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结构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2006年第2期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 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结构研究 章小辉 陈再萍 [摘 要]有效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本课题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运用 多因素分析方法尝试深入分析有效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构,比较有效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盖异,探 索建立高技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评价指标 [中田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843(2006)02—0064一O5 [作者简介]章小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研究员、副教授(北京 102600)I陈再萍・江西工业工程职 业技术学院(江西萍乡 337OOO) 法,尝试深入分析有效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构,探 一、前言 索建立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努力)内带来了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近半个世纪 以来,有效教学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界热点。围绕如 (一)对象 何开展有效教学评价,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有 采用群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公安大学某公安专业 效教学评价思想的确立有利与转变课堂教学的评价 一、三年级共计290名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的问 观念,对于优化和转变现有的模式化课堂教学评估 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将 体系,更好地解决当前国内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评价 明显有问题问卷剔除,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 中的评价结果、评价目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之 问卷回收率81.O3%,问卷测量信度为0.627(监测 间的不相匹配的矛盾,经济、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点一信度为0.666,监测点二信度为0.587,匿名与 质量评价,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正如前苏联教育 记名测试信度无显著差异)。 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研究指出的那样:“教学过程应 (二)方法 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把师生的相互联系的活动预先 课堂教学质量调查问卷设计中,在参考孟庆茂 指向争取达到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而且 综述的国内34所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细目的基 要遵守规定的时间消费标准,即不能使教师负担过 础上,结合文献综述国内外有效教学特征、我校课 重。”因此,与巴班斯基观点类似,有效教学评价的 堂教学质量指标和对公安大学学生访谈的情况,将 组织与实施能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指向“最优 相关指标进行合并,形成开放型课堂教学质量调查 化”。 问卷,项目共计39项(含2项测量信度监控指标)。 有效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关键在于评价指标 问卷涉及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教学内容、教 的选择,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与目前高校传统 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表达、教学态度和总的效 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比较,采用多因素分析的方 果七层次指标(见表1),指标的评价分5个等级,分 。-。——6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别为“好”、“较好”、“中”、“较差”、“差”。为配合 教育测量技术研究的需要,在问卷设计中进行技术 处理,监控问卷调查的信度。 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获得的数据采用 FOXPRO进行编码录入和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SPSS11.5 FOR WINDOWS。在多元统计处理 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 中根据研究的需要,选用聚类和回归分析。 表1 课堂教学质量调查问卷涉厦的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A1.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注重课程内容的知识含量 A6.教学目的明确 A2.知识内容正确无误,知识丰富连贯 A7.教法的合适程度 A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适当选取实例 A8.学习方法指导与培养 A4.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厦时吸取新成果 A9.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趣的培养 A5.注重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 A1O.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Al1.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A1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 教学组织 ’教学表达 A13.上课连贯性、系统性、启发性 A18.口头表达 A14.重视教学为后续课打基础 A19.讲授熟练程度 A15.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和辅导答疑 A21.语言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A16.