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
作者:王倩瑜 王晓静
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8期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产后乳房胀痛现象缓解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东莞市横沥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9月于妇产科生产后出现乳房胀痛患者34例产妇为观察对象,在排除干扰因素并取得患者同意后,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4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乳房胀痛缓解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乳房硬度变化回归Ⅰ级的速度较对照组快,观察组疼痛程度在第3天和第4天VAS评分均值分别为2.941和0.145,对照组分别为3.714和2.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妇产科;产后护理;护理干预;乳房胀痛;影响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观察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9月于妇产科生产后出现乳房胀痛患者34例。纳入标准:具有正常的交流能力,神志清醒,思维正常。排除正常生产初产妇、相关并发症患者。34例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25.45±5.14)岁。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征求家人同意后,依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14例,分别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每日由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哺乳喂养教育,指导产妇哺乳知识与哺乳技巧。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干预人员将从产妇生产之日起,连续4d提供乳房护理服务。每日为产妇用40~45℃热水热敷乳房,5min后进行乳房按摩: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从产妇乳根开始,由外至内螺旋按摩,直至乳晕,2次/d,并保证按摩时患者不会感到疼痛。此外,在患者哺乳后,应注意为患者进行乳房按压。按压时从乳房外缘向内轻轻按压,在产妇不感疼痛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压力,反复10次。随后,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抓握乳房,快速向乳房中心挤压按摩5min左右。 1.3 研究评定方法
本研究评定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1.3.1硬度标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要分为三级,分别为Ⅰ级:轻度肿胀,柔如唇;Ⅱ级:中度肿胀,如鼻尖;Ⅲ级:重度肿胀,如额头。 1.3.2疼痛标准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以一条横线代表疼痛等级,左侧原点为0,代表无痛感;右侧终点为10,代表剧烈疼痛。其中,依据临床评定标准,分数在0~2分之间,痛感等级为“轻微”;分数在3~5分之间,痛感等级为“一般”;分数在6~8分之间,痛感等级为“轻重”;分数在8分以上,痛感等级为“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乳房硬度、疼痛程度等进行分析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 2 结果
2.1 产后4d内乳房硬度变化情况
本次研究观察记录产后孕妇4d内乳房硬度变化情况,结果见表1。其中,第1天与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天与第4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本研究观察第2天与第4天产妇乳房硬度变化。在第2天时,观察组全部产妇乳房硬度均达到了Ⅱ级,而对照组中仅有3例达到Ⅱ级;而在第4天时,对照组有11例乳房硬度在(Ⅱ+Ⅲ)级,而观察组中有16例恢复到Ⅰ级。 2.2 产后4d内乳房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乳房疼痛由第1天平均VAS评0.110分上升至第3天的2.941分,虽VAS值增加,但痛感似在轻微范围内,并在第4天明显缓解,VAS值回归正常。相对地,对照组于第2天VAS值相对较为正常,但第3天后,疼痛感明显超过观察组,并且在第4天后未见明显好转。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2、3、4天VAS均值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观察中,产妇由于产后乳房胀痛,乳房肿硬,造成乳头变短,新生儿吸吮困难,从而影响了产妇正常为新生儿哺乳。对此,利用护理干预手段,借助热敷、按摩及哺乳后的挤奶护理,在行之有效的刺激了催乳素分泌后,孕妇乳房胀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且可以正常为新生儿哺乳。
对此,分析本次调查开展中孕妇乳房胀痛及肿硬现象的变化规律可知,产妇在生产后的第1天,催乳素分泌尚不旺盛,这时期的乳房硬度不高,疼痛感尚不明显。然而,到了生产后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2天,催乳素开始旺盛分泌,而乳汁流通乳管堵塞,则会影响乳汁分泌,淤积在乳房内,引发乳房胀痛。对此,护理干预在预防乳房胀痛现象发生时先期进行护理干预,在第2天、第3天催乳素分泌旺盛,但乳管可能堵塞的前提下针对乳房进行按摩,以此来疏通乳管,开通乳汁分泌渠道,降低乳液淤积隐患,才能于第4天将产妇疼痛感降至最低。相对于未作事先预防,对照组产妇第2天达到疼痛峰值,随后第4天疼痛感缓解缓慢。
由此可见,在产后针对产妇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乳房胀痛的发生,缓解乳房胀痛的疼痛程度,保证产妇生产后能正常的为新生儿进行哺乳。因此,在现代产后护理开展中,针对可能发生的产后乳房胀痛现象,应及早进行护理干预,以此来保证胀痛现象得以减轻,最终消失[7]。此外,为了保证产妇未来乳腺不会发生病变,产后护理干预还要注意对产妇出院后自护进行指导,指导其家人于产妇出院后为产妇进行热敷、按摩及挤奶,并注意搭配合理的膳食,以便产妇产奶正常,乳房胀痛现象消失,并且不会留下乳房疾病隐患。 综上所述,针对产妇生产后可能产生的乳房胀痛现象,应及早进行护理干预,预防乳房胀痛发生,以便提升产妇的哺乳效率,降低产妇因乳房胀痛可能诱发合并症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张双娥,王晶霞,张慧珍.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7,31(5):384-387.
[2]陈丽霞.循证护理联合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222.
[3]陈永红.中医循证护理方法在促进产妇泌乳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156-158.
[4]袁华香.产后乳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5):116-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