桥遗址,地震纪念公园,地震博物馆,龙门山地震遗址公园接待中心及配套设施;白鹿中发桥遗址、白鹿九年制义务学校遗址及接待中心和其他配套设施。 院落利用打造 以体育运动、观光旅游、美食度假为主,着力打造成都休闲名片 建设一个集文物保护、旅游休闲、旅游购物和旅游地产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青城山古建筑群维修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搬迁工程、农民集中居住区和云顶石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农用地退耕还景工程。实施景区饮用水工程建设,金堂县淮口镇 新建游人接待中心、博物馆修复、云顶石城古战场遗址,完善景区生态环工程,新建景区养生酒店,生态乐园等配套服务接待设施和休闲游乐项目。 2 3 4 5 6 成都 成都 成都 成都 成都 川西民居休闲建筑 陈家桅杆项目群 温江寿安 温江寿安百花社区 郫县郫筒镇 都江堰青城山景区 望丛古蜀文化产业园 青城山古建筑群维修 7

达州 渠县龙潭—汉阙风景区渠县龙 27

新建景区大门、游客中心2000㎡、生态停车场5000建设 潭乡老龙村 ㎡、四星级接待宾馆;先秦时期宕渠土著人岩居洞群开发;老龙洞、神龙洞、通天洞等溶洞游览和灯光设施;大坡岭森林度假休憩设施;桂花岭50公顷桂花园建设;金竹林万亩竹海观景台、休闲亭;景区20公里览景环山公路;汉阙遗址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等 8 9 乐山 眉山 嘉阳小火车旅游开发 犍为县 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1.长寿文化博览园区2.长寿文化体验区3.自然生态养身休闲区4.宗教活动区5.国际养身疗养园区6.江口古镇休闲区 彭祖山综合开发 彭山江口镇 10 内江 俩母山穹窿古寨群旅游区 威远县越溪镇、两河镇 1、俩母山(1500亩海拔834米)建成佛教朝拜和穹窿山水生态观光区;2、高顶寨(2500亩)建成古军事文化专项休闲区;3、向家寨(7000亩)建成穹窿古寨生态避暑及观光度假旅游区。同时,将整个景区申报、建设为穹窿地质公园。 11 南充 老观古镇恢复与开发 阆中市老观镇 将分别打造恢复当年奉国县城近900米长的古街风貌、一座戏楼、3道栅子门。同时,新建“慕贤园广场”以及四川现代最大的粮仓等。 12 13 14 宜宾 宜宾 资阳 南溪古街区 江安县国立剧专文化产业园 南溪镇 江安县江安镇 安岳县岳阳镇、通贤镇、石羊 南溪镇古街区打造 文化保护及文化产业,占地1300m² 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对安岳石刻景区中部、东部、北部三大旅游区215km2进行环境整治,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游客中心、石刻文化博物馆及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建韩国“普州太后”许黄玉史迹博物馆、祭祀厅、安岳石刻国际旅游区 镇、八庙乡、顶新乡、石鼓乡等。 15 资阳 韩国“普州太后”旅游景区 安岳县瑞云乡 中韩民俗文化娱乐度假村,景区配套项目建设,打造入境旅游新亮点,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疏通景区对外进出旅游景观通道,改造现有恐大16 自贡 燊海井旅游配套基础工程 大安区长堰塘 路、大安老街和大高路。调整恐大路线形,为燊海井留出前区集散展示空间;依山而建人行通道,形成景区内部多个旅游环线,并与燊海公园路网系统相衔接。 三 1 “田园天府”乡村旅游产品体系(17项) 保利石象湖国际乡村俱乐部 蒲江县朝阳湖镇、大兴镇 本项目为涉旅游项目,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旅游市场建设、特色旅游等。 彭州龙门山镇宝山村 新农村建设,乡村度假酒店,回龙沟景区、宝山温泉、山地公园建设和其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旅游观光、度假、餐饮、娱乐、产权式公寓酒店和崇州市公议乡 商业街等 28