教师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迅速反馈 A22.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A17.向学生表达出高度的期望 A23.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工整 A24.身体语言、教态、行为表现 教学态度 总的效果 A25.讲课是否认真负责 A31.把知识、能力、思想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A26.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A32.讲课是否有吸引力 A27.寓思想教育于各教学环节中 A33.学生基本知识、理论、技能的掌握 A28.虚心听取意见,改进教学 A34.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成绩提高 A29.治学严谨,严格要求 A35.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A30.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教学工作主动 A36.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 A37.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三、结果与分析 教学内容、总的效果和教学组织分别按重要程度进 入回归模型,显著影响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 (一)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维度特征分析 (p<0.05)。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738,判断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表达、教 系数为0.544,调整判断系数为0.534,并经共线性 学态度和总的效果六维指标是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 诊断(结果略),表明回归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 学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指标结构。为研究影响课堂教 研究结果预示: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最先考 学总体评价的维度特征(重要维度),在研究中选用 虑的是教学内容的体系指标,其次为教学总的效果, 多元逐步回归,以学生对课堂教学总体评价为因变 最后考虑的是教学的组织。对于教学表达、教学方 量,将六维指标作为自变量(六维指标计分办法为 法和教学的态度未进入有效的维度中。 各维下属指标的平均值)。回归分析发现(见表2): 一6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2 课堂有效教学指标雏度特征分析(避步回归分析表) Coefficients 2(Constant) .064 .3O1 .211 .833 教学内容 .592 .1O1 .474 5.866 .000 总的效果 .348 .088 .32O 3.964 .000 3(Constant) 一.008 .299 一.O27 .978 教学内容 .455 .117 .364 3.903 .000 总的效果 .288 .O91 .265 3.180 .002 教学组织 .220 .O98 .202 2.234 .O27 Dependent Variable:ZTZL (二)有效教学评价指标研究 特征。 有学者认为:“好的教学”,首先是能导致预定 以学生对我校课堂教学总体质量为因变量,以 教学结果的教学,即能够使学生获得最大学习进展 反映教学总效果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 的教学。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是好是坏,主要应视 析(见表3)。分析发现:在影响学生对学校总体课 其结果而定,“成果变量才最能说明好的教学”,。用 堂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的效果因素中,A33(学生基 其他变量来确定教学是否有效,“应与学生学习的结 本知识、理论、技能的掌握)、A34(学生分析、解 果作比较”。由于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是由教师的教 决问题能力)与成绩提高和A31(把知识、能力、思 学行为引起。因此教师施教的行为同样影响学生学 想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分别显著影响学生对我校 习的成效,“教”与“学”的互动以及教学成果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P<O.05)。回归模型的 过程才真正构成完整的教学评价。因此,从上述理 复相关系数为0.666,判断系数为0.444,调整判断 由考虑,本研究将分别从影响课堂教学的’过程特征 系数为0.432,并经共线性诊断(结果略),表明回 与结果特征两层面,探索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 归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 表3 课堂有效教学的效果特征分析(避步回归分析表) Coefficients‘ 2 (Constant) 1.173 .244 4.8l3 .000 A33 .376 .071 .4O2 5.315 .000 A34 .288 .064 .339 4.479 .000 1.075 .245 4.398 .000 .319 .074 .341 4.281 .000 .211 .O73 .248 2.905 .004 .158 .072 .192 2.200 .O29 Dependent Variable:ZTZL(课堂教学总体质量评价) 以学生对我校课堂教学总体质量的评价为因变 馈)和A5(注重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显 量,将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结果特征作为自变量, 著影响学生对学校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P< 经逐步回归分析(见表4)发现:A1(教学重点、难0.05)。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778,判断系数 点突出,注重课程内容的知识含量)、A28(虚心听 为0.605,调整判断系数为0.589,并经共线性诊断 取意见,改进教学)、A33(学生基本知识、理论、技 (结果略),表明回归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 能的掌握)、A16(教师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迅速反 一66~ 一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袁4 课堂有效教学的效果与过程特征分析(避步回归分析表) Coefficients Dependent Variable:ZTZL(课堂教学总体质量评价) 教学总的效果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层 归模型,其它模型略(见表5)。最终结果模型8的 面,经逐步回归前述研究得到反映课堂有效教学的 复相关系数为0.810,判断系数为0.656,调整判断 效果指标。为更深入探索课堂教学过程特征指标,本 系数为0.642。并经共线性诊断(结果略),证明回 研究将有效教学的效果指标A33(学生基本知识、理 归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模型8中显著影响有效 论、技能的掌握)、A34(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效果(P<O.05)的指标分别进入的顺序为:A30 与成绩提高)和A31(把知识、能力、思想三方面 (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教学工作主动)、A9(学生 有机结合起来)三指标评价值相加,生成有效教学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A27(寓思想教育 效果指标(yxjg),并以此为因变量,将A1至A30 于各教学环节中)、A10(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 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用以探索影响教学总 教)、A2(知识内容正确无误,知识丰富连贯)、A25 的效果的教学过程指标(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讲课是否认真负责)、A21(语言生动、有趣、浅显 学组织、教学表达和教学态度)。共建立8个多元回 易懂)和A18(口头表达)。 表5 课堂有效教学效果的过程特征指标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衷) Coefficients Dependent Variable:YXJG(有效教学效果特征指标) 通过上述研究,从36个传统评价指标中筛选出 认为该指标体系为有效教学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15个指标,按照有效教学的“最优化”原则,可以 为教学内容(A1、A2、A5)、教学方法(A9、 一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A10)、教学组织(A16)、教学表达(A18、A21)、 次进入回归模型,显著影响学生的总体质量评价 教学态度(A25、A27、A28、A3o)和总的效果 (P<O.05),表现出与表2相同的特征。因此,可以 (A31、A33、A34)。 认为有效教学评价的维度特征反映出传统教学评价 (三)有效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指标集群特 的维度特征,即15个指标反映出36个指标的维度 征比较 特征。配合树型图的结构,可以看出有效教学的组 分层聚类是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分类的多元 织应当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统计方法,可以反映出指标研究对象或指标间的相 为目的,采用多样的教学组织手段实施教学 在进 似性或进行距离测度,在本研究中用于探索评价指 行有效教学评价中,应当对上述指标有足够的重视。 标间的距离测度。聚类过程表略。根据研究的需要,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见图2)。教学表达、教学 笔者分别对有效教学评价指标(15个)和传统教学 态度与教学内容三维指标间关系与有效教学评价无 评价(即综述的国内高校一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 差异,而在下层次聚合中,差异明显。教学方法与 系)指标(36个)进行按维度分层聚类(有效教学 教学组织关系较近优先聚合,再与总的效果聚合。最 评价的维度指标值为分别计算教学内容等六维指标 后两个群体聚合到一起。在聚合过程中没有表现出 的下属指标的均值),用于观测指标间的距离。由 递进聚合的特征。评估“最优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SPSS软件输出指标的分层聚类图,图中横坐标为 在评价体系中没有得以体现。 指标间的距离(关系远近),左侧为指标名称。 四、讨论 Re ̄aled Distance Cluster Combine 第一,有效教学评价的维度特征与传统教学评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ll ………‘’‘……’…’’‘…………I…………I……‘ …’‘ 价的维度特征相同,即评价体系考虑的维度特征依 教学表达4 次为:教学内容、总的效果和教学组织,符合“最 教学态度5 优化”教学的评估目标,为经济有效地开展课堂教 教学内客1 学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总的效秉6 教学组织3 第二,有效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2 (A1、A2、A5)、教学方法(A9、A10)、教学组织 图1 有效教学评价堆度指标聚类树型图 (A16)、教学表达(A18、A21)、教学态度(A25、 A27、A28、A30)和总的效果(A31、A33、A34)。 R ̄caled珏gtance auster Combine 其核心指标为教学内容、总的效果和教学组织所包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I^bel Nu ………一 …………‘…’……’‘I…………I’’………’I 含的下级指标。 教学表迭5 第三,实施有效教学评价时,应采用社会学研 教学态度6 究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进行教育测量研究, 教学内容z 教学方法3 探索适合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教育 教学组织4 教学层次和不同文化氛围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 总的效果1 系。 图2 传统教学评价堆度指标聚类树型图 参考文献t 比较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评价可以发现:有效 [13刘淑兰.教育评估和督导[M].华东师范大学.2000. 教学评价的维度指标属群特征与传统教学评价差异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明显。在有效教学评价维度特征上,聚类树型图表 ・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现出递进关系,即教学的六维度指标中教学表达与 [3]魏红,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J].西 教学态度关系最近,两者聚合后与教学内容聚合,下 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一步与总的效果聚合,再与教学组织聚合,最后聚 [4]章小辉.公安大学教师教学行为特征研究[J].公安 教育,2003,(6). 合教学方法。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以学生 [5]章小辉,龙晓东.警察体育教师有效教学特征研究 总的评价为因变量,有效教学六维度指标为自变量, 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9). 回归分析表略):教学内容、总的效果和教学组织依 (责任编辑:王庆玲) 一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