成都 2 3 成都 成都 宝山印象 崇州市花果山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园区

4 5 6 成都 成都 成都 田园时代乡村旅游度假区 桃花故里创国家级AAAA景区 郫县红光镇 打造以5000亩葡萄主题农庄为主体,集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创建国家级AAAA景区,建桃花故里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景点、酒店、会所等。 规划用地20000亩,核心区3000亩,按功能分为龙泉山泉镇 云绣花田项目 金堂县赵镇 花卉观赏区、采摘区、加工区、销售区、度假休闲区。为市级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打造为城乡统筹的典范和天府第一花乡。 7 成都 彭州市乡村旅游带项目 彭州白鹿镇 彭州乡村旅游带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咨询点、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垃圾桶、旅游购物、旅游接待、旅游娱乐等配套设施和旅游人才培训等项目 8 9 10 11 12 13 14 德阳 德阳 德阳 眉山 眉山 眉山 内江 九龙高效农业示范园 沿山乡村酒店及农家乐恢复建设 什邡市乡村旅游恢复重建 天逸湖农业科技示范园 绵竹市 九龙镇 绵竹市沿山镇 什邡市 基础设施、办公用房 维修加固、装修、重建 扶持、恢复星级农家乐、宾馆150—200家 东坡区崇礼镇 白果乡甘家沟村 河坝子镇安家坝村 东兴区五星生态观光园 水上乐园、茶艺中心、园区道路、绿化、垂钓中心等设施建设 农家乐接待、农业观光与体验、运动休闲 甘家沟生态旅游区 安家渔村休闲旅游区 农家乐和基础设施建设 共三期。一期,500亩,修建滨水休闲环带、川南民居村群。二期,2000亩,修建综合娱乐区。三期,7500亩,建成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区。 园区分两期建设,今年实施第一期,计划在都堂坝、甑子坝、赵家坝建成大棚蔬菜、特色水产、优质果蔗、观光经济林4000亩。 五星生态观光园开发项目 15 内江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 东兴区田家镇 16 17 四 1 遂宁 东篱花溪“农家乐”观光示范园 麒山“农家乐”观光示范区 东篱花溪“农家遂宁市“农家乐”旅游样板示范区,国家3A级景乐”观光示范园 区 麒山“农家乐”拟建设为遂宁市“农家乐”旅游样板示范区,国家观光示范区 3A级景区。 “伟人故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13项) 达州 万源市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红色旅游项目 万源市太平镇 改建旅游公路30公里、新修步行道5公里;新修旅游厕所4座;停车场2000平方米及接待设施;环境整治1万平方米;消防设施;文物展陈及维修4000平方米等 2 达州 达州市神剑园—张爱萍将军故里建设 通川区罗江镇张家沟村 新建游客中心、两弹一星科技苑、两弹一星文化苑、国防军体训练营、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展陈设施;园区公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及其他环卫设施;水电供应及燃气设施等 3

达州 开江县红色旅游环线建开江县 29

修建“红色故土、英雄开江”纪念馆和碑林;在广设项目 广福、甘棠、普福镇建唐在刚、蒋琼林、曾亚光、川东地下党指挥广福游击队综合陈列室;在甘棠镇建徐彦刚烈士、甘棠地下党斗争史综合陈列室;在普安镇建宝塔坝战役、中共普安宣特支综合陈列室;在灵岩乡建覃文烈士、红四方面军在灵岩综合陈列室 安、灵岩等乡镇 中心(王维舟住所)、中共广福特支、川东游击军4 广安 邓小平故里国防园 邓小平故里园区 包括新建国防展馆区、武器展示区、军事竞技区、教育休闲区等四个功能区,配套停车场、园区步行道、草坪、浏览火车、绿化及市政工程,占地面积约200亩。 5 广安 广安市华蓥山市华蓥山游击队遗址 景区连接公路14公里,步游道28公里;停车场4000广安市 平方米,旅游厕所3座;展陈设施800平方米;环境整治30000平方米,垃圾处理设施 沙湾区 金口河区 完成沫若文化园和故居博物馆 集中收集和陈列铁道兵相关文物,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唯一反映铁道兵历史的主题博物馆。 整个纪念地景区红军街、红军支街、长征街、长征太平镇 支街、顺河街房屋外立面维修,以及部分重要节点历史场景还原。 扩建景区主要道路、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西充县莲池乡 张澜故居展室、星级厕所、景区游步道、重建张澜小学、玉带河两岸开发等。 旅游集镇\\景区公路\\游步道\\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6 7 8 乐山 乐山 泸州 郭沫若故居博物馆 铁道兵博物馆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地二期项目古镇维修改造工程 9 南充 张澜故居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建设 10 雅安 安顺场红色旅游景区 石棉县安顺乡 环境整治\\咨询点\\购物点\\红军广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 11 12 13 雅安 宜宾 资阳 雅安市宝兴县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地 赵一曼纪念馆 雅安市宝兴县 步行道8.4公里;停车场5300平方米;旅游厕所6座,垃圾处理设施及其他 景区干线79公里、景区旅游专线12.2公里、故居维修及相关配套 对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陈氏祠维修加固,维修劳动桥,诰命夫人墓、石钟、石鼓、羊叉河开发,白花镇 陈毅故居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及文物陈列 乐至县天池镇、修建梅岭山庄,人生甬道、艺术墙、诗碑、文物保劳动镇等。 护修缮更新,文物征集,游客中心、三星级酒店等接待设施建设,修建旅游厕所、消防设施、生态停车场等,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五 1 2 3 “精彩纷呈”民俗文化类(22项) 成都 成都 成都 西来古镇开发建设 蒲江县西来镇 彭州白鹿镇回水村、白鹿村、场镇 本项目为旅游项目,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安全设施、服务设施、旅游市场建设、特色旅游等。 结合领报修院和白鹿和拟建设法式风情小镇和乡村、场镇。 建设体育公园、唐韵清风文化商业社区、唐韵休闲崇州市街子镇 度假会馆区、“成都美村”国际山水景观度假群落、“谭家院子”五星级酒店、凤栖山皇家古寺莲经森30

白鹿风情小镇 街子唐诗韵文化体验博览区

林度假区。 4 成都 成都金沙艺术剧院实景剧场和杂技剧场项目 5 成都 中国博城-洛带文博旅游产业示范区 龙泉洛带镇 建设国内首家以道教为核心的十大文博艺术珍品建筑集群、以文博艺术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水景式互动体验商业集群、大型生态商品住宅相结合的世界级综合观光旅游复合地产项目。 6 7 8 9 10 11 12 成都 德阳 广安 广安 乐山 乐山 泸州 黄龙溪整体开发 调元古镇打造项目 武胜县宝箴塞景区开发与建设项目 沿口古镇民俗文化旅游区 五通桥古城旅游开发项目 文庙广场建设 福宝古镇旅游整体开发建设项目 13 14 泸州 泸州 尧坝古镇维修保护建设项目 双流县 调元文化旅游区 开发新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古镇风格风貌打造、步行道、游览道、标识标牌等 段家大院搬迁修复建设、游人接待中心、停车场及旅游购物超市等配套基础设施。 旅游道路改造及建筑维修项目改造、民俗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厕等。 五通桥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及其他配套基础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恢复古镇三宫八庙等景点原貌,建设古镇餐饮、客福宝镇 栈、茶社、娱乐场所,打造古镇水体景观,开发水上游乐项目。 尧坝镇 修建生态停车场、综合性陈列馆和鼓楼山景区建设等。 根据震东民族文化特色度假村旅游资源禀赋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旅游发展日标及战略,从空间结构震东苗族风情小镇旅游开发项目 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出发,提炼震东民族文化特色叙永县震东乡 度假村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和最具发展济力的区域,形成“一核三区”的总体发展格局。一个核心旅游区:体验苗族文化旅游区三个重要旅游区:苗族风情街、温泉度假区与异国风情园区 15 16 17 18 19 20 眉山 资中 南充 遂宁 雅安 雅安 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 罗泉古镇 南津关风情古寨恢复打造 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项目 砂器博览园 栗子坪(公益、孟获)风景区 21 宜宾 夕佳山民俗文化风情园

南城镇三村 资中县罗泉镇 游客接待中心和8个展馆 景区道路、风貌改造、旅游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标志标牌、停车场、景区交通工具、盐业博物馆 恢复南津关古迹,打造成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金华山景区改造、子昂文化广场、子昂纪念馆、幽州台、唐城一条街、金湖水上娱乐项目等 砂器特色商品购物店,旅游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旅游集镇\\景区公路\\游步道\\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石棉县栗子坪乡 咨询点\\购物点\\景区绿化\\环境整治\\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 江安县夕佳山镇 民俗文化风情园提升建设 青羊区龙嘴4组 文化演艺、旅游实景剧场、酒店等 武胜县宝箴塞乡 武胜县沿口镇 五通桥区竹根镇 犍为县文庙景区 阆中市江南镇 射洪县 荥经县六合乡 31

22 自贡 仙市古镇旅游开发 沿滩区仙市镇 仙市古镇在天上宫、南华宫、江西庙、湖广庙、陈家祠等25800平方米古建筑维修加固。古街800米沿河防洪堤加固改造,给排水管网6200米加固整治改造。古街内供电、电信、闭路、天然气管网改造及消防通道建设。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